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校财务报销服务的调查与研究

发表时间:2020/6/30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月5期   作者:贾丽
[导读] 高校的财务处是维护学校教学科研工作以及日常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部门
         摘要:高校的财务处是维护学校教学科研工作以及日常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部门,随着高校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办学规模费不断扩大,学校的财务由管理型会计职能逐步转向服务型会计职能,其服务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了高校的和谐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发现财务报销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对高校财务报销服务提出整改措施和改进意见。

         关键词:高校财务   报销服务  
一、报销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报销排队问题严重
         随着高校各项科研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财务报销业务量呈现持续增长趋势,报账经常出现排队现象,即浪费了师生宝贵的时间和精力,也使得财务服务工作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和困难。也是对财务人员报销效率极大的考验。
(二)财务报销审核工作压力大
         一方面,财务审核报销的工作时间与其他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是一致的,科研教有项目的年增加导致财务报销工作量的大幅增加,而财务报销人员的配置不足,并未随工作量的增加而增加;另一方面,财务报销工作人员自身的工作非常繁忙,审核处理材料也需要时间,再加上因其他老师对财务制度的不了解,提交的材料会存在不符合规定的情况,导致实际审核报销的等待时间过长,使得“报销难”的矛盾日益明显;同时,在大量的等待报销的师生的注视下,财务人员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状态,无形压力增加,存在超负荷工作情况,更容易出现疲劳和差错。除了报销时的“被注视”,还有学校的内部审计、教育部的外部审计以及各种期中、期末的审计,财务报销工作人员的工作还会被各种抽查、审核,而且本身财务工作就十分严谨、细致,需要非常小心谨慎,所以财务报销的工作压力较大是不容置疑的。
(三)报销材料审批环节多、效率低
         高校报销材料普遍实行“一支笔”制度,即对于大额交易往来,需院系或部门一把手负责人签字审批。而部门一把手一般是教学、科研、行政身兼数职,公务繁忙,领导签字很难两次完成,往往一笔账要跑三五趟找领导审批,浪费时间,报销人员也因此会产生负面情绪,进而延伸到财务报账等环节;其次,对于差旅报销材料审核中存在的大量问题,均需要财务领导签字,间接导致财务报销工作效率降低,进而使得前来报销的师生对财务部门产生抱怨心理。另外,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使得教职工完成一项事项,需要往返各部门多次才能完成,从而对财务报销服务产生不满。比如设备购置需要到学院资产秘书处填写资产购置清单、再到设备处办理资产登记手续,再到财务处办理报销手续。
(四)财务报销制度普及度不够
         有关财务报销的相关制度虽然在财务处网站和学校主页通知上均有发布,但是大部分师生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熟知相关的规定:一方面,大部分师生对发布的财务制度并没有仔细查看阅读;另一方面,部分师生对于财务制度的理解存在偏差。这都导致前来报销的师生对于报销材料的完整性、合规性解释不清,相应的审批手续不够完整等, 对于报销审核人员的询问通常也是一问三不知,使得报销服务无法顺利进行。增加了前台报销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工作效率。


二、提升高校财务报销服务的对策

 (一)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服务水平
         着眼于未来高校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实现高校财务报销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是高校内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在加强财务报销人员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还要进行相应的电子信息技术的培训和教育,帮助财务人员掌握相关软件的使用技巧,能够使得财务报销工作顺利进展,从而完成从纸质工作到无纸工作的转变。通过全面性知识的教育,全面提高财务报销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学习型团队。同时,作为高校职能部门,应时刻不忘为他人服务、处理问题
的宗旨,积极做好服务工作,耐心解答、处理问题。
(二)键全多样化报销形式
         面对大幅增加的财务报销工作,但受困于管理人员编制、部门工作效率、绩效水平等原因使得高校财务部门不可能无限制的增加工作人员,为了促进财务工作的顺利进展,提高财务报销服务工作的实质性,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基础上,可着重强化以下报销模式:
         :邮筒报销模式:报销人员将报销材料按照相关规定准备好,放置信封内交由财务报销人员;上门报销模式:对于报销业务量较大的部门和院系,定时安排专人上门收取报销材料其报销人员均无需在财务处耗时间等待,报销结果可通过网上系统查看,既节省了师生的时间,也减少了财务报销人员的工作压力。
         网上预约报销:通过网上系统提前预约报销,财务人员在报销人员填制报销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审核,节约了时间,提高报销工作的效率
         设置二级财务机构,根据相关的职责权限,将部分工作分配给其他具有同等权限的可以对相关单据报销进行审核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前期统一处理,并逐步实现无见面式的报销流程,实现财务审核管理的系统信息化,不仅能有效降低高校财务报销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也提高了高校财务审核的工作效率
(三)加强财务服务信息化建设,普及财务知识,减少信息不对称性
         信息化建设是创新财务服务模式的途径,其能推动财务制度的建设和组织建设,同时也为全新的财务报销服务模式打下坚实基础。信息化的建设能够促进科学信息化的管理,加强有形化建设,减少报销流程中的现金流转,减少报销过程中的排队等候情况,逐步实现无见面投账:同时信息系统的建设也提供了另一沟通渠道,师生可以通过网上系统随时查看材料审核报销过程中遇到问题,并及时补充和更正,从而提高报销效率。而且在日常财务报销中,充分利用财务网络平台对财务报销制度、财务报销流程、财务报销服务指南进行发布,全校师生普及基本财务审核报销知识,全面提高财务制度的普及性。这不仅有利于审核报销工作的有效顺利进行,也有利于全校师生的制度规范意识,强化责任意识,便于对财务报销审核工作的监督,塑造与学校文化基调相结合的财务文化。

(四)完善财务制度体系,规范财务审核工作
         在遵照《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规定的基础上,加强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并明确财务的相关制度均得到有效的严格执行。另外,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财务风险或突发财务事件,制定应急反应机制、明确责任人员、规范处理程序,保证突发事件能够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以保持高校良好的财务状况,促进学校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