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风景园林施工与养护的研究 肖自华

发表时间:2020/7/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6期   作者:肖自华
[导读] 摘要:风景园林作为生态型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以其独特的自然特性和人文特征,在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中长期占据着重要地位。
        佛山市顺德区顺茵绿化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风景园林作为生态型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以其独特的自然特性和人文特征,在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中长期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文将针对当下我国风景园林施工和养护过程中的突出问题,结合不同的情况,探析风景园林在自然科学技术、监督管理水平和文化艺术创新等方面的具体实践。
        关键词:风景园林;园林施工;园林养护
        随着我国生产力的不断提升,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也逐渐凸显。城市建设在注重基础设施的同时,也将越来越多的精力投入到生态环境的建设上来,风景园林便是其中的标志性生态项目之一。因此,有关风景园林的前期建设和后期养护是很多城市管理部门的重点研究内容。
        一、风景园林施工与养护的重要意义
        风景园林的施工和养护是整个园林建设工作的核心部分,其重要意义随着城市政策的发展而相应地变化着,现阶段的影响主要分为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两部分。在物质层面,首先,风景园林的养护作为一个城市的形象建设工程之一,大多是该城市旅游业的热门打卡地标,久而久之,其经济效益必然可观。其次,风景园林的施工是对城市自然生态面貌的二次改造,不仅保留了生态环境的自然特性,还为城市的休闲功能提供了更多场所,最大化地利用了城市的生态资源。在精神层面,首先,绝大部分风景园林都具有一定的人文内涵,这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底蕴,有利于该地区品牌形象和城市名片的推广。其次,风景园林充分发挥植物的绿化功能,为居民生活地区提供更健康宜居的呼吸环境,这在改善地区空气质量和缓和地区居民的精神压力方面具有积极意义。最后,风景园林有效地平衡了城市自然景观与文明建筑的显著差异,为城市整合区域布局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为城市现代化进程贡献了点滴力量。
        二、风景园林施工与养护的突出问题
        在现阶段的风景园林施工和养护过程中,大部分存在以下若干个突出问题,
        1.客观层面
        首先,风景园林的施工大都涉及到花草树木的移栽问题,其中珍贵花草品种和大体积树木的技术难题最为突出,比如移栽时空气的湿度和温度差异较大、移栽前后根部环境的适应度不协调、移栽后新品种和园林的土壤环境不匹配等问题。其次,风景园林施工时的时间和地点大部分无法以工程队的主观意识为转移,若碰到不合适的季节和地点也必须克服自然难题,这无疑降低了前期的施工质量,也为后期的保养防护埋下了隐患。最后,现阶段,部分城市的风景园林还处于建设发展的起步阶段,难免会出现资金不到位和工程设施落后的现象,相应地,这些地方的风景园林质量必然停留在标准水平之下。
        2.主观层面
        首先,在风景园林施工的前期,部分工程设计可能会出现勘测和计算等疏漏,某些设计规划不合理也会影响园林后期的养护效果,因此这些园林最终不可避免地出现大面积的整改,耗时耗力不经济。其次,在风景园林施工时,部分项目工程对常出现对接不及时、技术人员不达标和资金分布不均衡等问题,这些暴露出城市管理部门在监管园林建设方面的本职弱点。最后,由于修剪花木和防虫除害需要消耗大量耐心和精力,在风景园林的后期养护时期,部分园丁花匠和服务人员都存在疏忽大意和养护意识不足的主观问题,比如农药喷洒不及时、灌溉时间不规律和施肥用量凭心情等不合理行为。另外,在某些刚起步的生态小城,相关工作人员常出现经验不足、前期设计和后期施工不一致等状况。
        三、风景园林施工与养护的解决措施
        针对现阶段风景园林在施工和养护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笔者将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着眼于园林的自然科学技术、监督管理水平和艺术文化创新等方面,探析风景园林关于前期施工和后期养护的解决措施。


        1.前期施工过程中的应对方法和具体实践
        在自然科学技术方面,首先,园林花草树木选取不仅对其品种有严格的规定,对该植物品种的生长环境及其相对应的移栽技术也有一定的标准,比如,花草品种是否适合大量繁育、生长习性是否适应极端天气、外形大小是否符合园林设计的美化要求等问题。其次,园林土壤优化和科学检测是前期施工时应对植物移栽技术问题的措施之一,具体有对特定规格的低质地土壤增加适量草炭土、有侧重点地检测园林的矿物质含量用以规划土壤优化方案等措施。最后,施工设计务必尊重园林自然环境的客观事实,比如不可破坏园区特有的地貌形态,应最大化地保留这些特征以保护其自然生态系统。另外,施工过程也应遵守城市基建方面的规定,比如花草树木移栽时应规避其地下原有的管道线路等基础设施,不应为了完成图纸设计而破坏城市的地下设备和道路的交通标志等。
        在监督管理水平方面,首先,施工时间要合理分配,现场组织衔接要顺畅,施工步骤和工程计划应针对当时当地的自然条件科学有序地开展,这些可以有效减少施工时间成本的投入,有效避免不必要的突发小状况。其次,园林施工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风景园林的安全问题,对此,城市管理工作部门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条例,严格规定建筑材料、工程设备和零碎部件的标准,剔除不合格的供货源头,层层监控,从根本上遏制园林生命财产安全潜在的风险隐患。最后,对技术人员的筛选是前期施工准备过程的重中之重,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园林相关建筑物的质量,监督部分应针对工人技术人员的职业资质、工作经验时长、往期工程评价和责任态度品质等角度进行严格筛选。
        2.后期养护过程中的应对方法和具体实践
        在自然科学技术方面,首先,园林水利灌溉技术在满足园林现有的覆盖标准之外,还应提高水利技术以增强节水性能,比如根据花草树木的不同品种特点采用不同灌溉特点的设备和方法,实现滴灌、喷灌、微灌和根灌等多种灌溉技术相结合的科学养护措施。这些都有利于节约型城市的建设。其次,花草树木的培育技术在园林后期的养护过程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其具体实践有定期修剪斜枝清理杂草以保证植物健康成长、根据天气温度湿度阳光照射情况搭建不同程度的遮阴场地、按时间规律对不同品种花草苗木施以相应的肥料等。最后,病虫灾害防治技术要结合当地的季节气候特征采取预防与治理相互补充的应对措施,如冬季可针对不耐寒的树种增设防风屏障、夏季可针对易受昆虫侵扰的珍贵花草设置农药循环喷洒木架等。
        在监督管理水平方面,首先,加强园林环卫工作人员的定期培训,以适应不同花草树木的自然生长细节和病虫防治的科学防治技术,这些有利于节约园林后期养护的预算成本。其次,准备各种应对突发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的应急预案,建立园林和城市相结合的联防联控机制,以避免后期因花草树木救治而带来的人力资源损耗问题,也可相应地提高城市环卫组织的治理水平。最后,园林组织部门应针对工作人员改善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园林环卫工人对园林养护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调节他们学习养护知识的动力,为园林长期的养护工作奠定知识基础。
        在艺术文化创新方面,首先,风景园林的艺术设计大多采取古代儒道佛思想和园区自然生态特点相联系的理念,将该园林的地势风貌和该城市的历史人文相结合,比如江浙一带的部分风景园林将当地独有的温润儒雅的文人风格与江南小桥流水的典型风景特征相连接,打造出很多生态城市的名片形象。其次,风景园林在后期对一个城市居民的文化熏陶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其在养护过程中体现的当地风土人情、人与自然相处时的哲学思想、艺术风格的审美特点都或多或少地构建着该城市居民的文化认知体系。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风景园林的施工和养护对城市园林建设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笔者相信有关风景园林施工与养护的相关实践在不久的将来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希望本文的以上内容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齐晓燕.生态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和养护技术探讨[J].现代园艺,2019(24):182-183.
        [2]詹明旭.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及养护措施探微[J].城市建筑,2019,16(36):126-127.
        [3]吴刚.风景园林建设施工过程中现场的管理措施[J].地产,2019(24):73.
        [4]马向前.风景园林工程施工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现代园艺,2019(22):209-2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