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科技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建筑行业的要求也在越来越高。建筑工程项目在现阶段面临着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提升施工效果,必然需要重点围绕着各个施工技术手段进行详细分析,确保相应施工技术的应用更为高效可靠,尤其是对于各个常见施工技术,更是需要予以高度重视。本文就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及发展展开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
引言
建筑工程企业是我国最基本的工程产业,只有通过采取合理有效的管理和创新方法,才能够充分提高建筑工程企业的施工管理水平,实现创新技术在施工过程中的有效应用,提高工程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1.1基础施工技术
地基施工是基础施工的主要部分,当前建筑施工中主要都是高层或超高层建筑,低型建筑的使用已经越来越少了,而在地基设计中,通常会采用桩体承力的方法,在桩体的建设过程之中,建设人员需要按照建筑的用途以及重量进行桩体的选择。就比如超高层建筑的重量级大,也就要求了所能承力必须足够大,由此主要采用的是钻孔灌注桩结构。桩体的建设过程主要如下,它涉及了土层的压实、灌浆填充、土壤回填三个过程,对于含水量相对较大的土层,则要采取特殊的方式,既是采取防渗漏措施降低土层水分对桩体强度的影响,因而在该过程中必须先要对施工现场环境进行认真勘察,包括观察施工地的降水量、土壤含水量等方面,其他的就是在桩体的建设前需要对建设地点进行定位,以保证桩体所承受力的合理科学性。除了这些之外,桩体的建设中还需要考虑的是是否需要设计地下室,地下室地基的建设与桩体建设有着相当大的不同,建设之前需要先清挖土层,清除掉腐殖土等土壤,此后还需要进行防渗漏措施和地面的建设,这些都是为了保证地下室地基的建设能够符合设计的要求。
1.2混凝土施工技术
从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效果上来看,其不仅仅能够体现出较强的操作便捷性,相对于传统砌筑施工技术操作可以明显缩短施工时间,对于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经济效益也具备明显优势,最终同样也可以表现出理想的施工成效,有助于保障整体建筑工程结构的稳定性效果。为了较好提升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在具体操作中应该重点把握好各个技术要点环节的严格控制,切实做好全过程把关,避免在任何环节中形成明显的质量影响因素。比如对于前期混凝土材料的选用环节而言,除了要切实把握好各类基本原材料的型号和性能,避免应用劣质原材料外,针对各类原材料的配比同样也应该严格监控,有效确保最终混凝土材料具备理想可靠应用价值。在后续混凝土材料的运输以及现场浇筑过程中,同样也需要形成较为理想的监管效果,围绕着混凝土材料在应用前的质量进行详细检测,避免应用在运输中变质了的混凝土参与施工浇筑,相关浇筑操作需要流畅规范,尤其是需要重点把握好振捣操作,确保混凝土材料在浇筑后能够形成理想的均匀性效果。在结合相应结构施工需求进行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还需要重点围绕着拆模以及养护工作予以严格把关,最终更好优化整个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效果。在混凝土结构的拆模时间上应该准确控制,避免拆模过早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完整性。混凝土养护工作应该较为可靠适宜,在规定时间内切实做好混凝土结构的湿度以及温度调节,对于出现的异常问题及时修复,避免在混凝土结构中出现较为明显的裂缝等质量病害。
1.3钢结构的施工技术
在进行钢结构的施工时一般有以下几个重要的方面:①钢材的选择和处理,钢材的选择过程需要对钢材的长度和横截面积进行确定,施工中需要严格按照施工的要求进行钢结构的设计,保证钢结构能够充分发挥它的功能。处理的过程主要是钢材的防锈处理,主要是通过涂防锈漆或是烧制氧化层的方式来防锈。
另外还要做的是对钢结构加装一些防火材料,由此保证钢结构能够在火灾发生时保持其力学的特殊性能;②节点的设计,钢结构的设计过程之中必然要涉及到刚性节点的使用,正式的施工过程中还需要保证节点的强度高于被连接件的强度,且对于一些使用螺栓进行连接的节点,施工中还需要螺栓的紧密型,以使节点的强度来满足设计的要求。
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
2.1采光技术创新
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发展,围绕着采光技术进行创新研究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关注点,这种采光技术的创新发展主要就是为了较好实现光源的充分利用,借助于直接以及间接等不同方式,确保光线可以更好作用于建筑工程项目内部空间。这种采光技术的创新优化不仅仅需要关注到太阳光的充分利用,往往还需要重点考虑到建筑工程项目内部不同空间结构的具体需求,如此才能够进行有效设计处理,确保采光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舒适度。当然,采光技术的创新必然还需要关注于一些先进材料以及技术的灵活运用,比如各类先进的反射装置以及门窗玻璃材料的创新发展,都可以表现出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2.2预应力技术的创新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预应力施工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施工方法,尤其是体外应力,其是该项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当中创新和发展的重要体现。体外预应力主要是应用在一些跨度比较大或者是结构较为特殊的工程以及混凝土道路施工中。体外预应力施工方法是对相关的钢筋施加拉力,使预应力只在混凝土的截面上作用。新型预应力技术被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粘接,另外一种是无粘接。二者在施工的过程当中都有其优势和不足。粘接的施工方法在具体的施工过程当中能够将摩擦力降到最低,对后期施工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无粘接的主要优势是在施工过程当中施工方式比较简单并且最终摩擦所导致的损失比较少。对这两种新型的预应力技术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体外预应力施工在一定程度上相较于传统的预应力施工,更科学合理,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施工过程当中操作失误导致的损失,继而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
2.3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的创新
混凝土的配置过程要求严格,既需要保证温度、湿度等条件来满足混凝土的配置要求,同时因为一些特殊的混凝土结构需要就要低吸水性的特点,要满足所有的这些要求,则需要采用创新工艺进行混凝土的配置和灌注过程。这里以清水混凝土为例,这种混凝土常常使用于墙面的装饰,也是当前最高规格的混凝土。在混凝土配置的过程中必须先要对水泥打料块,且将水泥振捣的均匀,在仪器的检测后才能够继续进行配置,同时需要严格把控温度。由于混凝土结构具有极强的吸水性,且在吸水后会发生颜色上的改变,所以才需要对喷涂了清水混凝土的墙面进行处理,以降低干燥清水混凝土的吸水能力。
2.4在节约环保的基础上进行施工技术创新
因为建筑项目的施工规模比较大,工程涉及的方面比较复杂,所以对于很多工程资源的要求也比较高。建筑企业在对工程技术进行创新优化的时候应该在确保施工节约环保的基础上进行。最大程度上发挥各项资源的运用效果,避免出现混凝土材料以及电力等滥用的情况,节约工程成本,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益。在对建筑工程进行实际施工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施工现场的周围环境,建筑单位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调解,降低工程施工给周围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从而达到绿色施工的目的。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未来我国对建筑行业的施工技术要求会越来越高。如果建筑企业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空间,就必须在实践当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创新,取得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提高整体的施工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贺泽辉.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及发展[J].住宅与房地产,2018(36):153+162.
[2]李正旺.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研究[J].居舍,2019(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