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用效果评估与分析

发表时间:2020/7/3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6期   作者: 杨慧
[导读] 公路养护的目的是保持公路的良好状态

         摘要:公路养护的目的是保持公路的良好状态,防止其使用质量下降,并向公路使用者提供良好服务的作业。目前,我国公路已进入大规模养护阶段,根据官方统计,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开展公路养护里程达到475.78万km,占公路总里程的98.2%。在现有路面养护体系中,主要有前期预防性养护和后期矫正性养护两种养护方式。预防性养护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路面养护新理念,通俗的讲,预防性养护就是把养护工作提前,在路面尚未出现病害或者病害较轻时,通过提前养护来减少后期养护工作量,通过提前投入来减少后期投入。通过对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的研究,对旧路及新建路面及时进行预防性养护,可以很大程度上延缓路面的破坏,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并保持良好的服务水平[1]。本文依托某高速公路养护工程,对路面病害进行调查分析,并实施预防性养护措施,同时通过实测数据对养护效果进行评价分析,以期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高速公路;预防性;养护技术
引言
         为了大力促进我国经济项目的建设,国家也开展了大量的高速公路项目建设。高速公路是支持各类经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因此公路的质量与使用年限,也受到了较多的社会关注,而部分高速公路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其表面会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其整体性能出现了下降,这样不仅会增加道路的维护成本,同样也会给行车安全带来重要影响,而为了确保道路能够满足安全运输的需要以及降低道路养护成本,需要充分应用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
一、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的应用意义
         由于高速公路存在着跨行政区域的情况,其在整个运输体系中的地位较高,而采取传统的高速公路维修及保养技术,则会使得部分道路出现了封闭的情况,这使得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进一步降低,并由此给生产运输带来负面影响。通过应用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能够尽可能的缩短施工周期,并将养护工作对运输的不良影响控制在最低。通过应用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可以有效降低道路养护过程中的成本并缩减整项工程的施工周期,因为传统的高速公路维护需要在路面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损坏后才会进行封闭施工,而此种传统维护方式会对道路进行封闭并对地面进行较大面积开挖,这使得整体维护成本偏高。此外,通过应用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还能够及时发现高速公路存在的危险因素,并通过采取针对性措施来避免危险因素转变为运输安全问题。
二、预防性维护技术的主要类型
         (一)微表面处理技术
         绝大部分高速公路在建设完成后,均会在道路表面铺设一定厚度的沥青材料,而该类材料主要由添加剂、水、矿物填料等共同构成。在沥青摊铺的过程中,通过配合使用微米仪进行摊铺作业,其不仅能够让摊铺工作顺利进行,还能够有效缩短摊铺所消耗的时间。此外,微表面处理技术还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①在沥青摊铺的过程中,通过应用微表面处理技术,可以迅速解决表面开裂、抛光以及松散等方面的问题。②通过应用微表面处理技术,还能够使道路表面的耐磨性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并降低整体维护成本。
         (二)混合稀浆的密封处理技术
         混合稀浆的密封处理技术最早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该项技术在应用至国内沥青路面养护工作时,也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果。该项技术主要是通过对添加剂、骨料以及沥青等材料配比进行合控制,并由此制作出用于养护工作的混合稀浆;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针对已经出现破损的路面,可以利用稀浆进行裂缝进行填补,而在填补完成后,其整体的防水效果不断提升,并且理清路面的承载力也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但是,该项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对稀浆的厚度予以正确的控制,这样才能够确保稀浆能够对道路养护工作起到积极作用。

通常情况下,若混合稀浆的厚度明显偏大时,将会使得道路表面的吸水性受到了较大的削弱;当然,通过对稀浆的厚度进行适当的增加,也能够将其应用于沥青路面的裂缝修复工作。
         (三)防渗透膜贴缝技术
         在对公路进行养护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处理道路裂缝方面的问题,因为裂缝在不得到有效控制时,裂痕将会不断延长、变深、变宽等,这样就导致了行车安全受到了严重影响。由于防渗透贴膜技术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并且其具有较强的抗拉伸以及韧性能力,而该项技术的实际操作情况如下:①需要对公路沥青路面的裂缝、范围大小等进行测量。②以测量结果为基础,从而开展防渗贴膜的裁剪工作。③防渗贴膜需要贴在裂缝的范围内并对贴膜进行压实,这样便能够有效应对沥青路面裂缝的问题。
三、预防性高速公路中的关键技术点
         (一)以项目为基础制定合理的养护方案
         在设计沥青路面养护方案的过程中,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制定养护方案,而在将养护方案内容进行具体化时,应当以特定的养护对象为基础,从而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养护方案。由于养护方案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无法预测因素的干扰,而在出现此种情况时,应当对养护方案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调整与完善,从而确保养护方案合理正确。
         (二)加强养护技术的检验工作
         为了能够及时了解到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的实际效果,需要对养护指标进行持续收集并在数据的基础上展开科学与系统分析,这样便能够及时评估养护方案的实际效果。通过加强养护技术的检验工作,可以确保道路处于正常的通行状态,从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由于道路养护评估工作需要以评估体系为基础,因此在展开预防性维护工作时,应当以项目为基础开发出具有高度适用性的评估体系,这样能够有效提升评定结果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三)施工前准备
         衡炎高速原路面主要病害为裂缝、车辙、局部坑槽,为保障超薄磨耗层施工质量,首先对原路面病害进行处置,主要为以下几方面:(1)对于高温季节不能愈合的细小(小于3mm)裂缝,先进行清缝处理,再用改性乳化沥青灌缝处治完毕后在裂缝处粘贴32cm宽抗裂贴;(2)对于较宽(3~10mm)裂缝,以贯穿车道为主的反射裂缝、有继续发展趋势的裂缝,需对裂缝进行开槽灌,清缝完毕再采用密封胶灌缝处理,处置完后在裂缝处粘贴48cm宽抗裂贴,防止反射裂缝的进一步发展;(3)对于宽度较大(大于10mm)裂缝及龟裂裂缝,应挖槽回填细粒式沥青砼,贯穿底部裂缝根据(1)(2)原则进行相关清灌缝处治;(4)对原沥青路面存在深度大于15mm车辙位置进行车辙填充;(5)对原沥青路面局部破损(如坑槽、松散等)彻底挖除,清理干净后进行修补。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高速公路是我国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道路质量也会给我国运输能力带来重要影响。通过开展正确的预防性公路养护工作,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道路存在的问题,从而确保高速公路具有良好的通行能力。当然,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的类型较多,并且不同技术也存在着一定的优劣之处,因此相关人员还需要对该类技术深入研究,从而推动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红.试析高速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与质量控制措施[J].四川水泥,2018(06):27.
[2]凌晓晖.高速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与质量控制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18(02):109.
[3]陈凯尔,王青明,黎淑丽.分析高速公路试验检测质量控制[J].交通世界,2017(34):54-55.
[4]张迎军.高速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与质量控制策略探讨[J].山西建筑,2017,43(33):206-207.
[5]杨洁,冯春风.高速公路试验检测质量控制研究[J].居舍,2017(31):1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