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4142419920509XXXX
摘要:作为有效保障建筑施工有序开展的重要举措,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主要目的在于全面提升设备运行效率,能够在设备寿命周期内选择成本最低的工作方案,使得设备能够保持良好的状态,从而有效提升设备使用效率,为施工企业创造良好的生产效率、经济利益。因此,从本质层面来看,提高生产效率是手段,创造经济效益是核心。
关键词: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管理;设备管理
引言
随着现代化建设规模的增大,建筑施工安全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特别是施工机械设备是工程施工进度与施工安全质量的基础保障,其安全与管理更是重中之重。建筑工程项目涉及的范围广、种类多,投入工程使用的机械设备更是种类繁杂、数量巨多,为了保障施工进度与工程质量,需要建筑单位合理使用、管理及维护好建筑施工机械,从而提高建筑施工的安全性,保障施工项目的顺利完成。
1加强建筑机械设备管理意义
加强对设备机械的管理有助于为建筑工程项目提供全面的设施保障,尽量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设备故障而引发的后续施工问题。加强设备管理也相应地加强了对设备操作人员的管理工作,帮助操作人员提高操作水平,重视机械的维修保养工作,不仅有助于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及安全意识,降低设备故障的可能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还帮助建筑工程项目安全高效的运行,保障项目的质量和安全。
2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管理问题
2.1机械设备管理意识不足
当前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的工程建设速度也越来越快,而施工企业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在施工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对设备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的问题。特别是在中小型企业会忽视对设备进行规范化管理存在很多问题。在企业的管理工作中,企业管理人员更加重视生产经营以及安全管理工作,对设备管理不够重视,会导致企业的职工忽视设备管理工作。在整个行业发展过程中,优秀的机械管理养护人才缺口比较大,在我国工程建设发展行业过程中,资质水平相对较高、管理能力较强的企业主要是以施工总承包单位的身份参与施工,企业的自有设备拥有量减少,并且退出了对企业内部的设备管理工作。这导致企业施工企业在开展设备管理工作时存在较多问题。
2.2机械设备维修及保养不及时
机械设备是建筑施工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目前建筑行业中,重视使用建设机械设备,但对于建筑机械设备的维修及保养工作重视不足。一些施工单位认为只要机械设备不出现问题就可以一直使用机械设备,很少进行维修和保养。即使存在一点小问题,也不会维护,只要不影响正常使用,就会继续使用。基本上很难保证建筑机械设备的定期保养与维修。由于施工单位忽视机械设备的维修及保养,导致一些小问题逐渐发展成为大故障,甚至发生安全事故,威胁操作人员的健康。
2.3机械设备管理制度不健全
施工建筑单位都会针对各自企业制定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的指导,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机械设备管理水平较低,不能高度重视机械设备使用管理工作,忽视设备机械档案的编制,不能规范机械设备操作规程,导致出现违规操作不能严肃处理,不仅损坏设备功能、加速设备老化程度,还严重影响了设备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与此同时,部分建筑施工单位过度依赖监理单位的监督管理,一旦监督管理工作出现懈怠,施工过程中的设备操作不当行为不能立即得到纠正,将会对施工建设项目产生重大危及安全及质量的问题,严重失职的行为还会导致企业形象受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企业以后的发展。
3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策略
3.1完善管理制度
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建筑企业要明确规定施工方案实施的具体标准,完善机械设备的管理制度。通过制度方式,明确规定机械设备的管理方式、维修养护方式等。严格落实责任制,落实机械设备管理的每一个施工环节的责任,避免出现相互推诿,或者管理问题却找不到负责人。建立健全机械设备管理部门,形成管理机制体系,严格遵循专人担任、统一办理、科学规划的原则。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人员身上,人人有责,安全出产。严格履行三定准则,由专门的人员负责每一台机械设备。贯彻落实定人、定岗、定机,避免由于不了解机械设备,出现操作不妥,或者误操作的问题。
3.2重视机械设备维护检修工作
在对施工企业的机械设备进行维修和养护的过程中,需要从以下方面出发,保证维修养护工作规范有序:第一,要以设备数量为基础建立设备养护管理队伍,确保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对设备进行科学管理以及规范性养护,加强机械设备的日常检查工作,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防止机械设备出现故障隐患。第二,建立定期、定人、定岗养护制度。将机械设备的使用、养护、管理工作划分给具体负责人,对机械设备养护和使用进行同步管理。第三,监督机械设备的使用以及管理工作,同时要实行合理的奖惩制度。对机械设备养护到位的人员给予适当的奖励,提高养护管理人员机械设备养护意识。最后,要重视对特种机械进行安全检测工作。在施工过程中的特种设备主要指的是比一般设备危险性更强的机械设备,对特种设备进行养护工作时,除了加强日常管理与养护工作之外,更重要的是对特种设备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测工作,避免特种设备出现安全事故。
3.3建立成本管理制度
在项目管理工作中,为了使项目部门能够发挥其应有作用,需要结合项目的施工特点来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调配,以此确保项目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建筑施工企业需要对项目管理中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并对项目管理制度进行不断优化与创新,以确保在管理制度的规范下,使施工活动得以高效开展。并且,建筑施工企业还要以市场发展为立足点,对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进行优化与创新,对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科学的关系协调,以确保各个职能部门能够在合理的统筹指挥下进行高效的项目管理。建筑施工企业需要高度重视项目中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对机械设备的操作、检修及维护等工作进行有效规范,同时全面排查机械设备中潜在的安全隐患,以此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3.4注重各类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培训
当前社会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在于人才方面的竞争。各种工程机械设备作为评价施工企业核心生产力的重要指标,但要想将这些机械设备有效利用企业,必然离不开人力资源的保障。对于现代机械设备维修工作来说,其本身涉及的技术领域、专业水平相对较高,要求相关企业必须要高度重视维修人才的重要作用,充分结合人才队伍实际情况,建立多元化的培训教育机制,致力于提升人才队伍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才能够有效保障现场机械设备维修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结束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加强设备管理是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之一。只有合理地使用施工机械设备,做好设备管理工作,加强设备的使用与维护保养工作,才能最大化地发挥机械设备的价值,避免企业成本过度流失,还能保障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帮助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晓禹.建筑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使用风险管理研究[J].城市住宅,2019,26(12):173-174+176.
[2]赵晨玲.建筑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基础与管理机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6):105.
[3]田雷.浅谈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J].居舍,2018(21):146.
[4]臧志光.谈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创新[J].中国建材,2018(06):137-139.
[5]王明军,唐松.提高建筑工程设备管理效益的关键因素[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8(06):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