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风电场架空线路防雷技术探讨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5期   作者:周尚彪
[导读] 摘要:高原风电场架空线路遭遇雷击事件机率是比较高的,除受风电场所处地势、湿度、强紫外线等影响,大多高原风电场都是处在雷区,在雷雨天气时往往伴随着大风,当风速超出(极大风速)架空线路设计导线摆动幅度,相与相或相与铁塔安全距离缩短,一旦雷电击中,就可能会出现闪络或绝缘击穿,进而对风电场、电力系统正常运行造成不良影响。
        (大唐丘北风电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高原风电场架空线路遭遇雷击事件机率是比较高的,除受风电场所处地势、湿度、强紫外线等影响,大多高原风电场都是处在雷区,在雷雨天气时往往伴随着大风,当风速超出(极大风速)架空线路设计导线摆动幅度,相与相或相与铁塔安全距离缩短,一旦雷电击中,就可能会出现闪络或绝缘击穿,进而对风电场、电力系统正常运行造成不良影响。需要对风电场架空线路雷击事故产生内在原因进行了解和分析,并采取相对应技术措施,实现雷击事故有效防范。基于此,对风电场架空线路防雷技术展开探讨。
        关键词:风电场;架空线路;防雷技术;分析
        1风电场架空线路雷击事故发生原因分析
        对风电场架空线路雷击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总结,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雷击与风况,在雷击架空线路时,无论是出现直击雷过电压,还是感应雷过电压情况,均可能引发绝缘子闪络、避雷器击穿等现象,再加上风电场出现雷电天气时,也会伴随大风大雨,一旦风速超过线路设计摆动幅度的时候,相与相之间绝缘会遭受到破坏,进而导致相间短路故障发生;(2)避雷线情况,受到风电场架空线路只装设单根避雷线影响,可保护范围也会受到摇摆幅度制约,因为大风会加剧避雷线摆动幅度,尤其是针对同杆双回架空线,遭受直击雷的机率会大大提高;(3)设备缺陷与安装工艺方面,由于高原风电场存在湿度大、紫外线强等因素,就会加剧电缆头绝缘降低而被击穿可能性,且杆塔电缆头在制作时如果采用不良工艺,进行安装时没有对分叉处三相绝缘距离进行有效把握,当遭遇雷击时电缆头被击穿机率也会提高[2];(4)设计缺陷,由于高原风电场的环境影响,普通进升压站铁塔接地网电阻的设计标准无法满足防雷要求,容易引发反击情况,对设备造成巨大损坏,同时对铁塔安装的避雷器选型也要充分考虑高原环境湿度大、紫外线强的因素。
        2风电场架空线路有效防雷措施
        2.1单双避雷线合理选择
 
        图1 防绕击避雷针安装
        避雷线保护范围可以通过保护角表示,简单来说就是避雷线与外侧导线进行连接,并与垂直线所形成的夹角。通常情况下,避雷线保护角大小不会超过25o,并且形成保护角越小,所发挥的保护效果也更好。为有效防范风电场架空线路遭遇雷击,可以采取双避雷线架设,但在容易遭受雷击路段还建议采用安装绕击避雷针方法,可以起到消除雷电绕击的作用,见上图1所示[2-3]。同时在终端塔和箱变高压侧增加避雷器加强防雷效果。
        2.2线路摇摆弧度
        风电场架空线路通常按水平方向进行排列,并且线与线之间的距离比较小,在相同挡距内,一旦导线弧垂出现差异,在大风条件下线路摇摆幅度也不尽相同,进而引发安全距离不足、导线间互相碰撞等状况,为此需要对导线张力引起足够重视,以达到三相导线驰度均衡效果,对于在耐张塔跳线张力不足处加装双串绝缘子,对于档距较大的进行防震锤安装,已到达减小导线摆度,有效防止雷击线路跳闸故障。
        2.3杆塔接地电阻
        风电场在搭建集电线路杆塔时,仅考虑到围绕塔基对接地体进行铺设,而没有运用均压措施,再加上所处区域气候较为干燥,在泄放雷击电流以后,接地阻抗也会不断增大,并引发反击情况,对设备造成巨大损坏。为此需要根据高原地区的环境限制,对进升压站铁塔接地网电阻设计进行优化改造,采取有效措施使杆塔接地电阻降低,这些措施包含:(1)施加降阻剂,针对土壤电阻率比较高的塔基,可采用防腐性能较好降阻剂,对冲击电位分布进行改善和优化,以保证防雷设备在做出保护动作时,接地装置电位不会出现急剧上升情况,进而对设备绝缘造成损坏;(2)降阻接地棒安装,在该项设备中含有较为稳定的导电成分,并且能够与土壤进行直接接触和形成一个低电阻区,无论是杆塔,还是接地网电阻都会下降;(3)外接环形接地网,风电场所处环境较为复杂,仅发挥单一降阻剂作用,无法取得理想接地电阻改善效果,还可以采取为集电线路杆塔设置专门接地网,同时设置一个环形辅助接地网,通过将其与主接地网进行连接,可以增大接地网面积,并有效改善杆塔接地电阻[3]。
        2.4设备设计及安装
        因为设备设计及安装缺陷引发的雷击事故,主要包含设备选型不符、导线安装张力不足、导线与杆塔间距离保持不够、电缆头制作工艺不良等等,这时候就要求在风电场架空线路建设之前,提前做好规划设计,最好是结合同区域同类型运行风电场的经验,严格进行对比分析,完善设计。同时在完成设备安装以后,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验收,在降低安装工艺隐患的同时,也要做好后期设备维护和更换工作。
        2.6加强运维管理
        首先,加强对高原风电场的日常巡视,对每日天气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同时定期对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确保记录数据和统计结果的真实有效;其次,在特殊天气下加强特殊巡视力度和分析;最后,做好每次线路跳闸后的原因分析、统计、对比及总结工作。
        3新型防雷技术应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防雷技术更新换代速度也不断加快,并且在风电场架空线路中进行应用,可以取得理想防雷效果。单一的避雷措施随各有特点和优势,但是也存在各自的应用缺陷。尤其是风电场的架空线路因环境因素限制,防雷需求更高,需要采取综合的防雷措施进行处理,才能更好的达到避雷目的。下面提出两种综合新型防雷技术:(1)架设耦合地线。对于雷电灾害较多的高原风电场来说,在安装避雷线的基础上架设一条架空地线是非常有必要的,需要注意的是架设的对地安全距离,一般可架设在下层导线下方三米处。其作用一方面有效降低雷击对导线的损害,另一方面又具有分流作用,更加强了避雷线对导线的耦合;(2)在线路上安装有串联间隙避雷器。线路避雷器可以有效吸收雷击时线路上的过电压,而且有串联间隙避雷器维护成本较小,但是需要考虑的是线路摆动时造成的间隙距离变化。
        结语:在本文中,对风电场架空线路防雷技术进行探讨,主要是从风电场架空线路雷击事故发生原因展开,这些原因主要表现为雷击与风况、避雷线情况、设计缺陷和设备缺陷。为防止雷击对风电场架空线路造成不良影响,确保风电场和电力系统运行安全和稳定,就需要对雷击事故发生原因进行详细了解,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防雷技术措施,增强风场的运行可靠性,避免被电网考核,提高风场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常艳岗,丁丽佳.浅谈山区风电场场内35KV集电线路及机组防雷技术[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4):360.
        [2]武广斌,史贤悦.架空线路防雷接地测试技术在电力网的应用[J].电子测试,2019,(24):133-134.
        [3]欧雄刃,谢志锋,王炳棋,等.探讨配网10KV架空线路综合防雷技术[J].电子测试,2019,(22):101-102.
        [4]杨斌,聂长春,谢碧栋,等.架空输电线路雷击跳闸原因与防雷技术[J].集成电路应用,2019,36(11):98-99.
        [5]蒿峰,卢泽军,王晓光,等.10kV架空配电线路临近变电站防雷保护措施[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19(28):159-1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