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管理中的问题及提高其利用率探讨

发表时间:2020/7/3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月第5期   作者:张天桥
[导读] 仓库管理是指对仓库的物资进出存储的组织、监督、控制与核算

         摘要:仓库管理是指对仓库的物资进出存储的组织、监督、控制与核算,是企业仓储物流管理的核心环节。物资供应工作的各个环节,如计划、采购、储存发料等都与仓库管理有密切联系。简捷高效的仓库管理是企业经管革新、降本的重要一步,库管的有效性成为企业利润的第三源泉。本文基于仓库管理中的问题及提高其利用率探讨展开论述。
         关键词:仓库管理中的问题;提高;其利用率探讨
引言
         随着电子商务平台的蓬勃发展,物流使用的仓库越来越多,给传统的仓库管理带来了压力。货物从一个地方送达另外一个地方,这其中包括货物的进出、分类与包装、运输等多个环节。在这些环节中,有些仓库货物进出的管理还是采用人工、扫描二维码或者条形码的形式完成,这样的人工操作使得工作效率比较低、工作量大,并且还容易出错。本文设计了一个以以射频识别技术为基础的设计的智能仓库货物管理系统,可以更有效地统计货物的数量,对仓储的环境进行监控,可实时查询物品的数量信息等,从而对货物实现了高效的管理。
1仓库管理的概述
         仓库是企业储存和保存其资产的重要场所,仓库管理是企业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部门有着密切的联系。有效的仓库管理是企业管理创新和降低成本的一个重要因素,改进仓库管理对企业确保产品供应十分重要,仓库管理是对收货、分配、储存等活动的有效控制,其目标是确保所储存货物的完整性和生产作业的顺利运营。在此基础上,对各类货物的活动进行分类记录,并对其进行分类。以图形形式列出货物的数量和质量条件以及综合管理形式,如地理位置、部门、订单分配、仓库分散等情况。因此,仓库管理就是对仓库以及存储物资来展开管理,它是一个战略规划、组织、控制和协调仓库组织的过程,其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存储服务。
2在仓库管理中运用数据信息技术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移动智能识别、智能计算、网络监控、信息传输等数据信息技术逐渐被研发并广泛运用于生产生活中,运用数据信息技术来开展规范化仓库管理已成为趋势。(1)有效应对仓库管理常见问题。依托数据信息技术可实现仓库管理各个环节管理透明化与信息共享的实现,通过二维码等数据采集系统及信息管理系统可提高物资验收、库存盘点与物资出库的准确性,提升综合物资管理水平,优化监督制约机制,进而有效避免人员设置不合理及人工因素带来的公司财产损失。(2)提高仓库管理经济效益。运用数据信息技术开展仓库管理,可规范物资盘点、入库、使用、出库等环节的控制流程,降低因人为管理带来的仓库数据误差,提高仓库管理的精确性,进而降低物资损失与浪费。依托数据处理功能可直接将仓库物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并自动生成相关数据报告,提高数据信息的及时性,进而为管理层决策预留更多的时间。此外,利用数据应用终端技术直接进行扫码来采集物资信息可简化信息录入与核算工作步骤,通过动态管理来缩短物资整理与出库的实践,提升仓库管理工作效率。总之,以数据信息技术为仓库管理媒介,有利于降低仓库管理运行成本提升经济效益。
3仓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不充分重视仓库管理。仓库空间有限,不能分完全类放置,各种物资堆在一起乱七八糟,有安全隐患。仓库陈旧,储备条件恶劣,木材、化工原料储存中。风吹日晒,风吹雨打,造成流失,木材腐烂,成品发霉变形等。由于多种原因,物资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造成了一定的物资损失。企业还不重视思想意识上的自动化、机械化,存在大量的手工劳动,用手扛肩膀搬运是耗费大量人力的同时仓库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2)物资总需求计划和纯报价计划缺乏预见性、准确性、库存物资多、少、缺货现象不合理。每天购买大量物资,同时提取大量物资。不及时准确地了解所需项目的类别、名称、规格、型号和数量可能会导致提前发运或供应延迟。数量不准确导致物资积压,报废或不足的情况也会影响生产。

积压处置和库工作负担增加,大量资金流重复融资占用,压缩库存可用空间,物资闲置。相反,物资短缺会使企业大量购买以解决紧急情况,从而增加供应成本。(3)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水平不高,工作水平不同。大量数据管理依赖于购买、发放、回收、手动记录,不能有效地控制乱发、无序领、斜线、浪费,不能实时监控数据的动态,也不能提供有关类似工程的物料需求的历史参考资料。
4整体概述
         本系统最终要完成分布式的仓库货物管理系统,各个点都将所有的数据传送到后台,目前是完成了两个仓库点独立的数据采集和运行。每个仓库点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类似,在系统控制时,除了自动化工作外,还可以采用红外遥控的方式对其进行远距离的人工控制。仓库的货物都具有由天线和存储芯片构成的电子标签,通过RFID技术完成对货物的扫描,实现批量处理和单一处理,货物统计的数据量通过WIFI无线传输模块给后端。系统会实时采集货物存放位置的环境数据,采用AT指令控制无线模块将数据传输给客户端,出现异常情况时,客户端的仓管员会及时收到信息并进行处理,减少损失。所有仓库货物数据量信息通过STM32的ADC通道处理完后实时显示在液晶显示器上,管理员方便观察和统计。
5体系结构
RFID是射频识别技术,是非接触式主动识别技术。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实现后台应用系统识别,处理的数据交换。射频识别技术与传统的条形码技术相比,(1)非接触识别具有一些优点。RFID的有效识别距离可达10米以上,用户应用限制相对较小。(2)存储信息容量大。电子标签可以存储多达数百k的数据,内容可以动态读写。(3)安全性高。标签中的数据是加密存储的,适用于高安全应用程序级别的情况。目前射频识别技术广泛应用于仓库、物流、医疗、固定资产管理、图书馆管理、物联网等领域。智能仓库管理系统硬件主要包括管理服务器、工作终端、手持终端、交互式查询一体化、RFID读取器、RFID卡发行机、RFID打印机、架标签读取器和查找标签读取器,整个系统都基于IP网络构建。其中,作业终端主要用于设置和控制RFID读写设备,同时服务器将现场扫描的RFID标签传递给管理服务器以进行相关处理。在管理服务器上运行虚拟机管理程序,主要实现数据仓库管理功能,如编码、进出库。便携式终端主要在移动条件下实现仓库物资的扫描和管理,如成品进出库、移动仓库和盘点等仓库工作。找到标签阅读器,快速定位设备物资的物理存储位置,特别适合批量物资的个别搜索。
结束语
         仓库几乎是各类型企业的必备场所,帮助企业存储和保管生产资料、成品以及运输工具等物资,同企业生产和经营关系密切。仓库存在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仓库内货物完好无损,保证企业能够正常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类型储存物品进行分类与记录。仓库管理不仅需要对仓库空间进行优化,还需要进一步挖掘工作人员以及基础设施所具有的潜力,从而提高仓库工作的作业效率,令产品的可获取性、安全性以及挑选最优化等重要指标均领先于其他同类企业。因此,倘若企业能够通过合理优化仓库管理,降低仓储成本,也可以大幅度降低企业在生产经营方面投入的成本,进而帮助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对优化企业内部供应链也有利。
参考文献
[1]张延昌.自动化立体仓库存储管理策略的优化[J].时代农机,2019,46(08):13-14.
[2]陈凯,刘晶霞.智能仓库管理系统中数据库的使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15):124-125.
[3]姜景静.仓库管理系统中RFID技术的应用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9,20(08):78-79.
[4]许敏,史荧中,张悦.高并发仓储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04):33-38.
[5]魏京晶.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力物资仓储管理信息化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20):24.
[6]付钢.基于精细管理的水电机组设备仓储管理研究[J].时代经贸,2019(18):35-36.

作者简介:张天桥(1980-),男,汉族,广西桂平市人,助理工程师,本科
主要从事分管原料部和仓管部管理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