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人工智能教学模式探析

发表时间:2020/7/1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期   作者:曾令旭
[导读] 新的教育教学形势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工作开展
        摘要:新的教育教学形势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工作开展,要注重对人工智能教学模式进行有效地把握及运用,从而提升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强化高中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深入学习及理解。本文在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问题研究过程中,探讨了人工智能教学模式,希望能够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教学模式

        前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开展,如何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处理、算法、开源硬件项目进行结合,成为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把握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情况,突出人工智能教学模式应用,引导高中生对信息技术知识进行深入地学习及思考。通过将人工智能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当中,对于培养高中生信息技术能力、素养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应用人工智能教学模式的目的分析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人工智能教学模式应用,要立足于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突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引导高中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点进行深入地学习及思考,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关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应用人工智能教学模式的目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工智能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对人工智能语言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解和掌握,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高中生了解到人工智能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方法[1]。
        (2)利用人工智能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思维空间进行有效拓展,增强高中生逻辑思维能力,丰富高中生的知识领域,进一步提升高中生的信息素养及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3)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并使学生对人工智能算法进行有效地了解,加强学生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实践运用,从而培养创新型人才。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搭建人工智能应用模块,能够使学生体验人工智能系统的基本过程及方法,培养学生利用人工智能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促进高中生更加全面地发展及进步。
二、人工智能教学方法分析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对人工智能教学模式进行应用,要把握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实际情况,从而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引导高中生对信息技术知识进行深入地学习及思考,以提升信息技术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关于高中信息技术应用人工智能教学模式的具体方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巧妙利用案例教学,强化学生对知识点进行理解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对人工智能教学模式的应用,要对人工智能教学的关键点做好把握,培养学生基本原理、方法,并使学生对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有效地利用,从而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做好解决。

在利用人工智能教学模式时,教师可以对案例教学方法进行有效地把握,利用案例分析方法,引导高中生积极地参与到信息技术知识学习当中,并引导学生对算法的原理及应用情况做好把握,从而突出信息技术算法教学的直观化、形象化特点,引导高中生对信息技术知识深入地学习及理解。在利用案例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高中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对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应用,向学生展示智能算法知识,引导学生进行观看,并对相关算法知识进行思考和分析[2]。例如在执教智能算法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于迷宫问题、旅行商问题等案例,将算法知识与实际问题进行紧密地结合,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信息技术知识点的学习及理解,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二)注重设计探究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分析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对人工智能教学模式的应用,注重引导学生思考人工智能如何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对人工智能的方法及原理进行学习和掌握,加深学生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解及运用。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将人工智能应用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功能及作用进行直观感受,感受人工智能的魅力,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人机博弈知识时,教师可以设计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对博弈算法的知识进行学习及思考,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变通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加深对信息技术知识点的理解及掌握,提升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3]。
(三)有效利用项目学习方法,开展人工智能教学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对人工智能教学模式应用时,教师可以对项目学习方法进行有效地应用,实现对教学方式和组织方式的创新发展,引导高中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学习及思考当中,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在利用项目式学习方法过程中,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习活动更具探究性、思考性,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探究和思考。这一过程中,在人工智能的重要应用领域知识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项目式学习法,对教学内容、教学情境、学习活动、探究结果进行把握,并将其进行转化,形成具体的探究项目,引导学生围绕项目进行探究和思考。通过这一方式,为学生设计针对性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究分析,加深对信息技术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得到有效地提升。此外,在将人工智能应用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活动做好针对性的设计工作,并以问题探究为主,使高中生能够积极参与到知识学习当中,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境,加深对信息技术知识点的学习及理解,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4]。

结束语:综合上述分析来看,在开展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利用人工智能展开教学,要对人工智能的功能及作用进行有效地发挥,引导高中生对信息技术知识进行探究和思考,从而把握信息技术关键知识点。同时,在利用人工智能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促进信息技术知识的内化,进一步培养高中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有效地提升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迪.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学周刊,2020(18):23-24.
[2]常明立.项目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践分析[J].科技风,2020(10):55.
[3]李瑞云.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人工智能教学初探[J].学周刊,2020(06):79.
[4]韩克.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人工智能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9(29):168+1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