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软土地基是我国道路施工建设过程中常见的地基类型,随着我国公路事业的发展,公路建设的需求和规模不断增加,对公路施工质量和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公路施工建设过程中软土地基的处理问题日益突出。软土地基处理技术难度较高,不同地区的工程地质情况各不相同,造成了不同的软基处理技术普适性较差。文章分析在公路施工中如何对软基处理技术展开合理的应用,使得处理后的公路路基满足变形和稳定要求,为后续公路工程施工提供指导。
关键词:软土路基处理;公路工程施工;应用研究
引言
公路施工势必存在软土地基的情况,地基处理质量直接关乎着公路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基于此,新时期背景下,对于公路施工单位而言,务必要对软基护理技术的关键作用予以充分认识,对软基处理阶段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充分的思考研究,结合软土路基具体类型应用相应的软基处理技术做出妥善处理,以此确保软基处理效果能够符合标准,确保工程质量的切实有效提升。
1公路施工中应用软基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公路工程施工建设阶段,因为公路跨度相对较大,呈现出带状分布,所以通常位于多种地质土壤环境下开展施工,各不相同地质土壤环境的具体施工难度同样存在着区别与差异,因此施工阶段存在软土路基的情况频繁出现。此类软土路基因为地质相对较软,如果不对其采取妥善处理,或处理未能符合标准要求,势必致使公路路基产生不均匀沉降或塌陷等问题,严重甚至对交通安全造成不利影响,对施工单位社会效益产生负面影响。基于此,不论基于公路或施工单位利益考虑,务必对软基处理加以高度关注和重视。对于软基处理而言,需应用相应的软基处理技术,所以应根据软基的具体类型,应用相应的技术做出科学正确处理,以使工程质量得到可靠保障。基于此,公路工程施工阶段,应用软基处理技术具有非常关键的影响与意义。
2软土路基的主要特征
2.1渗透性差
在公路工程施工进程中,依据相关施工规范的要求,需要对软土路基进行适当的压实,从而保证公路的施工质量达到要求。通常软土路基的压缩模量与液压指数的高度呈正相关,但是软土路基渗透性较差,因此要想让软土路基的抗剪强度达到设计所要求,就需要对软土路基展开适当的压实,并采取措施维护软土地基的压实效果。对于公路质量和使用寿命来说,软土路基的处理效果影响工程的质量。
2.2高含水量
软土路基另外一个重要特点是含水量大,这对软土路基的实际处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软土路基中主要成分是淤泥和黏土,这也使得软土路基的孔隙较大,从而使得软土地基的含水率大。此外,软土路基中还存在少量有机物,在自然状态下有机物呈相互聚集的絮状结构,但在受力状态下,有机物会出现大幅度变形,造成结构较大沉降,也使得软土路基不具备足够的抗剪强度,给施工制造难题。
3软土路基施工建设现状
虽然软土路基处理在公路工程中非常关键,但因为施工技术尚且不够成熟,目前,我国公路在软土路基施工建设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因为软土路基的结构与承受力有别于普通的路基,应当在软土路基施工处理前做出相关技术标准,防止处理时发生问题。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关部门并没有分析公路的施工现场,这就会造成软土路基不能合理得到处理,影响施工效果。另一方面,施工单位盲目追求效益,选用价低质差的施工材料来降低施工成本,在施工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控制流程,严重影响公路的安全性。施工人员在开始施工处理时,不能结合施工现场进行有效分析,未制定合适的处理方法和科学的施工方案,盲目开展工作,造成路面夯实不符合需求,在路基受到车辆承载力时容易变形,影响软土路基的处理效果,不利于公路工程的顺利进行。如果在施工过程中遇到雨雪天气,致使路基出现渗水情况,也会降低公路的承载能力。
另外,在软土路基施工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对施工处理的认识不到位,对工程施工过程的数据记录不完整,制定软土路基施工预算时脱离实际,造成施工过程中出现预算不足情况。施工单位为了节省开支使用低质低价的施工材料,严重影响公路工程质量。
4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基处理技术
4.1表面处理技术
软土路基属于一种特殊的路面承压结构,其承压面以路基表面为主,因此工程应用阶段,通常对其表面采取强化处理等方法,以此使软土路基整体性能得到提高。第一,使用加固层。此种方法即为于软土路基中加入砂石等材料,使路基承载性能与稳定性得到相应的改善;第二,表层排水。此种方法适用于细砂或均匀黏土为主要地质土壤的软土路基,位于软土路基开设排水沟,排水沟两侧以及地布位置通过砂石进行铺垫,确保结构整体稳定性。此方法由于施工简便,软土路基含水率减少显著等特点,在软土路基处理中得到较为广泛应用;第三,铺垫土工布或土工格栅等材料。对于软土路基较易产生变形、承载能力不足等情况,通常使用铺设土工布或土工格栅等材料,以此使路基抗变形与抗剪切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此方法可以使路基不均匀沉降问题得到有效改善,在软土路基表面处理阶段得到较为广泛应用;第四,加入添加剂等混合物。施工阶段,为使路基稳定性以及抗压能力得到显著提升,通常会加入混合物等方法,使路基稳定性以及抗压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4.2排水固结处理法
排水固接处理法通常在相对饱和的粘性软土地基较为适用。这一方法主要是位于相对饱和粘性软土路基设计竖向排列的排水体,软土路基由于排水体造成的挤压,使水分被有效挤压出,从而排除,使含水率得到有效减小。挤压完成后,软土路基会逐渐发生固结,以此使软土路基整体强度得到相应的提高。基于此,位于相对饱和状态的粘性软土路基中,应用排水固结处理法较为适宜,可使其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从而使软土路基整体强度与稳定性得到有效提高。
4.3碎石桩处理法
碎石桩处理法是将软基中的一些部分软土进行替换,主要的替换材料就是碎石桩,这样可以让路基稳定性更强。在路基中加上碎石桩,让路基更加坚固,同时降低成本。首先确定需要处理的土层,然后借助钻孔设备对土层实施钻孔,将振捣部位进行彻底的清理,不要留下杂物和垃圾,再将碎石加入到孔洞中。路基层有了这些碎石的加入,就会变得更加稳固,承载力也会有所提升。用这种方法展开软基处理非常便捷、简单,成本也有所降低,软基处理的实际效果非常显著。
4.4加筋处理法
加筋处理法适用于公路工程中岩石容易坍塌的路段或悬崖边。在大多数工程遇到软土地基,都是用加筋处理法进行处理,该方法即在路基填土的时候,在其中加入一些有着一定刚性的拉筋物质,这样可以利用填土中筋体的拉力,提升路基的承载力。树根桩是其中比较常用的,或者是借助土工织物,提升路基的承载力。
结语
公路工程建设与国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为了保证公路工程能够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针对不同的施工状况必须采取有针对的技术方案进行解决。在特殊的软土路基建设过程中,要采用合理有效的施工技术方法,不断与新技术新方法相结合,创新现有的施工建设技术,加强施工建设过程的监督管理,多方面保障公路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邰储明.浅析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处理施工技术[J].居舍,2018(28):28.
[2]郑朝林.软土路基处理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18(24):62-63.
[3]张峰.公路施工中的软土路基处理技术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5):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