小学低年级识字写字能力评价探讨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月第7期   作者:沈楠楠
[导读] 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便是识字认字,小学教育工作的重点也是识字认字
        摘要: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便是识字认字,小学教育工作的重点也是识字认字。同时,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学生写字要“整洁、端正、正确”。而怎么样提高学生对识字写字的兴趣,也成为了小学教育中的难题之一,只要培养好小学生对识字写字的兴趣,那么小学教育中识字写字也就迎刃而解,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认知规律,逐渐的培养小学生对识字写字的兴趣,便能提高这一方面的教学效率。本文基于小学低年级识字写字能力评价探讨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识字写字;能力评价探讨
引言
        对于学生来说,识字与写字是学习语文学科以及其他学科的基础,是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必备技能。而识字与写字的过程也是学生由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阶段。而且,小学生的识字量越多,书写能力越高,其未来的阅读能力、学习能力以及交际能力才会越好。但是识字写字教学也属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只有按照一定的原则,采取科学有效的策略,才能保证识字与写字的教学质量。
一、识字写字能力是什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识字写字能力就是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表现。小学生要能规范书写正楷字和行楷字,能对书法作品有自己的看法并能对其进行赏析。可见,识字写字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首要能力,也是重要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语文素养的高低。
二、小学低年级识字写字能力评价的基本原则
        (一)贯彻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任课教师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注重培养学生参与识字写字的积极性及学习兴趣,避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正确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及认知能力,优化教学方案设计。考虑到小学低年级学生难以保持长时间注意力集中的特点,教师在选择识字写字能力评价方式时,要考虑到其多样性和实用性,将学生自评、互评等方式合理运用其中,注重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二)主动性原则
        在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过程中,需要遵循主动性原则,激发学生对识字写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保证学生掌握一定识字写字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只有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才会产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与冲动。所以,学生的自主性越强,学习效率就越高,勤思考、多动脑的学习习惯就越容易养成,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综合能力就越容易提升。


        (三)有效落实形成性评价
        在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进行评价时,不可仅仅关注学生的应试成绩,还需要将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的态度、表现等纳人到评价范围内,有效发挥形成性评价的作用,让学生更为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培养学生参与识字写字学习的兴趣,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奠定基础。通过实施形成性评价,有助于教师了解自己的教学情况,基于实际教学反馈,合理调整教学对策,从而为学生学习予以切实有效的指导。
三、激发学生对识字写字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写好字一直是小学教育的难题之一,也是困扰语文教师的难题。在学习的过程中兴趣是比较重要的,是激发小学生写字的有效方法,但是如何培养小学生对写字的兴趣便是一个问题。写字对于学生来说是枯燥无味的,很难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然而学生更喜欢去识字学习,这便需要语文教师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法。第一,加强网络资源的合理利用。通过网络资源展开学习教学,借助网络资源的趣味性来激发学生对识字写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识字写字教学过程中,享受识字写字的乐趣。第二,加强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特点就是直观、形象而且富有趣味性。在识字写字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过程的趣味性,保证学生识字写字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而且,加强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运用,还可以利用图片与汉字相结合的形式,给学生以视觉刺激,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识字写字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记忆与理解。
四、重视写字识字能力与日常生活结合识字
        (一)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丰富课堂教学方式
        所谓识字并不是仅仅知道读音字形合一起,还需要学生可以在生活中准确地运用,这才是进行识字能力教育的重要目的。为了防止教学过于单一,无法引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老师可以合理运用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或者以生字卡片等形式来引导学生在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学习,从而增加学生生字的积累量。(二)提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生字的能力。汉字是我们进行日常学习生活交流最重要的媒介,因此生字不仅仅会出现在课本里、课堂上,它还会随时随地出现在学生日常生活中,不论是电视字幕,还是广告宣传单、商店标语、商品包装袋等,所有附有健康内容的地方都是学生学习的资源。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学习生活中做一个引导,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注意出现在自己身边的生字,主动去认识了解和学习。
结束语
        识字、写字是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基础,但是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却发现学生写字不注意笔顺、不知道笔画,更不用提拼音的占格、音调的标注,各种不规范呈现殆尽。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小学低年级识字写字能力评价,对学生学习及教师教学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为切实保障能力评价的有效性,任课教师要基于新课标的要求,选择符合学生认知能力及学习需求的多元化评价方式,为教学和学习做出积极贡献,为学生识字写字能力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潘春珠.汉字学在小学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9(12):68-69.
[2]李辉.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写字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学周刊,2019(34):63.
[3]王丽娟.浅谈低学段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的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3):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