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李锋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7期   作者:李锋
[导读] 摘要: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本质是电子技术,其是结合了机械相关技术以及信息相关技术而形成的一项综合性技术,在各项性能方面有着比较大的优势。
        山东金城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淄博  255100
        摘要: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本质是电子技术,其是结合了机械相关技术以及信息相关技术而形成的一项综合性技术,在各项性能方面有着比较大的优势。我国最早使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行业是电力企业,其通过该技术持续的增强发电水平,并且利用其对发电设施进行监测,这也使电力行业的机械工程自动化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通过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对各项机械设备的集中操作与管理,工作人员只需利用计算机,就能够对相关设备进行远程的操作以及监控。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机械工程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已经渗透到机械工程领域的方方面面,并结合当前机械工程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有效融合。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实际应用已经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就基础应用领域不断进行拓展与延伸。从宏观角度分析来看,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控制产品质量的有效形式,充分结合控制系统和产品制造领域的相关内容,来准确提升产品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并更好地凸显出信息时代发展下计算机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1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价值
        1.1生产效率显著提升
        机械工程主要用于生产,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机械生产的效率得到了优化提升,并且推动了工程行业的前进。该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机械设备的可控性以及机械操作的有序性,对于机械设备的实用性也有较大提升,不仅降低了设备故障率,而且解决了机械设备生产效率低下的难题。机械生产效率的提升,代表工程行业竞争力提升,也就意味着生产企业所追求的更大效益,这也正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价值所在。
        1.2节能效果明显优化
        以往机械生产能耗较高,而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使设备运行更加高效和节能,通过优化机械设备运行过程,可减少各环节能源损耗,促进能源转化,提高能效水平,从而更好地规避能源损耗过高所产生的设备缺陷。当然,机电一体化设备的低能耗主要取决于新型控制器的应用与研发,更精准的控制也意味着更小的动能损耗,也使得机械设备运行更加干净利落,相同生产任务下仅需更少的能源供给,符合绿色生产要求,而且在产品角度讲,能耗越小,代表能源成本越低,深受机械工程行业重视。
        1.3机械控制更加精确
        机械控制精度通常是衡量机械设备好坏与否的重要指标,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使之具备更精准的控制系统,机械操作可更好地满足操作者意图,并且经过调节,还能实现控制精度不断优化。机电控制系统可使机械各部件更具操作性,也使机械操作更加高效和精准,避免因设备精度不足而产生的故障误差,也使得设备更加可靠,对机械产品质量也有保证。而且,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以及产品质量要求的提升,无不要求更高的机械控制精度,相关企业也对机械控制精度优化给予更多的关注,更加认可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提高设备控制精度中的作用。
        1.4自动化水平明显提高
        以往机械操作较为依赖于人工,并且要求很高的操作技能,这限制机械生产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发展。而该技术的应用使得机械自动控制成为可能,也推动了机械自动化发展,不仅降低人力成本,而且避免了人为操作下的质量风险和安全风险。机械工程必然要向着自动化方向发展,这是时代所需的,也就需要更好地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
        2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要点分析
        2.1机床生产
        机床作为工业生产所使用的主要机械设备,机床运行的准确程度通常会决定所生产产品的品质好坏。

根据上述分析来看,机电一体化技术在节约能源方面,起到了明显的效果,因此,将该技术应用于机床生产中,不但能够增强机床设备的准确程度,而且还可以为后续工作的良好开展打好基础。将机电一体化应用在机床生产中,降低刀具与机床之间的摩擦系数来提升机床设备的运行速率,明显提升了机床设备的使用性能,而且还可以合理的管理和控制机床设备的速度,进而减少了机床正常运行的成本,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收益。
        2.2诊断故障问题
        机械生产一直处在运转状态下,出现设备损耗难于避免,长期运转的机械设备,通常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故障问题出现,为了能够尽可能的减少机械出现故障问题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相关工作人员就要将工作重点放在机械设备故障诊断方面,而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在其中,便可高效率的辅助工作人员了解设备的运转情况,同时还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在最短时间内将故障问题诊断出来。据相关实践表明,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在诊断机械设备故障方面,能够在提升诊断效率的基础上,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总量,减少分析故障问题和处理故障问题所消耗的时间成本。
        2.3监督控制中的应用
        电子监控系统使机电一体化技术中最为关键的一项内容,通过对电子监控系统的应用,可以实时监控机械工程领域的具体运行情况,对机械工程中的工作装置运行、制动液压、传统效果等各项运行状态进行明确。监控效果直接明显,同时,在机械运行期间若出现故障,电子控制系统可以触发报警系统,工作人员在获取到报警信号后,可以利用电子控制系统,快速找到故障位置,进而达到降低故障发生几率的目的。并且,可以为工作人员开展检修作业提供支持,降低工作难度,使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以免出现重大经济损失。
        2.4作业精度的提升
        在机械工程领域实现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对电子系统实现监控和管理,并有效保障自动化工业的发展效果。在这种技术引进的背景下,机械工程的整体运行效果也更加明显,进度较为准确,有效防控由于人工工作效率降低而出现的各种状况,并对误差问题实现良好的控制。这样的产品在生产之后能够保障精准度的提升,并增强其耐用和安全性的效果。机电一体化技术将会结合微处理器来实现对作业内容的精准控制,对整体工作过程实现自动化的检测,从而最大化的避免安全生产事故问题出现。在产品生产制造商速度提高,更加有助于检修控制机械工程。机电一体化技术下构建的闭环系统能够最大限度的保障产品的合格率。
        2.5降低能耗,提升机械工程的实际工作效果
        传统的柴油机能源使用效率相对较低,电控系统也难以在实际工作中结合具体工作要求最大化发挥出柴油机的工作特点,因此就会出现严重的能源消耗问题。而在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的过程中,柴油机的工作模式和工作内容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能够在机械改动的过程中保障柴油在发动机内部的完整燃烧,继而避免出现巨大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现象。采用这种机电一体化的方式对系统的油门实现适当调整,能够更好的提升能源利用效果,继而为推动我国工业化进程做出积极的贡献。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制造业始终是经济发展支柱,机械工程更处于经济发展核心地位,而机电一体化与机械工程的充分结合,使其在生产效率、控制精度、节能及自动化水平均有重大进步,促进机械行业的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本身具有较强综合性,是各专业有效融合的产物,表现出很高的生态、经济以及社会价值,未来将向着更高性能、智能化、绿色化、网络化以及模块化趋势发展,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师辉.机械工程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探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9(6):17+31.
        [2]白双庆.浅谈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9(9):156-157.
        [3]胡德强.机械工程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探析[J].设备监理,2019(4):32-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