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 陈秀芹1 李光军2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9期   作者:陈秀芹1 李光军2
[导读] 在城市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建筑工程逐步成为了重点性项目,
        摘要:在城市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建筑工程逐步成为了重点性项目,特别是给排水系统的建设对于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决定性作用。城市的道路建设均沿着硬化方向发展,因此对于城市的排水系统也变得越来越重视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习惯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对建筑建设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建筑给排水设计关乎城市居民的用水质量。目前建筑给排水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有关部门应引起重视,采取措施改进建筑给排水设计。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引入海绵城市理念,有助于提高建筑给排水设计的科学性。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海绵城市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
引言
        城市经济持续升温,水资源匮乏已成事实,应充分利用海绵城市理论对建筑以及建筑行业给排水设计给予一定的应用,与此同时,相关的设计从业人员,应加强该理论的研究和学习,并结合时代以及环境变化,推动该理论在建筑行业的应用程度和范围。与此同时,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出发点是为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节约用水不仅仅可通过水系统的设计进行优化升级,也应该通过人为生活习惯进行改变,使得海绵城市理论对人赋予更多内涵和作用,共同推动经济繁荣发展。
1、海绵城市理念的意义
        1.1海绵城市
        该发展理论的提出,是在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与资源整合配置不协调形势下产生的,该理论主要通过城市基础设施规划设计上为着眼点,通过基础设施来实现城市中水资源的有效管理,进而达到水资源的最大利用率。通常来说,基础设施包括路面、城市绿化带、雨水管道等组成,通过城市中的可渗透路面,能够快速有效的将雨水渗漏到低下的雨水管道中,减少城市积水的同时,雨水得到蓄积。再通过地下雨水管道系统将雨水集中输送、沉淀、处理等环节,能够将雨水资源有效蓄积和再利用,对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以及逐渐匮乏的水资源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1.2意义
        (1)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繁荣和发展,人口的集中化、水资源的匮乏程度都在影响着城市的后期发展策略和轨迹,水资源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必需品,因此,在当前基本国情的影响作用下,该理论在城市给排水中的应用,能够起到化解矛盾、促进发展的作用。我们都知道,城市用地是十分紧缺的,地下资源也应该做好空间规划和有效利用,以免造成城市发展土地资源的不匹配。海绵城市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城市地下空间利用也起到了综合把控的作用,使得城市地下管网系统能够有序的分布,并发挥各自职能。(2)经过对该理论的反复实践,使得现阶段我国城市给排水管路系统设计越来越精细化、有序化、人性化,使得城市面对汛期有了更多的控制力,也能够将雨水进行综合利用。想过去,城市给排水系统未综合考虑汛期的雨水的处理过程,更未考虑将雨水进行转化和利用,使得水系统设计陈旧、雨水资源严重浪费。因此,海绵城市理论的综合有效应用,大大促进了城市给排水管理的设计和优化,使得给排水系统更加合理、科学化,为推动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为推动城市经济高速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现阶段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天气因素
        在现阶段,中国的天气可谓变幻无常,气候变化常常出乎意料,这将导致人们面对突然的气候变化时不能及时的做出有效地应对措施,同时也给建筑给排水带来了影响。因此对相关排水管道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进行建筑给排水设计时,设计人员无法避免极端、恶劣的气候问题出现,即使在设计方案的时有考虑相关因素。因其本身具有突发性,并且难以预测。一旦出现极端、恶劣的气候问题,无法做到有效应对。这些问题,会给市民出行带来严重影响,同时也会导致城市其他基础设施受到损害。
        2.2不能对雨水资源展开充足的利用
        虽然我们国家土地辽阔,但实际的水资源分配是不平衡的,如果一个城市不能得到水资源的均匀分布,将会限制城市的建设。

因此,有效提高雨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对一个城市乃至国家的发展均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如今,城市地面硬化率,随着其不断的发展和建设不断上升。在给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会导致大量的雨水不能渗透到地下,最终不得不占用地下管道,同时导致资源白白的浪费。因此,对雨水资源利用的重视度,需要提高。而建设海绵城市,不仅能为城市排水降低压力,同时,还能对自然水源进行充分的利用。
        2.3养护与建设工作不平衡
        随着人口数量不断上涨,城市可利用土地资源的总量没有增加,导致建筑物的高度在不断上升。有不少建筑物已经延伸到了地下很深的地方,因此城市给排水的建设也受到了一定的阻碍。调查市场上现有的给排水建设材料,发现这些材料难以适应建筑的要求,同时在设计与建造给排水的方法方面也比较落后。通常情况下,建设单位都只注重地上建筑物的质量,对于地下部分疏于管理,建设进度难以令人满意。现阶段国内还有不少城市的给排水设计建设都刚刚开始,后期的养护与维修工作也不及时,难以为人们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3、海绵城市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分析与策略
        3.1实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
        由于我国上一个阶段过于注重经济实力与工业实力的提升,盲目的开发给国内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现有的多项产业还在持续的破坏生态环境,但是生态环境的质量对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以及人们正常生产生活质量的保证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已经成为现阶段社会大众极为关注的重点。现如今,我国城市化的进程还在不断推进,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用海绵城市的理念,不仅能够有效的推动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对于生态环境的维护也有着积极的作用。新的城市给排水系统增加了截污、减污、控污的能力,这样一来进入河道的城市污水量能够被有效的减少。除此之外,在河道的末端增加雨水净化的功能,将净化后的雨水灌溉于景观水系中,推动生态湿地的建设并实现水生态质量的有效提高。
        3.2海绵城市理念在附属设施中的应用
        路缘石和路肩边沟属于建筑给排水中的重要辅助设施,其设计要遵循海绵城市理念的相关设计要求。路缘石有两种类型,分别是平缘石和立缘石。平缘石的高度和附近路面的高度一致,目的是引导雨水流向绿化带和雨水口,减少路面积水;立缘石比附近的路面稍高,下雨天时可以在雨水口汇集雨水,将立缘石进行豁口、打孔处理或者间隔式摆放,保证雨水顺利进入绿化带。以往采用混凝土的路肩边沟设计,不但没有美感,还经常出现堵塞现象,而且不能净化雨水,现在一般运用植草沟的方式。
        3.3加强专业研究,重视海绵城市弹性优势
        城市给排水系统的优劣与否对于人们的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为了提高城市的给排水系统科学性与合理性,相关工作者应当明确建设内容,挑选专业性较强的人员参与到设计中,此外,给排水系统的建设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并且还要加大投资,需要工作人员针对具体的内容提出不同的方案进行比选,提高设计方案质量。同时,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给排水系统设施的投入力度,将海绵城市的理念融入其中,使得城市内的河流、湖泊、湿地等水生态区域在城市开发建设的过程中得到保护。重视海绵城市理念高弹性优势,即能够在降雨过程中吸收、储存、渗透、一定量的雨水,延长洪峰出现的时间,给予排水管道一定的缓冲时间,同时将储存的水运用于干旱时地下水的补充,从而优化了城市水生态和水循环系统过程中的伸缩性。
结束语
        我国城市化的进程还在不断推进,各项基础设施都在跟随时代进步不断改进完善。海绵城市理念虽然是一种新兴理念,但是实际应用于城市给排水及其他系统的建设中,能够有效提升给排水系统的工作效果,同时更好的发挥水资源的价值。对城市的规划除了增加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之外,还需要积极参考发达国家的成功案例,再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将这一理念发展并落实,为城市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成民.海绵城市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J].居舍,2019(34):131.
[2]刘东生,杨杰.海绵城市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思考[J].地产,2019(22):32.
[3]刘志军.海绵城市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思考[J].建材与装饰,2019(32):105-1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