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民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质的飞跃,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完善,工程建设质量也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水电工程是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水电工程的建设对农业和电力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有效的试验检测方法对相关材料和产品进行检测,能进一步提高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由此,本文首次分析水电工程现场试验检测的作用和内容,然后探讨试验检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水电工程;试验检测;问题;措施
引言
水电工程的不断发展对国民经济实力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工程检测对水电工程的质量控制也是非常关键的。但那时随着水电工程规模和范围的扩大,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很容易形成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只有优化工程检测的相关措施才能不断促进水电工程的质量提升。下面将对水电工程质量检测的内容及重要性进行详细分析,并通过对水电工程中质检存在的问题和优化措施进行深入探究。
1水电工程试验检测常见问题
1.1水电工程管理者的行为不规范
在水电工程具体施工的过程中,领导者的行为不规范也会导致很多质量问题的出现,很多的建设单位领导者在进行质量检测的时候,发现问题就会进行干预,导致施工的工序和进度出现很多的偏差,最后影响水电工程质量的同时降低施工的效率。还有很多的施工人员听从领导的建议将水电工程的工期压缩,导致后期的质量不达标,对整个水电工程具有不利的影响。水电工程管理者的行为不规范或是越级指导都会导致水电工程的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1.2试验检测及管理制度不完善
水电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有可能会影响整个项目的建设质量。例如,在项目施工建设过程中,材料的采购应根据前期代表样品试验检测结果进行阶段性材料选择,以确保工程的施工建设质量。但是,就目前实际状况来看,大多数单位在进行试验检测时,并没有建立有效的管理标准,导致试验检测过程中各个环节很难有效衔接。此外,由于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而且没有落到实处,导致试验检测的结果缺乏真实性、可靠性,且可操作性不强。
1.3水电工程施工单位的质检水平不足
很多的水电工程自身的质量检测制度不够完善,导致自我检测过程的形式化,在后期的三方检测中导致很多的质量检测不过关,还把责任推到监理的头上,控诉监理部门没有对质量严格把关。水电工程施工单位的工程检测制度和措施不完善,导致监理的监督和管理难以高效进行,对整个水电工程的质量造成严重的损害。
1.4材料试验检测问题
水电工程建设的规模一般较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使用到的相关材料种类多,数量大,试验检测持续时间长,工作量大。在对相关原材料进行试验检测时,所检产品检测参数的确定和样品的代表性很重要。但是,在具体检测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选择的样品代表性不强,而且样品取样过程不标准,从而导致样品的检测结果的品质与产品实际品质存在偏差。因此,在进行相关原材料试验检测过程中,应将试验检测流程与相关技术标准等有机结合起来,在试验检测的各个环节使用有效的管理措施,提高试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水电工程试验检测问题的处理措施
2.1改进工作方法
作为技术服务性单位,质量检测单位应加强与业主方的联系,一方面深入了解并积极承揽检测业务;另一方面通过业主的反馈,不断改进自身工作方法。针对同一参数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相互对比,相互印证,以提高检测的准确度。此外,工程建设各方应加强沟通,随时关注设计变更,及时调整检测方案,确保与实际工程的一致性。
2.2提高检测人员素养
水电工程项目进行试验检测过程中,离不开工作人员的参与,所以施工单位应加大力度对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充分提高每一位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质量安全责任意识。为了保证水电工程项目建设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经济性,必须对工程项目的施工环节进行有效调整,并确保施工技术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提高项目实施的可操作性。要想尽可能提高水电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就必须提高每一位工作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使其在施工现场进行操作时能严格按照相关操作标准和流程要求进行规范化操作,减少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施工单位还应该对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和安全教育,提高工作人员自身的保护意识,确保其在施工过程中能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进行操作,从而使水电工程项目能得到标准化、规范化和常态化的管理。
2.3应用先进的检测设备,提升检测的精度
检测仪器是水电工程检测数据的重要实施工具,直接会关系到整个工程品质检测的精度,从而对工程的建设品质造成严重的影响。在利用先进仪器开展检测工作时,需要严格按照作业的相关规范进行操作,作业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资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整个工程材料及技术应用达标数据的精准性,才能更好地保证数据更具客观的真实性。
2.4建立完善的水电工程质量检测体系
水电工程还应该建立完善的工程质量检测体系,水电工程的涉及范围比较广,每个不同的地区都具有不同的政府制度,而且检测市场的情况也具有一定的差异,这就导致水电工程的质量检测体系存在一定的主观性,检测结果大部分取决于检测人员。建立完善的水电工程质量检测体系能够有效消除主观意识,促进检测工作的规范化,让检测人员有检测依据和检测流程的监督,检测部门应该及时了解所在地区的政府政策,不断完善自身的检测机制,对检测的水电工程实施有效的监督和检测,不断提高检测部门的专业检测能力,这也是督促水电工程施工单位不断提高自身的建设质量的有效途径。
2.5创新工作手段
随着水电工程的不断发展,涉及的检测内容和参数在不断增加,对质量检测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因此,质量检测单位应关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进展,不断创新工作手段,及时购置新型仪器设备,采用新的检测技术,尝试新的检测方法,不断提高检测水平和工作效率,提高检测成果质量和科技含量。
2.6加强施工技术与施工材料的管理
施工单位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水电工程的质量,还应该进行施工材料的质量检测,达到相关材料质量要求才能进入施工现场,有效保证水电工程的质量,如果在进场之前缺乏对施工材料的质量检测导致劣质材料进入现场,在后期发现质量问题的时候很难进行工序的纠正,对建筑企业成本和时间都带来不利影响;再加上后期交叉施工类型众多,所以施工材料和技术的达标对整体的质量控制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探析水电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必要性分析,认识到水电工程建设品质的重要意义,水电工程品质检测的主要目标:保证整个工程运行的安全系数;能够起到更好的品质监督作用;确保整个工程的建设安全及品质,制定水电工程品质检测工作开展的有效措施:应用先进的检测设备,提升检测的精度;加强专业化检测队伍的素质建设;建立健全现场检测的管理体系,使水电工程的建设品质得到更好的保证。
参考文献
[1]何建舟.中小型水电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及控制要点探讨[J].中国标准化,2018(02):77-79.
[2]郝晓庆.水电工程质量检测常见问题及预控措施初探[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5(05):100-101+103.
[3]杜晓宇,寇俊友.新形势下岱岳区水利建设的转变和思考[J].山东水利,2019(1):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