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处在了调整和转型的新时期,加强对于小学高段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为学生更高阶段的语文学习建立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本文就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探究关于小学高段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和培养原则,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小学高段;语文教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引言:
传统应试化教育一直以来深深影响着我国各个阶段的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过度占据着主导地位,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总是处于被动被动地位,影响了教学效果。经济发展推动了各个领域行业的调整和转型,教师的教学观念也因此受到了影响,越来越关注于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目前来说,我国小学高段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通过实施针对性的策略进行解决。
一、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科学的自主学习方法
对于学生来说,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只有通过应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真正掌握知识,达到最终的学习目标。小学生进入了高年级的语文学习,面对的知识难度会更高,而小学阶段相较于其它阶段的学生课余时间会更多,然而大部分小学生还是沿用之前的传统学习方法,只强调记忆而不去了解语文知识真正的内涵,最终的学习效果也因此大打折扣[1]。另外,针对于不同的小学生来说适合于他们的科学自主学习方法也不同,但有些小学生会照搬同学的语文自主学习方法,最终的学习成果却总是不如预期。
(二)缺乏自主学习意识
小学阶段的学生大都缺乏自主学习意识,需要教师以及父母的督促和引导才能开始学习,而在课余时间如果没有教师和父母的约束,能够意识到要利用时间去学习的小学生很少。同时,很多小学生缺少学习目标,不知道学习到最后要达到的效果,不能理解学习的重要意义,这时就会造成学生懈怠的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不高。
(三)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阶段的学生大多活泼好动,缺乏自我管束能力,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时,如果教师和家长从旁监督,学生就会开始学习,但其实根本没有进入学习状态,等老师和家长一离开,他们立马就会恢复原先散漫的状态,这是大部分小学生身上都会多多少少存在的坏习惯。另外,如今受电子产品和动画片的影响,很多小学生在课余时间时会选择去玩电子游戏或者看动画片,却不会去学习,这都是因为小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
(四)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着自主学习能力的差异
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着各个方面的差异,有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差,有些学生的自主预习情况不好,有些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不同,有些学生适合的学习方法不同。这些差距在小学的民汉混合学生班、纯民族学生班中具有更为明显的体现,因为民族学生本身就由于种种因素和汉族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对于他们来说汉语语文的学习更为吃力,自主预习情况相较于汉族学生来说较弱。
二、小学高段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重视点拨艺术
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教学的点拨艺术是很讲究的。有些教师相对来说耐心较差,没有掌握语文教学的点拨艺术,总是直接将题目答案和最终结论提供给学生,导致学生缺乏自主思考能力,在学习上更加依赖于教师。对此,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对于教学点拨艺术的掌握,注重对于学生的引导作用,意识到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地位,而不是被动学习的地位。为了发挥教学点拨的积极作用,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之前就做好教学规划,设计好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的教学思路以及教学案例。
这样教师就能在正式的课堂教学中利用教学点拨,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和学习热情,进而学生会对题目进行自我思考、自我判断,以此来形成学生的自主思考思维,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语文自主学习[3]。
(二)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
小学阶段的学生一般来说会更加活泼好动,缺少自主学习意识,学习热情不高。如果这时候还在语文课堂中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反复地死记硬背,会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情况会随之受到影响,甚至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厌恶语文课程的学习,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也会造成不良影响。针对于此,教师必须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课堂氛围会变得更加轻松有趣,帮助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进入课堂学习,发现语文学习的乐趣,从而喜欢上语文科目的学习。比如,在学习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珍珠鸟》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的影片,加强学生对于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的有效提升能够有效改善学生原先的学习效率,使得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语文科目的自主学习。
(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不注重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反而将教师应当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对于新时期的小学高阶学生来说,他们处在小升初的关键时期,教师必须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意识到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发挥的是引导和规范的作用,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要是想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必须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4]。因此,语文教师必须通过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加入到课堂学习中来,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法,杜绝传统的学习方法。比如,在学习小学语文部编版教材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对于古诗词内容的理解,因为理解古文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原先学生是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古文,过了一定的时间之后会遗忘其中的大部分内容。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对教学方式进行革新,加强对于学生理解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教师先提供指导思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思考,从而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形成自我思考的惯性,在遇上学习难题时,也不会第一时间就去找教师帮助解决,而是会选择先进行自我思考。
另外,教师在给学生安排学习任务时也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水平,难度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必须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否则不能对学生的能力起到任何的提升作用。布置难度过高的题目也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丧失对于语文学习的信心,认为自己不适合语文科目的学习,从而产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厌恶心理。这种情况尤其体现在民汉混合班和纯民族班的学生,而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有效改善他们的自主预习情况。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对学习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分析研究能力,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三、结束语
对于小学高段的学生来说,他们面临着小升初的学习压力,注重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于学生自身和学校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学校和教师必须积极转变自身挂念,加强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周钦吉.论小学高段语文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的策略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20).
[2]许红琴.聚焦延展转变--例谈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12):47-51.
[3]邹玉莲.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预习能力的培养[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6,(10):61-61.
[4]邓娜.试论构建自主学习模式,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8,(9):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