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道德与法治课程是紧密围绕当代小学生的实际生活,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国家与世界六大板块对学生普及法治知识,培养其道德素养的重要科目。法律是道德的最低底线,其与道德规范的内容有所重叠,相互包容,学生群体道德与法治素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我国未来社会治安的稳定与否,因此是当前教育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科目之一。在小学课堂上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时,如何通过有效性的教学策略塑成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体系,值得每位教师的思考。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性
为了响应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号召,促进全民普法局面的形成,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将道德与法治课程列为必修科目,希望在学生人格形成的初期就科学的为其普及法律与道德准则,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当代小学生作为21世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其成长的环境更为复杂,其是否能够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具备高超的道德与法治准则,将直接影响到未来社会风气的形成,对于国家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与法治观念,如何教会学生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对于当前的小学教师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一、阻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单一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是为国家培养未来社会建设人才的重要表现,然而在当前的小学教育体系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课程优势在小学生人格建成时期的发挥。其最大的问题就是教学内容单一,与新时期的社会发展脱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获取认同感,无法形成正确的道德与法治观念。由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教材需要经历资料采集、编撰、审核等步骤,周期较长,发放到学生手上时已经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与当前的社会发展并不能完全匹配[1]。而很多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时,教学热情不足,不能及时的根据社会实际变化更新教学内容,因此课堂教学呈现出一定的单一性与片面性,不利于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二)教学方式落后
在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尚未形成系统的思维模式,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教师的依赖心理较强,而部分教师没有摆正当下教育背景中师生的正确关系,在课堂上仍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落后性。一方面是教师过于强调其在课堂上的权威性,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方式以教师的单方面知识输出为主,缺乏与学生的良性互动。另一方面,则是很多教师没有形成科学的教学观念,对于信息技术的利用不足,课堂教学方式仍依托于单一的粉笔、板书为主,教学氛围过于呆板,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其道德与法治观念的正确塑成。
二、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以学生为中心
在新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想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当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心理状态,针对性的采取教学策略以适应其心理成长规律。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以期深化道德与法治观念的渗透。教师要重视学生在道德与法治学习过程中的不同反馈,针对其疑问及时的予以解答,防止其思想走歪路,避免其价值观扭曲现象的发生。教师可以从当代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有机的结合道德与法治案例对教学内容进行解读,使其形成较为客观的认知,从而促进其道德与法治素养的形成。
(二)加强与生活的联系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是为了让学生建立其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以积极的精神面貌投入到生活实践中去,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教师要想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当注重加强教材理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帮助学生搭建系统的道德与法治框架,并在正确的观念引导下进行实践活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2]。以人教版四年级教材中的《同伴与交往》一章为例,教师在展开教学活动时可以针对多为独生子女的学生在与同伴交往时会遇到的人际问题,如与同伴发生冲突时,鼓励学生站在自身生活经验的角度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有效的思考,提出换位思考、多多沟通等解决方法。
(三)拓展实践活动
在核心素养的要求下,学生要具备一定的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拓展相应的实践活动来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理念与生活实践的结合,能够深化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理解,促进其人格的健康成长。如在学习人教版五年级《百年追梦,复兴中华》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红色革命根据地,观看历史纪录片等方式,让学生打破年代造成的距离感,身临其境的感受抗日战争胜利对于中华民族独立的伟大意义,加强其情感体验,有助于其道德与法治观念的正确塑成。
结语: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教师要立足于核心素养的要求,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到道德与法治观念塑造的过程中来,以促进其身心的健康成长。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转变个人思想,对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重要性有着清晰的认知,通过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杨桂芹.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学周刊,2020(06):44.
[2]陈同秀.新时期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索[J].学周刊,2020(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