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发表时间:2020/6/30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月5期   作者:郝淑红
[导读] 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应该发挥它文化服务的应有作用
         摘要: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应该发挥它文化服务的应有作用。本文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作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以及如何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思想道德建设;作用
         引言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公共图书馆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本文就公共图书馆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职能,采取哪些切实有效的服务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希望通过优化拓展更多更好的教育模式,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养,让公共图书馆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最大的价值。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建设学习型城市、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代,关心未成年人的成长,为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社会环境,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职责。未成年人是公共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之一,公共图书馆作为传播先进文化的社会文化机构,应充分发挥其教育引导功能,经常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丰富未成年人的精神生活,努力提升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素养,培养其健康乐观的性格,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四有”新人作出巨大贡献。
         1公共图书馆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1.1阅读环境及读者活动的感化作用
         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文化氛围是读书学习、陶冶情操、提高个人文化素质必不可少的条件。例如公共图书馆在全民读书月活动中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讲座、报告会、座谈会等读书活动。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区分不同层次未成年人的特点,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使未成年人一走进图书馆就受到中华文化的熏陶。既满足了他们的兴趣爱好,又使他们在自觉参与中精神生活得到充实。
         1.2馆藏文献和工作人员的教育作用
         图书馆丰富的藏书是大家汲取丰富文化知识的宝藏。未成年人获取文化知识的渴望很强烈,而图书馆浩如烟海的馆藏图书能让他们的渴求得到满足。小读者们在图书馆里尽情寻找他们喜欢的知识,在馆藏宝库的太空任意驰骋。这些从理论和实例两方面对未成年人良好道德的养成,起了良好的教育作用。
         1.3加强馆员队伍建设、改变服务方式
         由于到图书馆的未成年人读者大多是独生子女,由家长陪同来的小读者越来越多。根据这一变化,图书馆要改变服务方式,欢迎家长伴读,为“家长——孩子共读”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也方便家长帮助孩子选择好书,使孩子更有兴趣参与读书活动。同时准备适合家长阅读的儿童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书籍,引导家长提高自身素质,科学地教育子女,从而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举办“走进图书馆”知识讲座,向小读者讲解如何利用图书馆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走进图书馆,感受知识殿堂的氛围。开展读书与阅读指导,举办读书心得比赛,培养一批读书爱书的小读者。馆员素质的提高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发展的基础,在知识的海洋里,图书馆员是传播知识的导航员,小读者来到图书馆首先接触到的就是少儿图书馆员,所以要求图书馆要配备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高的专业知识,默默奉献、甘为人梯的图书馆员,要把向未成年人提供精神食粮,引导他们读好书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努力使图书馆成为未成年人开阔视野、提高素质的良师益友和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精神家园。


         2公共图书馆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途径
         2.1重视少儿文献的收集,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服务
         首先,公共图书馆在制定文献资源补充原则时,规定少儿文献的入藏量在整个藏书体系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其次,少儿文献补充也要制定相应的原则,资料的入藏不必面面俱到,针对未成年人发育和成长需要,重点收藏各时期的教育教学资料、中外名著、爱国主义教育书籍、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科普读物以及有利于未成年人全面发展的音乐、书法、绘画等艺术方面的文献资料。资料入藏要注意文献的思想性,采访人员要严把少儿图书采购关,防止格调低下,思想内容不健康的书刊进入图书馆。如果是实现了自动化管理的图书馆,还要有选择地收集电子版少儿文献,给读者带来有声音、有画面、有色彩,视听结合、感受强烈的新型阅览方式。
         2.2从小读者抓起,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服务水平
         图书馆在社会文化中扮演者重要角色,提高孩子文化知识面是图书馆的必然职责。对社会对家庭乃至对学校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立足本馆信息网,更好的为孩子们服务就成了图书馆更新观念提高服务水平必须要完成的使命。如组织喜欢音乐的小读者把KTV搬到网上;还可以将小读者的书评博客进行友情链接,为参与图书馆社会实践的学生开辟学生管理员群聊平台,为未成年人的才艺表演通过博客展示,这样不知不觉的在图书馆活动中,孩子们掌握了顺应时代的信息知识,渗透了现代化先进的教育观念,引导他们在绿色环保、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里快乐的生活,这也是公共图书馆在新时期努力的方向。
         2.3开展主题活动,加强思想教育
         为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其全面发展,图书馆要根据青少年活泼好奇的性格特点,多举办符合少儿心理特点、有时代感、新颖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未成年读者积极参加,在活动中加强未成年人思想教育,注重其各种能力的培养。如开展系列丰富多彩的少儿活动:“七彩夏日、缤纷冬日、我们的传统节日系列活动”、传承雷锋主题活动、庆祝新中国70周年“爱我中华”红读征文活动、我快乐“手绘涂鸦”活动、“亲子阅读”活动、有趣的剪纸艺术活动、“我爱航空”VR科学体验活动、倡导“八礼四仪”树立新风尚主题活动、“小小图书管理员”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进行中华民族历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国情教育,激励和培育未成年人高尚的思想道德和深厚的爱国情怀。
         2.4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馆员素质
         由于未成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对馆员的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作为少儿部馆员,要不断加强学习,提升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要有奉献精神,认真做好未成年读者服务工作,以读者为中心,了解未成年人的思想变化和阅读动向,耐心为小读者解疑答惑,在服务中查找短板和不足,做到善于发现问题、细心分析问题、认真解决问题,做未成年读者成长的引路人。图书馆员要树立良好的形象,传播正能量,关爱每一位到馆读者。要定期与学校老师、读者家长、未成年读者沟通,了解未成年人的追求和进步,引导孩子走进图书馆学习,鼓励他们参加图书馆的各项活动,注重培养他们天真、乐观、自信、勇敢的性格。让未成年人把图书馆当作家,把馆员当作亲人,在相互信任中,把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做“活”做深。
         结语
         总之,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全社会的安定和亿万家庭的幸福。图书馆人要不断创新工作载体,不断拓展工作思路与领域,不断探索完善新的服务理念和方式,努力为未成年人的学习、生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光明日报,2004-3-23.
         [2]潘锦亚:《注重实效开拓创新——谈谈我馆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服务的实践》,浙江图书馆2005年第1期20—21页.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