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力工程输配电与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技术 李鼎成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5期   作者:李鼎成
[导读] 摘要:由于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电力工程传输以及不断变化的配电和自动化外部环境,客观上影响电力传输操作效率的任务仍然存在一些缺陷。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电业局乌审供电分局  内蒙古鄂尔多斯  017300)
        摘要:由于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电力工程传输以及不断变化的配电和自动化外部环境,客观上影响电力传输操作效率的任务仍然存在一些缺陷。随着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出现,这些问题已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对电力工程的传输和分配以及电力工程自动化的操作进行详细而科学的分析。
        关键词:电力工程;输配电;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技术
        导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水平显着提高,输配电和电力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和改革。随着中国社会生产和国内电力需求的逐年增加,这项技术为电力行业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但是,鉴于当前电力工业的发展状况,中国电力工程自动化仍处于试错阶段,因此该技术存在一定的问题,企业在研究上投入了大量精力。在电力工程和自动驾驶的传输和分配中使用电力,并通过正确的解决方案来确保适当和稳定的电力供应,并及时解决真正的缺陷,以促进行业的发展。
        1 电力工程输配电与用电工程自动化的基本内容
        借助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结合信息技术的集成,电力工程的传输和分配以及电力工程的自动化,可以尽可能满足当前社会对智能电源的发展需求。采用主要应用格式。输配电自动化利用计算机技术的高速计算功能和电子信息技术的数据功能来解决人类不易实现的数据分析和处理,并展现出先进的智能性。同时,输配电自动化不需要复杂的人工操作,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网络技术,大大扩展了输配电管理,电力工程自动化以及输配电的范围。提高效率。网络系统本身严格的计算程序可以提高整个系统的准确性,并自动处理计算范围内的意外问题,从而使公用事业公司能够为客户提供更高质量和更安全的服务。公司和电力行业的长期发展。
        2我国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科学管理体系
        电力项目的传输和分配以及电力项目的自动运行没有科学,系统的管理系统。所有链接均遵守国家法规。从总体框架来看,该系统是完美的,但是电力的传输和分配过程不受管理系统的约束,在许多详细的实际操作中,工人的操作过程非常有效。甚至一些地方领导人也对计划经济产生了想法。
        2.2电力损耗现象难以遏止
        功率损耗现象是当前功率传输和分配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复杂。主要有两个原因。耗电项目已长期连续运行,无法获得维护和技术条件。如果同时出现两个原因,则不可避免地会损失电能。可惜的是,浪费电能不仅浪费国家资源,而且反映了我国输配电技术的不成熟。
        2.3外部因素
        除内部因素外,冬季北方的严寒可能会导致电力负荷的持续下降,而南方则是夏天的高温,以及外部损害,例如由于北方和南方气候环境不一致而造成的损害。由因素引起的功率传输和分配上也有许多限制。天气无法恢复电力消耗,巨大的用户需求始终是电力消费者面临的严峻挑战。如果公司不能注意这些严峻的外部因素,他们将无法实现设备的定期维护,并且如果设备使用过度,老化速度将会加快,电力的传输和转换性能自然下降。除了温度外,还存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例如暴风雨和暴风雪,并且输配电和电力工程的自动化也是一项艰巨的测试。
        2.4输配电工作缺乏最新技术
        尽管近年来研究人员做出了新的努力,但输配电项目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输变电都已达到最高水平,但总的来说,与西方国家相比,电力和电力工程自动驾驶的研究仍处于启蒙阶段。缺乏最先进的输配电技术使电力公司无法实现深度发展。特别是,一些用于能耗的精密机械也需要从外部进口,否则仅取决于国内工业生产。中国的产量尚未满足中国巨大的电力需求。


        3 提升输配电及用电工程自动化运行工作的措施
        3.1 积极应对用电高峰期,保障电力的稳定性
        在夏季的高峰月份,临时性的电力短缺相对普遍。在炎热的夏季,有必要积极应对输配电,电力短缺引起的电力系统不稳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首先,必须提供在线监视,输配电和电力工程设备的日常维护,其次是输配电系统的事故规划以防止故障,并提供备用电源。
        3.2 积极引进自动化技术
        在输配电,用电项目中引入自动化技术,是输配电,用电项目自动化的重要手段。输配电用电项目自动化技术的引进,为输配电用电项目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确保了输电的平稳发展。满足输配电,用电项目发展的实际需要,实现企业改革和自主创新研发的用电目的。为了通过自动化技术实现上述操作和应用效果,企业加强研究,积极投入资金,借鉴国内外成功的应用经验,发现不足之处和缺陷。必须开发与此技术相关的其他技术并实现自主创新。
        3.3注重对专业技术型人才的培养
        公用事业需要注意其技术才能,以确保自动化在输配电和电力工程中发挥作用。首先,在招聘员工时,请尝试选择在自动化技术方面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有效地推荐专家是缺乏人才的重要途径。其次,可以自动化输配电和电力工程的可靠运行。在培养自动化专业人员方面需要格外小心,增加培训也是员工队伍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4全面了解科学管理模式
        全面实现科学管理模型需要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放弃传统的就业模式,而将重点放在推荐给自动化专家上。注意自动化专业人员的培训,并建立相关的相关系统和培训,不能允许他们上班,只有在培训达到合格标准后才能工作放手一种是放弃传统的就业模式,而将重点放在推荐给自动化专家上。注意自动化专业人员的培训,并建立相关的针对性系统和培训。如果没有资格参加培训,则不允许他们上班。如果培训符合资格标准,则只能聘用他们。其次,相关公用事业和研究机构需要关注人才的福利,关爱生命,并指导和鼓励自主创新研究。第三,有关电力公司需要进行一定的公司制度改革,解决传统管理模式中的混乱和懒惰问题,发展科学合理的科学管理制度。
        3.5减少功率损耗的努力
        根据相关研究统计,由于操作不当或电力工人错误造成的功率损耗约占总功率损耗的47%。为此,有必要监督电力公司,这是减少电力损失的前提。同时,公用事业需要不断加强对输配电和电力工程的自动化操作准则的开发,所有员工必须严格按照既定准则执行各种操作。建立科学,完善的奖惩机制,实施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以更好地监测和控制员工的行为。此外,我们会定期评估所有员工的操作能力,以澄清他们的操作能力,不断学习和提高,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加强节能教育,并提高节能意识。精神的工作人员或者团队给予表彰,为实现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创造条件。
        3.6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运行
        在输配电运营管理过程中,电力工程自动化系统是相对复杂的系统,因此配电线路上的电压,电流和线路损耗是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首先确保电网可靠稳定的运行,加强对电力项目的监控和管理,及时消除障碍,并在发现警报后赶赴事故现场。其次,工程团队负责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准确性,实现自动远程控制,并使用具有高安全性,强大可用性,出色的可伸缩性和稳定性的电气信息收集系统。人们可以有效地进行管理。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输配电和用电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前,中国的输配电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迫切需要使输配电自动化并建立电力工程。输配电及电力工程自动化系统可以有效提高输配电效率,提高输配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减少输电过程中的电能损耗,使输配电工作正常进行运行稳定,可以简化并确保电力传输和分配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黄琛.BIM技术在电力工程造价中的应用推广研究[J].价值工程,2016,35(27):53-57.
        [2]侯学良,李彦青,刘凯.基于战略联盟的电力工程EPC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6,32(7):11-16.
        [3]王道祥.电力工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探究[J].低碳世界,2016,(19):55-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