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的结合黄登

发表时间:2020/7/1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7期   作者:黄登
[导读] 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摘要: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其中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就是非常必要的学习方式。如果将阅读和写作两种学习结合在一起,就能起到双重的效果,更加有利于对学生能力进行培养,同时也能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两种结合的好处探索出更适宜学生进步的方法,帮生助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习作教学

        前言: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学生的读写能力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要求教师将读写结合在一起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起到双促进的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阅读中促进写作水平,让写作内容变得丰富而又内涵和韵味;在写作中培养阅读理解能力,让阅读变得轻松而简单。以此增加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为学生建立更牢靠的学习信心。
一、小学语文教学阅读和习作的现状
        在现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阅读和写作一般都是分开来进行教学的。小学生在阅读时,因为考虑到年龄问题以及理解能力薄弱,导致很多阅读障碍。因为阅读理解能力差,学生经常会遇到很多读不懂的情况,只了解表面的含义不是探索文章内部深处的奥秘,还有学生的惰性思维,跳跃式读法,都不利于其阅读能力的培养。
        在学生进行习作练习时,通常表现出很苦恼的状态,在写作的时候不知道从何开始写起。知识储备量很匮乏,脑海里可用的素材更是寥寥无几,导致写出来的文章呈现出流水账的趋势。还有一些学生,针对给出的图片或者材料,看不透里面的要义,导致写作文跑题等。
二、读写结合的意义
        虽然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在以往都是分开来进行培养,但是其两者的关联性是很大的[1]。通过阅读能够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让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可以利用鲜活的例子来进行内容的填充,增加了作文的丰富性,让写作的文采性更加凸显,同时大量的阅读也能帮助学习提升阅读理解能力,以便于更好地读懂作文材料。写作的文字性很强,它是通过对一个事物的理解或者描写来刻画出鲜明的人物特征,以及对于文章的分析和理解,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阅读的精神内涵。总之,将两者结合在一起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语文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的结合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增加写作素材
        对于现在的小学生来讲,他们学习语文的一个难点就是写作[2]。很多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错,但是写作的时候却非常困扰,甚至不知道该如何提笔对写作产生厌恶和畏惧的心理。教师认真分析不难发现,学生不会写作的真正原因就是因为写作方法技巧不熟练,严重缺乏写作的相关素材。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学生了解阅读的趣味性和好处。


        例如,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教师要根据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水平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材料,让学生循序渐进的获得进步。对于阅读能力弱一点的学生,可以读一些短一点浅显易懂的材料;对于阅读能力强的学生,可以读一些长篇的需要深入思考的材料。并且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去思考,并且要将材料中的好词好句进行摘抄,作为自己的写作素材。
(二)有针对性的阅读,强化自己的写作短板
        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难免遇到很多的问题让学生感觉到困惑[3]。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每个学生对于写作的能力是不同的。再者每个学生喜欢的领域和擅长的领域也都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的时候,要有针对性的进行阅读,帮助学生强化自己的薄弱处,攻克自己的写作短板。
        例如,作文题材有很多方面,像写景的、叙事的、看图作文等等。教师要引导学生针对自己薄弱的模块进行学习。就像景色作文有所欠缺的同学,可以针对写景的材料进行阅读,了解材料中对于各个景物是如何进行刻画的,都是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能表达出怎样的效果。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也可以利用材料进行仿写,创新出属于自己的写作风格。
(三)制作阅读笔记,边读边写
        通常在学生观看了一部电影之后或者阅读了一本书的时候,教师都让学生写观后感或者读后感,不经用来了解学生的理解能力还能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写读后感是很有意义的,它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而制作读书笔记要拥有更好的效果,它是对于学生理解和问题的随时记录,更能有效的促进学生的阅读和习作能力。
        例如,在读一篇材料时,学生遇到喜欢的句子和词句合一随时进行勾画,方便后续进行积累。在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也可以在旁边做一下记录,写明有哪些疑问,方便自己的进一步思考。同时做了记号也便于自己和他人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交流探讨,以免最后将问题跳过遗忘了,还学要重新阅读一次材料进行寻找。做阅读笔记还能够促进学生的深度思维,学生一边阅读一边将自己的思考感受随时记录在材料的一侧,便于自己更好的理解。做阅读笔记同样也能在自己二次阅读的时候,检验自己学习能力是否进步,是否对内容有不同的看法和新的以及新的思考。
结论:总之,教师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的语文思维特点,利用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新型教学体系。不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多阅读多积累。合理的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创新出有趣轻松的课堂模式,激发出学生对于阅读习作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作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培养,进而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王维兴.略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有效结合的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20(04):86.
[2]潘玉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有机结合[J].课程教育研究,2020(04):90-91.
[3]徐辉荣.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有机结合[J].才智,2019(34):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