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风险评估方法在住院高龄衰弱患者中的应用与研究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7期   作者:张凡,刘莉莎
[导读] 研究针对住院高龄衰弱患者采用不同营养风险评估方法的适用性。
        【摘要】目的:研究针对住院高龄衰弱患者采用不同营养风险评估方法的适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高龄衰弱患者100例,通过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50)及研究组(n=50)。对照组患者采用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方案进行营养风险的筛查;研究组采用GNRI老年营养风险指数进行营养风险的筛查。对比两组患者的筛查相关结果(营养风险率、营养支持率及并发症发生概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查出的营养风险率(60.00%)显著高于对照组(40.00%);研究组患者的营养支持率(62.00%)显著高于对照组(40.00%);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26.00%),数据差异显著,均具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采用GNRI老年营养风险指数进行营养风险的筛查,可以有效提升对高龄衰弱患者营养状况的评价准确性,从而帮助护理干预进行适当调整,提升其营养的支持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推荐使用。
        【关键词】营养风险评估方法;住院高龄衰弱患者;筛查相关结果

        衰弱可导致老年人出现肌力减退,增强其疲乏感,从而对日常的躯体活动及生活能力有明显的限制,甚至导致其失能或死亡[1]。住院的高龄患者多为长期卧床,导致其出现无法较长时间站立或行走,运动的依从性较差,且易出现并发症及营养失衡的情况。常规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方案无法有效根据高龄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评估,其检测结果的营养风险率无法准确反应实际情况,使护理缺少调整依从标准,导其营养支持率偏低,并发症发生率偏高。GNRI老年营养风险指数根据高龄衰弱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提升了结果的准确性。本文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100例高龄衰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营养风险评估方法,对比其筛查相关结果,结论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高龄衰弱患者100例,通过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研究两组,例数分布为对照组(n=50)与研究组(n=50)。对照组患者男30例,女20例,年龄区间为65-85周岁,平均年龄(75.25±9.75)周岁;研究组患者男28例,女22例,年龄区间为66-84周岁,平均年龄(75.28±8.72)周岁。患者年龄等数据统计结果差别不显著(P>0.05),校准合格。
1.2方法
        入院24h后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对照组采用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方案进行营养风险的筛查,研究组采用GNRI老年营养风险指数进行营养风险的筛查。两组患者均根据营养筛查评估结果,接受住院期间的整体护理:疾病治疗、健康宣教、饮食规划、习惯指导、营养支持等[2]。其中营养支持为:①肠内营养,即管饲及口服营养补充,包括全效营养液、家庭自制营养模糊及营养餐等;②肠外营养,即静脉输注氨基酸、葡萄糖及脂肪乳剂,包括输注袋、三升袋等。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筛查相关结果。筛查相关结果包括:查出的营养风险率、营养支持率及并发症发生率3项。患者查出的营养风险率越高,营养支持率越高,并发症发生率越低,营养风险评估应用得到的成效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选取的100例老年住院高龄衰弱患者分别接受不同护理方式的相关数据进行比对分析。t检验校准其计量数据,数据采取“平均数值±标准差值”形式表达,x2检验校准其计数数据(筛查相关结果),数据采取“n%”形式表达。P<0.05有统计学价值,与此相反则无统计学价值。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筛查相关结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查出的营养风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营养支持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见表1)

3讨论
        我国已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老人的机体生理各项指标功能逐渐降低,并呈现衰弱趋势,随着老年人口的增长,住院的高龄患者逐年增加。老年患者平均年龄偏高,相较于年轻人,患者普遍身体功能降低,出现生理机能及社会心理等多方面的衰弱,长期住院卧床治疗,导致高龄衰弱患者多出现营养的失衡[3]。营养失衡会加重高龄衰弱患者身体的虚弱,使其活动能力逐渐降低,皮下脂肪的减少易引发低蛋白症,出现水肿等并发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需要及时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并针对性给予有效的营养干预。
        营养风险筛查指对现存及潜在的营养因素失衡及其不利影响进行风险评估。营养风险的查出率可以为临床护理提供有力的调整依据,为营养干预做好基础准备。目前通用的营养风险评估方法有多种,本文对比了较为常用的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方案及GNRI老年营养风险指数筛查,其中后者是改良的营养风险评估标准,基于患者的身高体重、血白蛋白水平等进行计算分析,营养风险查出率较高,对护理中的营养支持及并发症防治均有一定指导意义。
        综上所述,在对住院高龄衰弱患者的营养风险评估中,使用GNRI老年营养风险指数筛查方式,可以更为准确的反应高龄患者的实际营养状况,从而制定出更为科学的护理方法,值得普及使用。
参考文献:
[1]于彤,霍晓鹏,王晓晶,等.坐式八段锦对高龄衰弱老年患者疲乏和衰弱的影响[J].护理学报,2018,25(23):54-57.
[2]陆真,范云霞.老年营养风险指数在高龄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与研究[J].今日健康,2016,15(6):295-296.
[3]沈雅君.老年长期住院患者营养不良和风险评估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26):1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