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路工程桥梁桩基的施工技术应用刘帅军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26卷第8期   作者:刘帅军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的发展,城市以及高速公路建设发展非常迅猛,所建设的项目越来越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飞速的发展,城市以及高速公路建设发展非常迅猛,所建设的项目越来越多,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在整个桥梁工程之中对于桥梁桩基的施工建设非常关键,其施工质量直接决定了整个桥梁工程的质量。因此,本文主要就公路桥梁工程的施工现状展开论述,详细介绍了桥梁桩基施工技术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公路桥梁;桩基;施工技术;应用
一、桥梁桩基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在施工前首先要了解施工周围的环境。可以利用专业的人才和机器设备对这一片区域内的水文地质进行勘测,以充分地掌握周围环境;然后根据勘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合理地进行桥梁桩基的施工图纸的设计;当选取合适的图纸之后根据图纸对施工现场进行规划;接下来要将施工场地进行清理、碾压使其平整,承载力不足的地方要对其进行处理,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位移、倾斜、不均匀下沉等现象。(2)将场地进行整理之后,要按照图纸对施工的场地进行测量,选取合适的的桩基点。在选取时施工现场一定要标记好桩基的中心位置,并且要对其进行编号,在标注时一定要根据工程设计图纸要求的数据进行勘测标注,标注时位置一定要精准,并对水电线路的位置走向以及设备的放置位置进项准确的标注,以免给后期施工带来问题。(3)在钻孔前要提前准备好设备,检查机器设备能否正常使用,然后提前挖好泥浆池。按照施工的标准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再根据桩基地质条件以及工期能条件选用合适的钻孔设备和数量。在施工时用电一定要符合施工用电的要求,如果在夜间施工一定要配备充足的照明条件。只有做好前期的工作才能使桩基施工正常顺利进行。
二、人工挖孔桩技术的应用
        (1)对护筒进行定位:正式施工前,首先应对护筒进行定位,通过轴线来寻找出对四个桩心进行控制的控制点,其次在木桩上钉上桩心控制点,将桩位的误差范围控制在10mm之内,并且还应在标桩附近位置进行较为醒目的标记。护筒应选择工具式钢护筒,并且在每一个护筒上开设1~2个溢浆孔,以保证所埋护筒位置更加巩固、稳定。随后再使用黏土,将可能存在于坑壁与护筒间的缝隙充分填满,从而保证排浆口和护筒的泥浆沟之间能够良好地进行连接,对于桩位线和护筒的中心线,应确保二者间的偏差范围在50mm内。(2)做好安全措施施工人员在实施挖孔工作时,无论是施工人员还是监管人员,都应作好相应的安全措施,例如戴上安全帽,系上安全绳等。(3)清孔:为彻底清除掉孔底深处沉淀的泥浆,应向孔底灌注混凝土,并且在清除后全面检查孔底。一般来讲,在检查孔底时应使用换浆清孔法,以不断对孔底进行换浆和清除,以此来达到相应的清洗标准和清洗要求。(4)安装钢筋笼:进行钢筋笼制作时,首先应提前焊接好钢筋骨架,然后再依照图纸以及实际工程对钢筋笼的要求,以此来确定钢筋笼的实际尺寸。在实施主筋与钢筋笼焊接工作时,应采用电焊法进行焊接。在对钢筋笼进行安装时,要充分利用卷扬机或是吊车,以此来开展相应的吊装工作。(4)安装导管:钢筋笼安装工作完成后应实施安装导管的工作。一般情况下,在安装导管时所使用的钢管应为4mm壁厚、30cm内径的钢管,每一节所使用的钢管长度为2m,并且钢管长度应具有可调节性。下放导管时应注意竖直且缓慢地将导管下放,以此来防止钢筋笼与导管之间出现碰撞的现象,并且还应记录放入导管的节数,在完全将导管放入后,对导管的实际长度值与理论值进行对比,从而确认二者间是否吻合。在确认检查无误后,小幅度地将导管提起,确保导管的轴线处于孔位的中央,并且还要确保孔底和导管的底口间保持30cm左右的距离。

在连接导管两端时,应使用法兰盘和螺栓进行连接,其次再使用橡皮圈进行固定,从而确保导管不会有漏水现象出现。最后在使用混凝土浇筑导管。
三、灌注桩技术的应用
        混凝土应集中拌和,拌和好后用罐车将其运输到现场。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孔内渗水情况有所不同,所以需要采用不同浇筑方式。(1)如果桩孔中基本没有水,则可使用导管来灌注,在灌注过程中应确保导管实际埋深不小于6m,确保混凝土达到自密实。将混凝土灌注至距离井口6m的位置后,用振捣棒实施振捣,遵循快插慢拔原则,按照梅花形进行点振,并避免振捣棒和钢筋笼发生碰撞。(2)孔内渗水实际上升速度相对较慢时进行水下灌注施工,此时不仅要满足相关规定,还要注意下列几个事项:首先,对于混凝土坍落度,如果孔中没有钢筋骨架,则不能超过6.5cm;而如果存在钢筋骨架,则应控制在7~9cm范围内。若使用导管进行灌注,则混凝土可在导管内自由下落,此时要将导管与孔位中心完全对准。在灌注的过程中,孔底水深应控制在5cm以内,并尽量对灌注速度予以加快,确保混凝土为孔壁施加的压力不超过渗水压力,否则将发生渗水。其次,桩顶和地系梁下部2m范围内,可通过混凝土的自由下落来捣实,无需采用人工额外振捣。再次,混凝土灌注应分层进行,每层的厚度不能超过1m,每灌注完一层就要用振捣棒将其振实。(3)如果孔内的渗水速度较快,但仍然可以将渗水抽干,则可采用简易导管法进行施工,其具体操作方法为:在平台表面使用钢管搭设高度不小于6m,且可以支承1~2t荷载的工作架,然后采用水下混凝土进行灌注,将导管与漏斗都设置好。把导管插入桩孔的底部,在上部使用倒链悬挂于工作架表面,待准备工作完成后,利用潜水泵将孔中的水清理干净,待孔内的水不足10cm后,将孔内的潜水泵提出,然后向导管与漏斗中泵送混凝土,导管中的混凝土充满至漏斗上表面以后,利用倒链将其提升20cm,确保导管中的混凝土能迅速将孔底填满,并将导管完全包围,之后继续浇筑,待混凝土停止流动,且上升至漏斗表面后,对导管进行提升,继续灌注混凝土,按照这一方法不断循环。(4)需在水中进行摩擦桩的灌注施工时,应先对钻孔进行灌水,和地下水位保持平齐。伴随混凝土液面不断升高,对支护结构予以逐层拆除,充分利用水头使孔壁保持稳定。(5)混凝土的浇筑应保持连续,为保证质量,桩顶处应预留0.5~1.0m的高度,在桩基混凝土成型后,将其凿除,与设计标高平齐,期间需要注意混凝土的实际强度应达到设计要求的80%以上,且不能将钢筋截断,确保桩顶表面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四、声测管技术的运用
        声测管技术是一项关于公路工程桥梁桩基施工质量的技术。它主要包含两种方式:一是低应变法;二是超声波透射法。两种方法的使用,让相关施工人员必须面临新的问题,他们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在此基础上,要学会科学合理地选用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声测管施工技术。让其充分发挥作用,为公路工程桥梁桩基技术做出巨大的贡献。
五、结语
        桩基作为桥梁基础,其自身质量对桥梁的整体承载力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在建筑桥梁桩基时,主要使用方法有两种,即人工挖孔法和钻孔灌注法,所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按照工程的实际需要来选择所使用的建筑方法,并且应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尽量避免出现质量问题,不仅要确保桩基满足施工质量,而且还应达到建设要求,以此确保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保障人们的出行安全。
参考文献:
[1]王建明.公路桥梁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8(2):153,155.
[2]张志强.探析公路桥梁桩基施工技术及混凝土的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19(5):213-2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