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派瑞功率半导体变流技术有限公司 710075)
摘要:交流特高压输电线应用的关键技术是当前解决电力不均衡分布现象的重要方法,故而需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在此之上,本文简要分析了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关键技术的具体特点,并分别从外绝缘特性技术、过高压操作限制技术、综合防雷技术、导地线技术、运行保障技术等方面论述了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关键技术,以此为人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用电环境。
关键词: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关键技术;输电系统
前言
目前,1000kV交流输电线路已经逐步成为特高压输电线路的重要方式,其具有建设成本低、电能损耗小、输送量大、便于长距离输电等优势,面对能源、负荷分布不均匀的问题,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可以最大限度的实现最优化配置。同时与超高压输电线路相比较,1000kV的交流特高压还具有杆塔高、容量大特点,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在抗污性能、线路空间、绝缘配合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加强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关键技术的控制十分重要。
一、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的特点
从我国1000kV交流特高压线路的运行实际看,可以发现交流特高压线路的杆塔具有强度高、高度大、根开大等特点,其主要是因为高压输电线路要求,其距离地面的最小距离不得低于26m,而绝缘子串长度需要超过10m,在弧度的影响下,高压输电线路的杆塔自然也就较高。在进行杆塔强度设置时,需要结合塔高、应力进行相应的设计,由于高压导线的重量比较大,高度高,所以交流特高压线路杆塔强度也比以往的500kV线路杆塔大4倍。对于交流特高线路的导线结构,应该采用八分裂结构式,对于导线的间距,需要控制在40m以上,地线间距要超过30m,子导线可以采用阻尼间隔棒,导线的中相和边相的距离不得小于20m。由于交流特高输电线路的导线横截面比较大,分裂数多,使得金具也需要承受大的荷载,所以在交流特高输电线路中,应该使用尺寸大、工艺质量高、机械强度高的金具,一般要求其是普通500kV线路金具的5倍。
二、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关键技术
和国外的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在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研究上,起步还比较晚,在各个方面还比较落后。但是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也取得了良好的进展。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可以解决传统500kV电网稳定性不强、电流短路过大等问题,对于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有极大促进作用。目前,我国已经基本上掌握了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关键技术,主要体现在:
(1)外绝缘特性技术
对于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其高度比较高,在雷雨天气很容易受到雷电因素的干扰,从而影响到电力资源的正常输送。在实际中,为了全面提升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的防雷性能,经常会将外绝缘特性技术应用在线路中。外绝缘特性技术是通过绝缘子串,当线路受到雷电干扰,引起导线、杆塔孔隙间隙时,绝缘子串就会对电压进行自动调节,更好的适应雷电电压,降低了雷电对于线路的影响,提升了线路防雷能力,减少了线路故障的发生。
(2)过电压操作限制技术
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看,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大多是用于远距离输电,由于输电线路比较长,导致在线路在运行过程中,会加剧运行成本,所以为了确保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防范因非全相工频谐振过大电压的加大,可以在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中应用过电压操作限制技术,设置高压并联电抗器。在具体的应用中,由于操作过电压对于塔头绝缘设计会有极大的影响,所以需要结合实验,得出塔头间隙50%以上的电压,依据试验曲线、计算结果等,得出塔头尺寸。而对于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线路运输极长,当电压倍数增大时,空气间隙也会大幅度增加,因此为了保证综合效益,要有效的降低电压水平,保证过电压处于非饱和地带。
(3)导地线技术
在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中,导地线技术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低消耗的关键。在整个线路系统中,交流特高压线路电池包含磁场、无线电干扰、工频电场、可听噪声等,进行导线分裂改善时,还应该利用大截面导线来提升导线的改善效果。导地线的低电阻可以极大的减少线路运行损耗,同时导地线的机械强度比较大,可以承受相应的机械荷载,确保了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安全。
(4)无功平衡技术
在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中,由于电流比较大、电压比较高、线路比较长,因此,很容易出现无功平衡问题,所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最大限度的减少系统的无功冲击,可以在线路中安装相应的低压电抗器、高压电抗器、低压电容器、可控电抗器等,做到系统无功平衡。
三、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保障技术
(1)直升机巡线技术
直升机巡线技术是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中比较有效的保障技术,其通过直升机上的红外、紫外成像、可见光等对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进行有效检查,其检查方式十分多样,可以对交流特高压线路通道、金具、绝缘子、导地线等进行高质量的检测,同时直升机巡线技术还具有快捷、迅速、高效等优势,保证了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的稳定运行。
(2)在线检测技术
在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中,在线检测技术也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运行保障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对温度、绝缘子污秽、气象参数等进行有效检测,根据检测数据,利用三维可视化在线检测显示控制平台,对其进行分析,从而判断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是否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对于不正常的数据,则对其进行快速抢修,降低了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的故障率。
四、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关键技术的应用要点
1.外绝缘特性技术
外绝缘特性技术的应用主要是为了增强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的防雷性,具体是借助绝缘子串削弱雷电对于输电线路的影响,从而造成杆塔与导线间出现缝隙,避免雷电引发线路电力讯息故障。
2.过高压操作限制技术
过高压操作限制技术在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实际应用中具有重大实践意义。由于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往往需要利用较长的输电线路来实现远程供电,这样极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通过应用过高压操作限制技术可有效节约成本,保证供电稳定性。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它主要是在输电线路中安装高压并联电抗器,然而它并不会影响塔头绝缘性,所以需要事先利用实验验证法保证线路电压大于塔头电压的50%,这样一来,既能保证电力企业经济效益不受到影响,又能实现电压的合理控制,将过高压处于非饱和状态中。
3.减小保护角以达到综合防雷
综合防雷技术与外绝缘特性技术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都是保证输电线路免受雷电破坏而应用的防雷技术。在应用综合防雷技术时主要通过减小保护角、架设避雷针等方式来达到防雷效果。其中在减小保护角步骤中,根据相关实验分析可知:当保护角减小时,输电线路的屏蔽弧将增大,而暴露弧将缩小,由此可极大程度上削弱雷击对输电线路带来的伤害。
具体方法包括:①设置统一标准的避雷线,并利用增加绝缘子串数量的方法提高输电线路高度,以此实现保护角减小的效果,也能保证输电线路尽量避开雷击
②保证避雷线与输电线路固定高度,然后缩短两者水平距离,从而达到减小保护角的目的,降低遭受雷击的概率。
4.导地线技术
在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中应用导地线技术时一般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①环境条件,输电线路架设高度不得超过1000m、环境温度在-10℃~+45℃之间且年平均气温为20℃;
②施工条件,由于输电线路极易受到电磁干扰,所以需要适当增加导线截面来保证导电效率或者借助增强导地线机械强度等方式确保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能够承担相应的负载力,从而顺利完成电能输送任务。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电能需求量也在日益递增,这就导致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建设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所以,为了进一步保证电能供应的稳定性,需深入研究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关键技术,以此促进其朝着现代化发展进程不断前进。另外,相关人员还需根据当前电能供应现状来适当研发新的应用技术,从而帮助我国电力企业开拓新的发展思路。
参考文献:
[1]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关键技术[J].何园. 低碳世界. 2019(1)
[2]雷击特高压输电线路先导连接过程数值模拟的分析[J].张亮. 通讯世界. 2019(1)
[3]特高压输电线路安全运行技术的现状[J].杨力,曾盼盼.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9(2)
[4]基于大数据的特高压输电线路运维指挥平台[J].张志,王琳. 企业管理. 2018(1)
[5]特高压输电线路运行维护技术现状分析[J].梁飞,陈兴旺. 低碳世界. 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