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新形势下市政基础设施养护与管理方法 张志刚

发表时间:2020/7/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张志刚
[导读] 摘要:文章从市政基础设施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并探讨市政基础设施养护、管理措施,以期为提高城市市政管理水平提供一些参考。
        身份证号码:13222919730822xxxx
        摘要:文章从市政基础设施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并探讨市政基础设施养护、管理措施,以期为提高城市市政管理水平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市政基础设施;设施养护;设施管理
        1市政基础设施养护管理概述
        市政基础设施是一个系统性的结构,其养护管理也是一个比较系统的工作,是市政基础设施正常运行时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关系市民的切身利益。市政基础设施的养护和管理主要包括市政道路、桥梁、输水管网、排水管网、城市内河道堤坝、供电系统、地下铁路等设施的养护工作和管理工作,能保证这些城市基础设施正常运行,致力于延长城市基础设施的使用寿命,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和资源的利用率。
        2市政基础设施养护管理现状
        2.1养护管理水平相对落后
        (1)管理粗放。目前,大多数城市采用城区划分的方式圈定养护和管理的责任范围,并未根据城区的使用功能、基础设施种类、养护特点等方面的差异进行责任范围划分,导致市政基础设施的养护和管理未能达到“精细化”的程度,尚且属于“粗放型”管理。这种粗放型管理存在较多弊端,例如养护细节不到位,养护方法缺乏差异性,动态管理难度大,应急处理滞后等问题。在粗放型管理环境下,不利于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管理水平提高。(2)信息化管理落后。运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可以实现对市政基础设施的动态管理、全面管理、细节管理,信息化管理在很多城市的市政管理体系中都得到了应用,然而,实际效果并未达到预期,需要城市进行进一步的城区细致划分,为信息化管理奠定基础。京津沪和重庆等 10 年前开始试运行市政基础设施信息化管理的城市,目前,依旧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水平,距离达到预期效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2管理和执法分离,配合不协调
        在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养护管理中,存在管理权与执法权分离且不协调的问题,真正负责市政基础设施养护和管理的是当地燃气部门、园林部门、道路建设部门等设施建设和养护管理单位,而真正执行市政基础设施保护、破坏处罚等工作的是执法部门,管理权和执法权分离是行政管理发展的要求,但二者配合不协调却为市政基础设施养护管理带来了障碍,在未来的政府工作中,需要两个权限部门的密切配合。
        2.3 工作人员水平参差不齐
        市政基础设施养护管理工作人员的水平存在参差不齐的问题,例如专业与工作不对口,养护管理工作经验缺乏,管理中缺乏长远视野,不能很好地应用信息化技术,学习主动性有限,部门之间相互配合质量有限。因此,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做好工作人员的培养工作,相关部门和企业需要提高对工作人员的吸纳门槛,从而提高市政基础设施养护和管理水平。
        2.4  应急处理反应速度慢
        多数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应急处理反应速度都比较慢,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有多种,如市政基础设施出现问题的可能性低,管理人员的巡视频率低,信息管理水平低,应急处理预案建设不到位等,这些原因叠加形成了市政基础设施应急处理慢的现象,导致市政基础设施在需要的时候无法顺利发挥作用。例如:在强降雨过程中,城市排水系统不畅通,抢修工作进展速度慢,直到降雨结束也未修理完成,部分排水系统未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导致城市内涝得不到缓解。


        3  市政基础设施养护、管理措施
        3.1  进行精细化区域养护管理
        城市在进行区域管理划分时,应当打破城区的限制,根据区域的使用功能进行划分,因为不同使用功能的区域内,损坏频率较高的基础设施种类不同,进行针对性养护和管理能够有效解决设施问题,提高基础设施的使用效果,延长市政设施的使用寿命。例如:将城市根据旅游区、商业区、交通枢纽区进行划分;也可以根据城市中设施问题爆发频率进行划分,比如城市低洼区、内河道区域、路面下沉区等,根据设施的消耗速度进行分区养护和管理。这样根据使用功能、设施消耗进行的区域划分,也有利于相关部门、企业培养专业人才,进行预先养护、提前养护,有利于市政基础设施养护和管理质量的提高。
        3.2增加财政资金的投资力度
        市政基础设施的养护和管理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充足的资金是设施更新换代、维护、管理的保证,设施的养护和管理也需要人力、设备的辅助,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政府部门作为市政基础设施的主要责任人,需要加大对财政资金的投入,加强养护管理资金的监管,花一分钱,办一分事,不浪费纳税人的税款。政府在市政基础设施上要转变思想,变“重建设,轻养护”为“建设养护并重”,提高资金、资源的利用率,延长基础设施的使用寿命,减轻政府财政资金的压力。
        3.3加强市政的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管理技术和设备能够有效实现对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区域化、标准化、全程化管理,减少市政财政资金的浪费,减少市政基础设施的消耗和损耗,提高市政基础设施养护、管理的工作效率,提高应急处理工作效率。例如:借助 GPS 技术及设备对道路桥梁的状态、养护工作进程进行跟踪管理;借助液位计、感应设施监督容易在降雨天出现内涝问题的区域。一旦发现市政基础设施的运行出现问题,就可以及时启动应急处理方案,提高处理效率,保证市政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
        3.4提高工作人员的水平养护和管理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市政基础设施养护管理质量,因此,提高工作人员技术水平十分重要。岗前培训、岗上培训、讲座都是提高工作人员技术水平的有效途径,奖励制度、考核制度的落实和执行能够有效督促工作人员主动学习、主动提高,从人力资源角度提高市政基础设施的养护和管理水平。
        3.5加大巡查、排查力度
        巡查、排查都是市政基础设施养护管理中重要的部分,能够保证设施养护和管理的质量,是确保设施正常运行的重要途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城市主干道、桥梁、给排水管网、内河道堤坝等市政设施都是需要加强巡查、排查力度的部分,需要进行早晚巡查、定期排查,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做到提前养护管理,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市政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
        4  结束语
        市政基础设施的养护管理十分重要,需要政府部门、企业投入资金和人力,将养护和管理工作做到前头,提高市政基础设施的运行质量和效率,支撑城市的正常运转,推动城市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张淳 . 加强市政工程设施工作的养护管理研究 [J]. 住宅与房地产 ,2019(4):148.
        [2] 沈志新 . 浅析市政道路桥梁设施的养护管理[J]. 四川建材 ,2017,43(3):100-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