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管道施工安全及工程质量控制张用雷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月第8期   作者:张用雷
[导读] 给水管道工程建设系统性强,对复杂的施工步骤有更高的技术要求
        摘 要:给水管道工程建设系统性强,对复杂的施工步骤有更高的技术要求,加强给水工程的安全管控能够保证工程的质量。给水管道工程建设是确保居民正常生活、维护社会正常运行的基础,同时在是建设过程中,处理不当,后期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的大量废水和污水,应及时疏通路面积水,并对施工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及隐患加强检查。本文就给水工程的建设安全和质量控制进行了简单探讨。
        关键词:给水工程;施工管理;质量安全控制
        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居民幸福感,给水管道工程建设水平越来越高。因其自身工程建设的复杂条件,增加了施工难度,很容易影响工程的完成质量,在建设过程中及后期使用埋下安全隐患。因此,建设给水工程需要不断提高自身技术,加强关键环节施工检查,以确保施工质量及安全。政府和企业必须同时做好监督工作,确保每个施工步骤的质量问题,提高工程的安全性能,维护给水工程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注重社会效益。
        1 给水管道工程施工技术及关键环节
        1.1沟槽开挖
        对于需要提前开挖沟槽的情况,工作人员需要结合整个工程的生产安全合理安排,确保工作顺利开展。断面暴露在外,很容易承受各种破坏因素,其中最常见的是槽底宽度和槽体破坏。在挖掘过程中,不仅要保证路边坡度的安全质量,还要确保公路地基不受影响,确保公路通行安全。挖掘时的每个步骤都应采用对应的工具,整个开挖过程需要使用切割机、破碎机、挖掘机及铁锹开挖工具,只有表面沥青除尽才能精准测量槽底高度,特别注意不能超挖,且槽底以上10公分的区域应采用人工开挖。如果超挖,则需要根据工程要求进行填埋,避免因超挖区域土壤压实度不够,对后期管道运行造成安全影响,特别是对于在城市道路以下的区域管道处理。
        1.2管道安装
        管道安装合理能够保证供水顺利,如安装不合理,后期运行安全会受到影响。故对于管道安装质量检查,是给水工程关键环节。在管道安装前,工作人员需要对管道材质、外观、连接处安装质量、沟槽高度等进行多次测量,且经过反复比对,确定最终数据,并记录。。其次,管道搭建的基础多样化,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保护措施。给水管道在运行时会增加一定压力,还会腐蚀周围连接零件。因此,对于重要连接接头等零配件较多的地方,工作人员要用套管进行防护,留出接口并砌筑检查井,以便后期检查维修。而且,在管道安装过程中,施工步骤需要连续完成,一旦出现长时间的暂停施工,需要及时将管口封住,保证给水管道内部的清洁度。另外,对于焊接钢管道连接无法避免细节问题,如很容易发生的错口、对接偏差等情况,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检查控制,避免蛮力施工,影响管道强度。
        1.3管道支架、伸缩器安装
对于过桥或室内架空管道施工,支架安装是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甚至对后期的供水运行,均有重大影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首先对管道的架空形式,支架的材料,支架承载力进行计算,其次要根据供水管道的固定要求,选择是采用滑动支架还是固定支架,特别是在隧桥架设管道施工时,应充分考虑管道的震动以及温差变形等因素,根据设计设置合适的伸缩器、支架,并预留适当的伸缩量,以保证管道正常的温度、震动变形。
        2 给水管道工程施工中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
        2.1地下各种管线和设施交叉
        市政道路改造过程中会涉及多个线路施工部门,需要电力、燃气、给排水等施工较为复杂的工作部门同时进行。管线走势交错,每个施工部门都有对应的设计图纸,不管是上下还是左右全部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给水工程建设需要保证建设进度,在这样过度狭小的空间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通常无法与其他的工程管线保持较远距离。给水管道实际安装可能会与设计图纸存在差别,测量数据出现问题,如果后期不重新进行测量,很容易出现连接偏差,对后期用户接水、管线探漏检修都造成不利影响。
        2.2给水管道沟槽回填质量差
        沟槽填埋过程中忽视行为规范准则。

给水管道的填埋工作有严格的施工标准,对填埋的厚度和质量都有明确要求。但工作人员很容易忽视回填质量,每一层的厚度不一致、没有夯实,填埋材料不符合设计标准,影响后期使用效果。阀门井周围的回填土壤没有换填、夯实,分层标准达不到要求,或者使用劣质材料进行填埋,影响后期土壤的控水效果。土壤不夯实最严重的结果会出现路面沉降,危害公共安全。
        3 给水管道施工质量、安全提升
        3.1施工前的质量、安全管理
        目前存在的普遍现象:基层施工人员大多是临时农民劳务队伍组成,没有学习统一的施工技术,操作存在瑕疵。因此,在开工前需要学习培训,明确重要步骤的施工规范,告知每个人必须严格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操作,同时可以进行随机检查验收,学习成果。而且,安全生产第一,一定要让每个人都重视安全施工,在施工前,由班组长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交底,特别是对于特别危险区域,需进行安全预演。施工材料要选择质量好且价格适宜的产品,尤其是防潮防腐功能,不能出现一点瑕疵,而且要使用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先进材料。其次,图纸设计需要提前勘测现场的地质情况,严格根据实际区域的水文信息进行设计。如果有特殊情况,需要单独进行统计安排,改良设计方案,满足工程的建设要求,结合现场的施工情况进行合理安排。
        3.2施工中的质量、安全管理
        给水工程建设的基础一定要稳定,夯实管道基础,严格遵守施工规范,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符合要求。如果在建设过程中发现存在未能达标的地质情况,需要立即根据设计单位的设计对其进行换填、打桩等处理措施,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工作人员需要将施工前的水文调查数据进行统计,认真分析该区域的数据变化,合理设计方案。沟槽开挖过程中务必根据规范要求首先使用挖掘机,沟槽以上10公分时改用人工,确保挖掘步骤符合相应标准,避免损伤槽底、超挖。其次,监督人员一定要认真检查工程质量,首查、复查、互查,遇到施工困难要及时提出,通过团队讨论、数据比较,再次调整设计方案,但一定要做好数据记录,及时上报,上级批准之后再进行,切忌随意改变原有设计。
        并且管道安装需按规范进行,安装过程中避免过度磕碰致使管道变形,尤其要注意管道接口处,接口出现缝隙很容易漏水,所以要格外注意,一旦发现,需进行及时修补。安装完毕后需要进行压力测试,在管道内部体检注入水,完全浸泡后开始计量。工作人员要认真检查是否存在漏水情况,一旦发现及时处理,然后再次进行压力测试检查管道是否密闭。之后就可以全部回填,工作人员在回填时要格外注意管道接口和修复处,仔细检查,避免遗漏。
在深基坑、管道试压、室外架空管道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项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在施工过程中派专人进行过程监督,发现有不听指挥,违反安全规程的作业行为,需及时制止,并要求其完全按照事前安全专项方案进行实施。
        3.3施工后做好数据管理
        给水挂电脑工程完成后要及时清理施工垃圾,除路面残留的障碍物,避免影响道路的正常通行。工程的质量验收需要专业的负责人进行,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如实记录,做好统计整理成册及时上报,交由管理部门最终决策。给水工程通过检查后需要冲洗消毒,把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图纸、修改方案、质量检查报告继续整理归纳,保存归档。一旦在保证期内出现任何非人为损坏,可以根据记录迅速进行维修。
        结束语
        总而言之,给水管道工程施工一般采用沟槽开挖、架空等技术施工,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质量及安全管理,且管道线路埋设需要和其他部门妥善协调,深埋在安全区域。工程完工后,需要再次进行质量复检,定期检查阀门井,并形成竣工图纸及相关数据记录,以确保给水系统的后期运行方便,避免在后期使用中出现严重事故。因此,给水系统作为现在社会人们生活质量的基础保证,给水工程的质量控制需要不断精进施工技术,推动城市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竞男.市政给水工程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要点和措施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7(10):44.
        [2]张涛.市政给水工程的槽沟回填施工技术探讨[J].建设科技,2018(07):23-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