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田亮

发表时间:2020/7/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田亮
[导读] 摘要: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建筑项目施工已经具备了比较成熟的体系,但是仍然存在着诸多的发展障碍。
        身份证号码:13068319860826xxxx
        摘要: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建筑项目施工已经具备了比较成熟的体系,但是仍然存在着诸多的发展障碍。基于此,我们必须要将全过程管理模式引入到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从而有效解决建筑管理模式与建筑行业发展不匹配的状况。本文主要从建筑工程全过程管理的重要意义入手,进而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前期、中期、后期的过程管理工作进行分析,以此来对全过程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展开研究,以供业内人士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全过程管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影响
        一、建筑工程全过程管理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实现建筑资源的优化配置
        一方面,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每个个体仅提供建筑工程所需的一小类资源。如何将分散的、差异化的各类资源整合成我们的建筑工程,极大地考验着项目人员的管理能力。而全过程管理的模式,通过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前的有效策划和施工过程中的及时调整,使建筑资源以合理的成本、在合理的时间使用在合理的位置,从而有条不紊地完成施工目标。繁杂的建筑资源通过全过程管理模式的优化配置,成为组成建筑工程的每一个有序构件。
        另一方面,建筑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施工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建筑工人作为劳动力。现代的建筑工人细分成众多不同专业的班组,如钢筋班组、水泥班组、砌筑班组等等。如何使一个项目施工连续不间断,一个班组工作连续不窝工,这成为全过程管理模式的价值所在。施工单位能够通过全过程管理模式的应用,有效调节各个班组在不同建筑工程项目的作业时间。
        2.有利于实现建筑项目的科学化管理
        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在国内外存在诸多差异,国外对管理学的研究和管理手段的研究先于国内。为追求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益,国内的建筑项目施工普遍借鉴了国外科学的全过程管理模式理念和理论。借助于这些良好效益的建筑施工理念,我们从传统粗放式的管理中得以提升,追求全过程管理,通过不同管理手段的运用不但有效地提升了建筑施工的质量,而且对缩短施工周期也具有积极作用。传统家庭作坊式的管理模式,向现代施工单位企业化经营转变,使得全过程管理模式能够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得以实践,并且能够再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得到灵活创新。全过程管理模式从理论方面向实际应用方面的转变中,能够有效提升施工单位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前的过程管理
        1.加强对建筑工程项目投标的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在实际的施工之前,都要进行招投标工作,这样才能够选择只有最具施工资格的施工单位。所以,对于施工单位而言,加强建筑施工项目的投标管理是施工全过程管理最开始的部分。这就需要我们从全方位入手对即将发包的建筑工程项目的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工程项目施工的相关事宜,拟定合适的技术方案,编制投标文件,争取到发包方的肯定才能获得建筑工程项目。而投标文件与其中的技术方案,将成为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管理中的第一份策划书,且是对施工单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策划书。
        2.加强对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的管理
        每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都会涉及到众多的合同,如施工单位与发包方签订的发包合同、与材料供应商签订的材料供应合同、与劳务公司签订的劳务合同等等。这其中最开始且最重要的合同,一定是发包合同。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可以说就是履行这一发包合同的履约行为。所以合同签订前的谈判与协商,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前必须进行的基础工作。加强对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的管理工作,是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管理的入门工作。


        3.加强对建筑施工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近些年来建筑施工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一座又一座突破记录的摩天大楼正一次又一次地验证着建筑施工技术的能力极限。先进的施工技术、施工设备、施工工艺流程,现代化的建筑施工得到充分的展示。这些先进的技术都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们的建筑项目施工技术问题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基于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建筑施工技术的开发,首先,必须要对建筑项目需要的施工图纸和方案进行相关的测试,应用现代建筑BIM技术进行施工设计,力求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最大化的优化。并且,还要以建筑施工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预判,对可能会发生的问题进行方案编制,积极设置应急预案,有效降低突发建筑事故的发生成本和负面状况的出现概率。
        三、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过程管理
        1.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监管
        建筑项目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应该进行施工技术的管理,比如在建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就会在混凝土的制备、混凝土的运输、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的养护等方面有所体现。同时,混凝土的配制,还要充分遵循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监管是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对于每一个不同的工种,都要按照相应的技术标准、技术要求进行施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2.加强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建筑项目管理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内容,随着建筑安全事故越来越多,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积极加强对施工人员、设计人员、安全管理人员、项目经理等进行安全教育,在整个企业内部强化安全施工理念,引导施工人员掌握正确的施工技术和方法,严格按照相应规定进行施工,并且在施工过程中能够相互监督和管理,确保建筑工程能保质保量的完成。
        3.加强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
        在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中,我们必须要不断的完善建筑质量的相关监管制度。我们可以在实际的施工现场,按照实际需求设置一支具有专业素质的质量管理队伍,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巡视作用,如果出现相对应的质量问题,就必须要由相关人员进行负责,明确建筑工程项目的责任明确力度,从而使相关管理人员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更加重视。
        4.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素质
        人才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重要载体,这也要求我们必须要加强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素质。我认为,我们提升管理人员专业化素质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我们需要为管理人员提供充足的培训环境,这就能够保障其学习具有条件,对提升其自身的技能素质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与相关的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建立起人才合作培养机制,积极吸纳优秀毕业生前来就业,不断充实当前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队伍。
        四、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后的过程管理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结束之后,为了保证建筑项目的基本质量,我们必须要对其进行严格的验收。结合国家和行业内的多元化标准,对施工结束后的建筑项目进行及时的验收。同时,建筑项目的验收项目也是比较多元的,会涉及到诸多的方面,比如建筑物的质量、施工成本核算等。
        参考文献
        [1]陈文明.浅谈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策略[J].四川水泥,2018,(1):193.
        [2]叶荣源.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管理探讨[J].低碳世界,2017,(32):173-174.
        [3]厉建飞.谈建筑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策略[J].中国房地产业,2018,(1):2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