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华中园林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省淄博市 255000
摘要: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政府加大绿化设施,园林绿化施工中的种植管理技术与养护技术关系着城市绿化是否美观,与此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园林的存活率,应加强园林绿化的技术,保证整体协调性。本文首先讲述了在施工前做的准备工作,其次整理了各类苗木在种植管理技术中的注意事项,最后详尽地解析了在施工中苗木的养护技术,希望为我国的园林建设添砖加瓦。
关键词:园林;绿化;苗木管理
引言
现如今社会经济水平以及公众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对于城市生态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的提升,能够促进生态环境的有效改善,促进公众生活舒适度的提升。现代园林绿化施工中应当科学应用苗木管理技术,以确保苗木健康成活,促进园林绿化水平的逐步提升。
1影响苗木生长成活的因素
1.1水是苗木生长成活的关键
在园林工程建设中,造成苗木死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渍水“淹死”,二是缺水“干死”。因此,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过程必须充分考虑对水的控制与利用。首先要防渍。在填土、整地、挖穴阶段,必须优先考虑排水、理水问题。即使是耐淹、耐渍的植物,例如垂柳、意杨、池杉等苗木,渍水也必然会导致新栽苗木根系腐烂,造成苗木死亡。其次是浇水、保湿。浇水保湿贯穿苗木栽植养护全周期,总要求是保持土壤湿润,特别是生长季栽植的苗木,通常20d左右即可促发新根新芽,这一阶段保证水分供给尤为重要。苗木浇水保湿主要把控以下4个要点。一是水温与环境温差不大、水质适宜浇灌,以自来水与河塘水最佳,地下水宜放置升温以后再使用,禁止烈日当头浇水;二是新栽苗木第一道水(定根水)必须浇透浇足,使土壤与根系密切接触,保持根系湿润,利于伤口愈合与促发新根;三是日常叶面与树干喷水,喷水既能降温防灼又能保湿;四是高温干旱季节抗旱保苗。
1.2苗木品质事关绿化工程建设质量
园林工程建设用苗首选再生苗、假植苗和容器苗,这类苗木根系质量较好,缓苗期短,能大大提高苗木成活率,但是园林工程建设一定会不可避免地使用地栽苗。地栽苗木的品质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圃地育苗方式,二是起苗运输过程中的处置保护措施。(1)了解3类劣质苗木的表观特征。3类苗木抗性弱,对风吹、日晒、干旱耐受力差,移栽后成活率低下。
2园林绿化施工苗木管理
2.1病虫害管理技术
在苗木生长过程中极易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为确保苗木生长过程中的危险得到有效预防和处理,必须要高度重视病虫害管理的重要性。在园林绿化施工中对于苗木病虫害的管理,要深入研究分析苗木周围病虫种类,通过物理防治或者化学防治的方法来根除病虫,对病虫灾害发生进行抑制。园林绿化施工中苗木病虫害率不可超出5%,为苗木种植提供优良条件,促进园林绿化施工的有序进行,降低病虫害对于园林苗木的不利影响。实际苗木管理过程中可使用农药或者化学剂品,对病虫害的不良影响进行预防,应当注意的是,要对苗木施药次数进行合理控制,降低农药所造成的危害,为苗木生长创造优良条件。
2.2施工现场管理
在对苗木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时刻监督工作人员的施工进度,定期检测设备能否正常运作,保证苗木能够顺利生长。监督施工现场有利于提高工程运作效率,对苗木的种植过程进行详细了解,避免由于外在因素对园林绿化种植带来影响。实行科学的管理制度,从施工工艺、员工技能、施工设备、施工材料等四方面对其进行监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施工过程进行仔细排查,不能出现一丝纰漏,确保整体施工质量。
2.3苗木养护
2.3.1做好植物移栽后工作
植物移栽完成后,应对树干做缠绳处理,并且立架杆保护植物,及时灌溉,这些工作夏季应在早晨完成,冬季则应在傍晚完成。如果遇雨季,应提前挖好沟渠排水,入冬后及时防寒保暖,确保植被能够成活。
2.3.2水分管理
幼苗的生长和成熟过程中水分不可缺少,干旱会威胁幼苗生长。为保证幼苗保持强劲的生长势头,在旱季应根据幼苗所需的水量进行浇水,并适当减少枝叶,有利于保持潮湿的环境。园林绿地周围必须有完善的排水设施,幼苗对水质也有要求。为了提高新种植苗成活率,科学决定灌溉苗木的时间和方式,及时在叶片上喷水,以减少幼苗叶片的水分蒸发。在雨季,注意及时排出树坑中多余的积水。苗木在浇水后容易出现斜倒伏的问题,这是因为松软的土壤在浇水后容易发生沉降,如果发现苗木倾倒,及时扶正苗木。扶正苗木时需要先挖开树体根部背斜一侧土壤,扶正后再把土壤压实。如果苗木带有土球,在下雨浸透后,及时检查苗木,如果苗木出现晃动,则需要夯实土体。
2.3.3养分管理
在生长过程中,并非所有树木都需要施肥,如果植物出现黄色和营养不良的情况就应施肥,避免植物因肥力不足而生长缓慢,对于大型树木,可以修剪树冠并均匀地撒肥,有机肥应用水稀释。另外,根据园林苗木的具体生长条件和土壤特性定期施肥,以保证植物健康生长。在播种和移栽幼苗前,在土壤中施用有机肥;在幼苗生长快速阶段,可撒施肥料。施肥可为苗木及时提供养分,保证苗木保持良好的生长势头。
2.4防灼烧和防冻保温技术
园林苗木在后期会被移栽到新的环境,苗木对新环境会有一段时间的适应阶段,此时,苗木根系发展缓慢,养分储蓄不够充足,易受环境与温度的影响,温度过高会对苗木造成灼伤,温度过低则会导致苗木冻伤。因此工作人员要在寒冷天气到来之前,采取防冻保温措施,对苗木的主干实行保护,可以采用稻草对其进行保温工作,或者利用防护膜,增加苗木的温度,防止被冻伤。对于施肥时间的选择,工作人员应在秋季对其进行施肥,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光合作用,保证苗木能够健康成长。
2.5苗木修整
栽植苗木之前应对苗木进行修整,包括根系修整和地上部分修整。根系修整主要是裁锯劈裂根、折损根;对裸根小苗采取直根处理,过长根采取缩剪处理,确保切口平整。地上部分修整包括去除折损枝、瘦弱枝、病虫枝、徒长枝、下垂枝、内堂枝,同时结合树冠修整工作,剪除冠周嫩梢嫩叶,对枝、干破损处及大的剪切口作涂伤、包扎处理。修整后的苗木树冠完整、通透,状如蛋壳。落叶树种一般作全株摘叶处理,修整苗木能降低水分和养分的损耗,提高苗木成活率。
2.6加固支撑管理技术
待苗木种植完成后,可通过三柱支撑固定法来对新栽苗木进行支撑和巩固,避免苗木出现摇晃的情况,确保苗木具有良好的稳固性。加固支撑管理技术的应用,主要将保护层设置于支撑物与苗木表皮之间,避免苗木表层受到伤害。在固定苗木后,需定期检查固定物稳定情况和苗木生长情况,不可在土球或苗木骨干根系上架设固定支架,以免影响苗木生长。
结语
综上所述,苗木管理过程复杂,步骤繁多。为了保证园林绿化能够顺利实施,必须加强对每个步骤的监控,对于土壤、水质、选苗培育工作更要进行严格的监管,采用健全的管理机制,利用科学的治理手段,从各方面着手,提高苗木的成活率。这一举措,有利于城市绿化建设的顺利开展,满足人民对城市环境的要求,提高人民满意度,为我国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迈出重要一步。
参考文献:
[1]董志波.园林绿化施工中绿化苗木栽植管理技术研究[J].山西农经,2020(06):91+93.
[2]翟爱军.园林绿化施工中苗木管理技术探讨[J].现代园艺,2020(06):188-189.
[3]刘建国.浅析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幼苗养护问题及解决对策[J].城市之窗,2019(21):14-15.
[4]石立峰.园林绿化施工中的苗木管理[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