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工程的节约规划灌溉分析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9期   作者:郭威 黄昊
[导读] 随着气候环境进一步恶劣,我国很多区域出现异常干旱天气,
        摘要:随着气候环境进一步恶劣,我国很多区域出现异常干旱天气,对我国农业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新时期应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改善原有灌溉设施,提高灌溉效率。本文主要介绍了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设计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四点农田水利工程灌溉的设计内容,供正阳县河道所借鉴分析,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水利工程;灌溉取水;渠道设计

        引言:现阶段我国农田水利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水源、承泄区、给排水系统与灌排建筑物组成。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有利于降低气候环境对于农业的影响。尤其是规划灌溉工作,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水资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设计基本原则
        农田水利工程作为现阶段农业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地方政府为满足地区发展的需要,节约水资源,在发展农业过程中,有效提高经济效益。在设计中,需要将安全第一作为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人员需要避免在一些高填方或者深挖方的位置建设灌溉渠道。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充分考虑施工难度,在一些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在设计中需要有效避开。为了提高水利工程灌溉效率,需要提高灌溉工程的安全性。
        在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地理环境因素,利用地形优势,实现自动排水工作,降低了水利工程能耗。设计人员需要重视对农村地区环境的勘察,对当地水文、地质环境情况有一个充分的了解,有效降低水利工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对于农村地区存在的高坡或者低洼地区,设计人员应该在工程设计中有效规避,降低地势对水利工程的影响。
        在现阶段农田水利工程应用中,应该重视多种功能的结合,在设计阶段做好对整体建设的统筹规划,确保水利设施建设在日常生活中发挥较大的作用。
2农田水利工程节约规划灌溉分析
2.1灌溉取水设计
        灌溉取水设计工作开展之前,需要工作人员对周边环境进行有效勘测,对于可以利用的水资源进行有效分析,制定有效的取水设计。农田水利灌溉工作,需要设计人员结合地区环境特点,选择合适的水源,有效提升灌溉效率。
        目前,农田水利灌溉工作主要通过水库抽水,大坝引水等方式,为农田灌溉提供充足的水资源。如果地方地下水资源丰富,还可以使用打井工作。针对灌溉取水工作,需要设计人员对农村地区展开充分调查,结合实际环境,发挥农田水利设施应有的作用。在选择取水方式的时候,对不同取水设计工作展开对比,选择最适合地区规划设计方式,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针对我国水资源缺乏现状,需要设计人员在灌溉设计中,降低水资源的消耗,将节水规划灌溉工作落实到设计中。设计人员在选择取水源头的时候,应该对地区水资源进行有效估算,确保水源能够满足灌溉需求。为有效提高灌溉效率,在日常管理中,灌溉工作应该遵循总量控制的原则,对不同地区灌溉的时候,应该做好配额管理。在灌溉取水设计中,有效发挥水资源的重要作用,为农作物生长提供充足的水资源,促进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灌溉取水设计应重视对环境的保护,有效利用水利设施,对水资源进行有效配置[1]。
2.2灌溉渠道设计
        灌溉渠道设计工作,是整个水利工程的重要工作,承担着将水资源输送到不同农业区域的重要工作,也是整个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因此在实践中,需要重视农田灌溉渠道设计。在这个水利工程中,渠道可以按照设计方案划分为不同的级别。现阶段,整个灌溉渠道可以分为四个不同级别,分别为干、支、斗和农。在整个设计中,干渠是整个水利设施的主干道,承担着整个水利设施的输水工作。

通过干渠能够将水资源从水利设施的源头输送到灌溉区域,在农田水利设施中,干渠的作用不言而喻。作为干渠之下的支渠和斗渠,作为干渠的延续,主要承担着将水资源输送到灌溉区域的重要任务。支渠和斗渠主要承担着配水任务,通过控制可以实现对不同区域的水资源分配,有利于水资源的综合管理。作为灌溉渠道的最后一部分,农渠主要是将水资源输送给农作物。
        在灌溉渠道设计中,还存在周边配套设施,方便提升农业生产的效率。设计人员在开展灌溉渠道设计中,需要发挥自身重要作用,对周边地理环境进行有效利用,通过渠道的落差实现水资源的有效输送,降低水资源运输的能耗。在整个水利工程设计中,渠道设计是重要一环,它承接着整个网络中,水资源输送的重要工作。
2.3田间工程的规划设计
        田间工程规划设计是农田水利工程的配套设施,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结合水利设施,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在水利工程节约规划灌溉设计中,应该合理控制水资源的输送。在整个农田水利工程中,排水系统显得十分重要。在农业种植中,不仅可能出现干旱少雨天气,还会出现洪涝灾害现象。这些现象的发生,对农业种植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在田间工程规划中,应该做好排水设施建设,及时将农田中多余的水分排出,为农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生长环境[2]。
        在农业生产中,如果农田中水分较多,将会给农作物生长带来不利影响,甚至可能出现烂根现象,影响到农作物生长。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应合理设计排水沟,将田间多余的水资源有效转移。
        在节约规范灌溉设计中,应该选择较为合理的沟渠,避免占用较多农田资源。这是田间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减低沟渠对农田的侵占,影响到种植面积的提升。在设计中,应该在保障水利工程能够满足灌溉水输送的要求之上,降低施工面积。为有效提高灌溉效率,施工人员应该重视土地的平整工作,将农田进行有效划分。
        通过田间工程管理,改善农田自身结构,提高灌溉效率,节约了大量水资源,让农田水利设施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田间工程规划设计作为水利灌溉设施,需要工作人员提高重视程度,为农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环境。
2.4完善施工队伍管理
        在水利设施建设中,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有效利用现代管理制度,提高施工队伍工作效率。在施工中,有关部门应该安排技术指导,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作出现场指导,确保水利工程施工监督工作得到落实。加强对施工队伍管理,一方面能够提高施工质量,将水利工程的重要作用有效发挥出来,在干旱少雨季节,为农作物生长提供必要的水资源。另一方面,保护周边环境。    水利工程建设,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支持。现阶段管理工作开展,重视对施工团队的管理,提高施工安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农村地区道路交通不完善,难以使用大型器械开展施工作业,因此,在项目工程建设中,应该重视小、中型机械参与,辅助人工开展施工工作。在施工中,应该避免对周边环境的破坏。现场管理人员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将安全意识落实到位,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提高施工人员自身意识。
        加强对施工队伍管理,提高施工效率。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应该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在施工中,应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破坏,保护乡村环境。
结论:总而言之,在农业水利设施建设中,将安全性能放在第一位,结合区域减少的需求,转变传统发展理念,将节约规划灌溉工作有效落实,提高工作效率。设计人员应重视农田水利工程设计的主要内容,确保水利工程符合农业生产的需要,降低施工难度,节约水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参考文献:
[1]高艺馨,尚波.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与灌溉技术分析[J].山西农经,2019(23):121-122.
[2]任文豪.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与灌溉技术分析[J].南方农业,2019,13(20):175-1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