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工民建施工项目建设开来,进而在基础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当中,会由于材料和施工技术等问题影响,进而使得工民建后期使用出现漏水现象和问题,这样的情况一旦出现,不仅影响着使用者的安全,也更是真实反映出施工过程当中的隐患和问题。所以必要重视工民建漏水问题出现,在施工过程当中重视防水防渗技术以及材料的应用,以此提升工民建项目的防水性能,保障使用稳定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防水防渗技术;工民建施工;技术应用
1 防水防渗技术概述
近年来,城市化发展逐渐加快,建筑行业也在高速运转,各式各样的房屋建筑大面积增加。但是,在现阶段的工民建施工过程中,房屋渗漏问题频频发生,严重制约了建筑业的持续发展,也对人民日常生活带来一定影响。所以,开展防水防渗技术的针对性研究已经成为必然。虽然建筑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把控质量,但是在使用时仍然会出现许多问题,最为常见的就是房屋渗漏情况。强化防水防渗技术,能够为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和质量提供保障,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在创新过程中,严格根据防水工程的规范来操作,挑选防水性强的建设材料,最大程度的降低渗水现象的发生几率。
2 工民建工程常见渗漏问题
2.1 建筑屋面渗漏
工民建结构的屋面防水工程的设计主要采用的是复合防水的方式,也就是在屋面表层设置一刚一柔两层防水层,通过复合结构形式可以达到防水性能的需要。因为屋面在整个建筑工程的顶部位置,其会直接受到长期的光照与日晒雨淋的侵蚀,同时受昼夜温差的影响之下导致了各个材料出现温差变形问题。如果复合防水材料之间的特性与变形系数都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就会造成刚柔材料间容易存在裂缝的问题,防水性能无法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进而导致其出现渗漏问题。
2.2 外墙渗漏
建筑外墙是整个建筑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暴露在外部环境中的主要结构,外墙对于整个建筑结构来说属于维护结构形式,一旦该结构存在渗漏的问题,必然会给整个建筑结构的稳定性造成不良的影响。建筑外墙渗漏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如下的因素所造成的:找平层质量不达标造成的外部墙体出现找平层空鼓、开裂等病害问题而出现渗漏;外墙抹灰施工时,通常需要搭设脚手架进行施工,如果穿墙孔洞没有进行必要的封堵处理或者封堵不严实,就会导致渗漏问题的出现;阳台根部渗漏,该部分的渗漏是非常严重的,都是因为混凝土阳台板与墙体连接位置受到温度应力的作用而出现抹灰层开裂,雨水侵入到结构中出现渗漏问题。
2.3 地下室渗漏
当前很多建筑工程都设置地下室结构,这是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基础设施,而地下室渗漏也是非常常见的,造成该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施工团队没有充分认识到建筑的防水防渗问题的重要性。目前地下室出现渗漏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混凝土质量不达标,即为砂石料含泥量过大、水灰比不达标、养护不合格、振捣不合格等等;钢筋质量不合格,地下室的钢筋结构是主要承载结构,如果间隔距离过大或者钢筋直径不合格,也会导致整个结构部分出现开裂的问题,最终造成渗漏问题的出现;变形缝问题的影响,地下室具备较高的特殊性,如果要想保证该结构满足要求,需要布置沉降缝、抗震缝等,而这些部分极易出现问题而造成渗漏;外部防水性能不合格,地下室部分采用不合格的防水材料或者防水材料规格不达标都会造成地下室出现渗漏问题。
3 工民建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分析
3.1 建筑屋面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
建筑屋面的防水防渗性能的优劣,主要取决于防水设计是否科学合理,为了提升建筑屋面的防水性能,就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效的进行屋面防水设计。一般情况下,我国建筑物出现屋面渗水现象的主要原因及时屋面的坡度设计不合理。建筑工程施工规范当中,对于不同屋面材料规定了不同的最小排水坡度,如刚性防水屋面,其坡度应该在2%到3%之间,而瓦屋面中的烧结瓦排水坡度则需要大于 30%,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要根据具体的屋面材料,合理设计,确保屋面的坡度满足防水防渗要求。在建筑屋面施工之前,同样需要做好各项工作。首先需要对基层进行处理,使其满足基层防水施工的要求,即要确保基层的平整性,没有裂缝和起壳的现象,表面必须要整洁,无任何的垃圾、尘土和积水。准备工作完成之后,则需要在基层上面铺设防水材料,为了提升防水材料和基层的粘贴效果,需要在铺设之前再对基层进行检查,确保干净平整。同时还需要对基层的干燥程度进行检测,如果基层过于潮湿,将会影响到卷材铺贴的效果,防水防渗的性能就会大大降低。
3.2 建筑外墙体防水防渗技术措施
脚手架穿越楞洞内部的砂浆需要全面的清理,并且在開始孔洞填充施工前,应该先应用水泥砂浆进行一层涂刷,然后需要加入 10%的膨胀剂来进行水泥砂浆填充密实,对于深度过大的孔洞来说,可以采用分层嵌补的施工方法,并且保证单层厚度在 8mm 以下;墙体结构部分的裂缝应该进行必要的填充施工,然后将表层的灰土清理干净,使用水泥砂浆进行封堵处理,所有的缝隙都填充完成,保证窗台下部的砌体灰缝填充达到密实性的要求,不能将其直接涂刷到窗框下部位置。为了有效的避免出现阳台渗漏的问题,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在靠近阳台板灌缝位置上低于板面 20mm,然后在干透后采用柔性材料进行密封处理。
3.3 地下室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
建筑物地下室出现渗漏现象,主要是其墙体的连接位置发生渗漏,如果地下室的四周承重墙体长时间没有进行维修养护,其承受的荷载超过了他自身能够承受的重量,承重墙墙体就会发生变形,严重的情况下就会发生渗漏。因此,在进行地下室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就必须要选择恰当的施工材料,即要选择具有较强防湿性以及防腐蚀性的水泥作为连接处的裂缝填充材料,并选择具有高防渗透性的混凝土材料,确保施工质量。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地下室的建设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并选择恰当的防水防渗技术。要注重细节工作,例如在选择地下室的管道时,因为地下管道会受到压力的挤压,因此必须要选择抗压性能强且硬度较大的管道,且要进行预埋套管施工,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障管道的承载能力,不会在挤压过后而出现渗漏的现象。
4 总结
在实际建设过程当中,不仅需要明确施工技术应用不合理可能造成的后期漏水和渗水问题发生,更要重视施工技术的有效体现和合理施工。因此在具体施工过程当中就需要施工人员合理选择施工和落实有效管理措施,以此确保有效施工技术能够稳定发挥防水和防渗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凯,郁永星,王帅.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20):67-68.
[2]阳少华.浅谈工民建施工中防水防渗技术难点及处理方法[J].散装水泥,2019(02):47-50.
[3]彭志胜. 浅析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N]. 中国建材报,2019-02-1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