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公路工程路面结构的施工建设不得不面临交通流量不断增加的趋势。此问题背景下,施工技术人员应采用温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来提高路面结构作用于实践的质量效果。为此,相关建设者应从技术应用问题出发,以调整实际施工技术运用方法,进而提升路面温拌沥青混凝土施工的质量。
关键词:温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碾压;
1导言
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不仅有效拉动经济发展,也为人们日常出行提供极大便利。温拌沥青技术是一种新型、有效的施工技术,可有效提升公路的安全性、舒适性及整体质量。温拌沥青技术的应用,可解决许多施工问题,增强道路结构稳定性,降低施工作业难度,使公路使用寿命大幅延长,改善其通行能力,对公路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公路工程温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要求
温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所处的路段材料,采用AC-25级配类型。技术人员可通过设计级配与各项指标来确定最佳石油比。与传统的热拌沥青混合料相比,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使用差异在于拌和温度与压实温度。为此,施工技术人员应将其作为重点控制工作。
具体来说,当温拌沥青混合料处在不同的成型温度下,其空隙率存在差异。其一,当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成型温度为145℃,空隙率应设置为4.1%;其二,当成型温度为135℃,其空隙率应调整为4.6%;当温拌混合料成型温度为125℃,相关人员应将空隙率控制在5.5%。?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温拌沥青混凝土的出料温度处于持续下降状态,空隙率与其呈反比关系,呈逐渐上升趋势。此情况下,公路工程温拌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人员应将空隙率设计为4%,并将成型温度控制在135℃以上。经对施工建设的以往经验进行分析,发现与室内马歇尔试验选用的施工温度相比,即使施工建设过程温度超出了下限,也不会对压实作业的效果造成影响。故而,该路段路面施工技术人员应按照上述分析结果来确定具体的施工温度。
3温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控制策略
3.1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材料方面,施工技术人员应尽可能选用强度与耐磨性较高的玄武岩作为细集料。如,进入施工区域的细集料在规格、品种以及产品等方面存在差异,施工工作人员应对其进行分类放置,以避免混杂问题发生。此外,在添加温拌沥青内部的热拌剂过程中,应利用热拌剂以降低拌和与碾压沥青混合料对温度控制带来的不稳定性。此过程,需采用70号石油沥青或是I—D类型的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而达到技术应用的规范标准。当将施工材料运至作业现场后,相关人员应对其进行取样检验,即在保证质量效果达标的情况下,才能着手进行后续的温度控制工作。在机械设备方面,温拌沥青混凝土施工前,应从装载机、自卸汽车、胶轮压路机以及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等设施中,选择与实际施工情况相符的内容。在实际运行控制过程,施工技术人员应保证其以正确的操作方法进行操作,进而提高技术交底质量。
3.2拌和与运输控制
拌和作业应结合公路工程所处的路面建设实际情况,将拌和机型号确定为LB3000。在实际拌制温拌沥青混合料时,应在普通沥青混合料和机械设备中进行温拌添加剂装置的安装。此过程,应控制好添加装置的安装计量,即可采用自动化控制来将添加剂的添加计量与精准度控制在规范标准范围内。具体来说,就是根据预前确定的配合比进行热料配比设计工作的加料设置。对于沥青温拌浓缩液的喷洒,应延迟3s~6s情况下进行喷入。与此同时,还应将最佳的喷入时间控制在8s~10s范围之类。在保证沥青喷洒作用质量后,还应同时保证浓缩液喷洒作业达到预期。在运输方面,应结合公路路面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大吨位自卸汽车。施工技术人员应规范混合料与车厢板的粘黏控制工作,即可在车厢侧板表面进行油水混合液的涂刷,进而避免车厢底板存有余液。
在实际装料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对车辆的操作进行指挥,以杜绝混合料内部因运输作业而出现离析现象。这里的车辆操作控制是指,车辆驾驶速度、急刹车、急转弯等方面,以使混合料的实际施工使用不会对摊铺连续性造成影响。
3.3 摊铺施工技术
在对温拌沥青混合料进行摊铺作业时,需控制好高程与下承层的作用稳定性,以保障施工质量效果。在摊铺机施工操作前,应利用烫平板进行预热,以将温度控制在80℃~100℃之间。当摊铺设备到达指定位置后,应在烫平板下方进行垫木设置,以强化高程测量的准确性。具体来说,就是经过多次校准,以保证其与施工建设规范要求的一致性。此外,对于路面摊铺厚度与平整度的控制,应采用无触点双平衡法进行测量。这里的厚度测量工作,应对测量确定的位置进行详细记录。在实际摊铺施工前,应对摊铺段进行断面确定,即将数量控制在3~5个。值得注意的是,各个断面的横向应选定三个点,以利用水准仪的测量工作来保证基层顶面的高程。当摊铺作业完成后,应对全面断面点位进行重新测量,以确定沥青混合料的虚铺厚度。如此,就可开展后续的碾压施工处理工作。
4沥青混凝土路面道路施工技术研究
4.1选择试验检测沥青混凝土路面组合材料
(1)沥青:在实践操作中,为保证沥青的质量,往往采取由施工单位公开进行招标,业主进行有效监督的措施,此外,还要注重物资供应商的实力、信誉以及资格条件等,确保沥青来源可靠、供应及时以及品质稳定。
(2)碎石:对于沥青面层碎石往往也采取上述措施,由相关的施工单位组织有关的公开招标事宜,业主进行监督,同时选取具有较丰富碎石生产经验的供应商,以有效保证碎石的规格稳定、质量可靠,充分满足施工进度的要求。
(3)细集:对于沿线的细集料的选择,要建立在沥青混凝土路面对细集料的具体技术要求上,进行相关的原材试验、检测以及分析。要按照碎石加工厂的有关石屑级配以及有关天然砂级配的特点,对天然砂与石屑进行有效掺配,充分利用天然砂与石屑各自的特点,确保混合料的级配质量。
4.2确定沥青混合料配合比
要严格按照道路等级、自然环境与所处结构层以及具体路面类型选取合适的沥青混凝土类型,接着基于有关的规范要求界定矿料级配范围,明确有关沥青的种类,最后按照工程所具体运用的原材料情况计算出不同原材料的使用比例,并且应该进行相关的马歇尔试验,用以确定沥青的最佳使用量,其中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选取比马歇尔试验确定的沥青使用量稍多的用量,进而提升沥青混合料相应的低温抗裂性质。 4.3有效控制施工过程
在拌制沥青混合料的时候要确保沥青混合料的稳定以及准确,并且保持均匀一致,具有合适的温度,要求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选取先进拌和设备。要求有关的拌和设备同时具备供料、加热以及拌和的功能,并且能够实现自动记录,逐盘打印有关的矿料与沥青用料以及拌和温度,同时确保混合料的均匀性。要有效控制拌和时间,通常选择二十个样本进行相关的筛选工作,确定沥青含量的偏差,特别是对改性沥青混合料进行有关的拌和工作的时候,干拌的时间通常要求增加五分钟;在每次开启拌和设备的时候,都要求对拌和设备机器附属设备和有关的沥青使用量做好详细检查。同时应该有效控制沥青温度、热料以及出料温度,避免沥青老化的现象出现。
5结语
综上所述,沥青混凝土在公路路面施工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必须配合沥青混凝土固有性质制定合理的公路路面施工方案,在凸显沥青混凝土优势的同时,从根本上提升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从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角度出发,其中涉及的施工技术要点非常多,应细致阐述公路路面施工技术要点,使施工人员能够灵活地应用各项技术开展工程项目施工。
参考文献:
[1]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全面质量管理[J].马国鹏.科技创新导报.2016(35).
[2]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J].陈永新.江西建材.2016(08).
[3]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及病害防治措施分析[J].孙志刚.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