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资源工程成本节约与建设质量的监理作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9期   作者:黄昊 郭威
[导读] 基于我国水资源短缺,农业生活对水量需求较大,
        摘要:基于我国水资源短缺,农业生活对水量需求较大,加快水利资源工程项目建设迫在眉睫。水利资源工程建设过程中,涉及到成本控制、质量监督管理问题,与工程的建设质量密切相关。基于此,本文阐述了我国水利资源工程建设的现状,并从工程成本控制和质量管理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推动水利资源工程建设。
        关键词:水利资源工程;成本节约;建设质量;监理部门

        引言:水利资源工程建设,是我国重大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必须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加强质量监督管理,从整体上提升水利资源工程建设质量。因此,相关工程部门需要提升对工程成本控制的重要性认识,做好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推动水利资源工程可持续发展。
1当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现状
1.1水资源利用不合理
        基于我国水资源短缺,在分布上不够合理,为优化水资源配置,我国积极建设水利资源工程项目,有效带动了地区经济发展,然而在工程实际建设过程中,存在薄弱之处。尤其在偏远的山区,在水资源的使用上,利用率较低,甚至存在过度利用的现象。由于部分地区的水资源设施不够健全,也成为水资源利用的不合理的因素之一。
1.2受地理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水利资源工程建设对环境要求较高,部分地区地势地貌等自然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水资源在分配上不够均衡,在水资源的调度上存在一定的风险性,严重制约了水利资源工程建设。
1.3工程建设资金匮乏,监管不力
        水利资源工程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一旦资金短缺,则影响整个工程进度和质量,基于各地方存在主观认识上的错误,工程建设方案难以高效开展,建设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加之工程建设质量监督不健全,在实际工程建设中如履薄冰。
2水资源工程建设中成本控制分析
2.1水资源工程建设中成本控制的管理作用
        2.1.1保证水资源工程项目顺利进行
        加强对水利资源工程成本控制的意义在于,提升工程的综合效益,施工方需要严格按照施工设计方案,进行成本控制,确保提升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最大化发挥水利资源工程项目的价值。
        2.1.2增强施工企业竞争优势
        有效地开展水利资源工程建设,保证项目稳定进行,能够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对于提升施工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水平,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施工企业通过降低工程项目成本,可以有效保障施工企业自身的合法权益。
2.2加强水资源工程建设中成本节约的措施
        2.2.1结合工程实际,加强成本预算管理
        水利资源工程,工期较长、建设规模较大,对施工质量有着更高的要求。在实际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一切结合实际,充分考虑工程建设的整体效益。在工程的招投标环节,不断优化施工设计,降低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相关人员需要在招投标阶段,全面预测和调研施工成本,科学做好施工预算,并对可能影响水利资源工程成本增加的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在施工方案设计中,明确制定精细化的成本目标,确保提升水利资源工程的质量和水平。
        2.2.2标准化设计,加强工程造价的把控
        水利资源工程设计单位,需要明确制定施工设计方案,设计人员要深入实际进行勘察,掌握一手资料信息,保障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减少施工实际投入的成本,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1]。由于水利资源工程项目大都建设在偏远的山区,对地势条件要求较高,明确掌握工程实际,有利于推动工程建设,通过设计环节对成本的控制,可有效缩短工期,最大程度上减少设计成本,提升水利资源工程建设的效益性。


        2.2.3强化材料管理,提高成本风险管控意识
        加强施工各环节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成本费用控制体系,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工程施工质量的各要素进行成本控制,从材料购买环节就加强材料质量的把关,施工方要加强对材料供应商资质的审核,从根源上保证施工质量,同时,在材料进场前,做好材料抽样检查,并在施工环节中减少资源浪费的现象,不断提升材料的利用率。
3加强水资源工程建设项目质量分析
3.1水资源工程建设中监理的重要作用
        监理人员在水利资源工程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有效约束施工人员,规范地实施施工工艺,并严格按照施工流程开展作业活动,同时,监理工作始终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在施工现场,监理人员通过强化监督管理,有效保证施工质量,加强对施工材料的检验、施工人员技术的检验、施工流程的监督等方面,从根本上保障施工各环节有序进行,同时,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保证项目建设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一方面,有益于加强对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对施工技术的资质进行审核,监督施工方制定明确的质量保证体系,并对施工中采用的机械设备进行检验,确保施工各个环节有序进行[2]。另一方面,有利于施工方完善工程管理制度和管理水平,对于控制施工进度与资金的投入具有重要意义,监理人员能够有效进行工程量的计算,并合理优化施工配置,确保施工的每处细节、每道工序,均在监理部门的控制下,监理部门能够及时将施工中的问题加以指正,并给出正确的指导意见。
3.2提升监理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
        3.2.1强化监理意识,提高监理水准
        监理人员必须强化自身的职能意识,以身作则,做好监理工作,不断完善自身的监督管理水平,加强施工细节管理,及时发现工程建设中的问题,保证水利资源工程质量。监理人员要明确把握市场发展形势,全面发挥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作用,并对已有的监管体系加以完善和优化,同时,监理方要加强与施工方之间的沟通、交流,保证各项施工管理制度有效落实,
        3.2.2加强监理人员职权的运用
        监理人员,要明确定位自身的职能权限,强化对工程质量监督的责任心,减少监督漏洞,维护好施工各参与方之间的利益关系,并做好工程质量建设过程中的监理记录,便于及时对监理工作作出正确的反馈,从而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监理机制。同时,为更好提升水利资源工程建设质量,必须打造一支综合素质高的监理队伍,并在监理人员上岗前,加强对其专业水平的培训,不断提升监理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监理人员自身要积极学习工程质量管理相关的知识,积极更新自身的管理理念,做好施工质量控制工作,
        3.2.3严格控制施工进度
        为保障水利资源工程建设质量,监理部门需要制定完善的施工进度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合理分配施工任务,保证施工进度,监理人员要加强施工建设中的巡检工作,对已经完工的部分进行质量验收,若发现问题,及时要求施工人员改正。监理部门需要明确落实好工程建设管理责任制,并督促质量管理的各项举措落实到实处,并在责任制中,明确落实监督责任和检查职责,要求施工管理人员加强渗透各项水利规范和技术要求,不断强化施工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加强对违规工人的责任追究,避免发生相互推诿责任的现象。加快落实安全监督管理制度,确保构成全面的安全监管机制,确保工程建设切实可行。
结论:综上所述,水利资源工程建设中,质量管理是整个工程建设核心,为更好提升工程质量,必须加强工程成本的控制,减少资源浪费,相关监理人员要加强对工程建设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切实将质量管理责任制落实,加强对工程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推动水利资源工程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小兵,赵新年.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监督管理研究[J].居舍,2020(12):170.
[2]张小川,杨友伟.新时期涪陵区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水利建设与管理,2020,40(03):63-66.
[3]王军平.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问题探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04):92-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