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行业快速发展,同时增加了行业竞争力。对于电力施工企业来说,更加重视造价管控,力求通过高效管理,获得更多的效益空间,保障电力工程施工的效益,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推动电力企业持续化发展。本文就电力工程中的造价相关问题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电力工程;工程造价;造价控制
1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1.1施工准备不足
从造价管控目标的实现角度来说,若电力工程施工前期准备不充分,出现手续不全或者图纸不完善等问题,会影响着工程施工作业的开展,极易引发征地费和施工费成本增加等各类问题。如果电力工程施工环节,发生设计变更,需要返工重建,那么会造成造价增加,影响着工程的效益,因此要做好严格把控。
1.2造价管理模式过时单一
对于每个特定且各具特点的项目,电力企业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管理规定,考虑施工现场环境和人员数量,并详细列出工作步骤与实际方法。然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电力单位往往没有重视工程造价管理,缺乏完整多样的科学管理体系,导致企业对工程造价与实际工程进展之间出现认知误差,使得周转时间和流程成本的不断增加,项目的完整性与连续性遭到破坏,严重影响工程造价的准确性。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对电力业的调控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工程造价管理的单一使得企业无法将自身工程发展情况与政府的政策扶持相挂钩,阻碍了电力企业工程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1.3工程造价管理观念陈旧
在激烈的竞争下,工程造价的管理过程需要考虑与权衡的因素越来越多。因此,只有拥有高效的工程造价管理与先进的造价管理理念,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成本降低和精准投标,减少投资金额并缩短冗余的施工过程,使企业能够确保自身盈利能力和施工质量。然而,现阶段大多数电力企业对工程造价管理的观念仍然较为保守陈旧,与当前的电力发展节奏不匹配,无法满足现代化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要求,严重打击工程造价管理人才的积极性,对电力市场的运作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1.4造价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足
工程造价是电力行业项目开展的关键一步,其过程需要专业人员通过丰富经验与先进技术手段对工程的多个方面进行细致的分析与推断。因此,为了实现造价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相关知识的不断学习和实践经验的积累是工程造价管理人员需要具备的重要素质。然而,现阶段许多电力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自身能力与素质有限,无法在企业工作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总结能力与学习意识。同时,由于人员培训与远程研修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资源,许多企业往往很少提供相关技能培训的机会,使得企业中的工程造价管理人员无法实现技术的创新,影响工程造价管理的整体效率。
1.5招标投标风险
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和企业间竞争的不断增加,企业在竞标过程中往往需要承担较大的风险。虽然较为良好的企业形象能够在招标中起着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后续项目的价格和风险标准存在差异,其招标投标中的风险仍然会影响到企业工程的整体进度。因此,在投标过程中,企业必须把握报价与实际投标价格之间的平衡关系,防止出现违规竞争的情况,降低投标的具体风险。
2电力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措施
2.1做好施工前期的准备
随着电力行业快速发展,电力工程施工中引进了各类新技术和新材料等,使得生产形式发生改变。若前期施工准备工作不到位,忽略了对新材料和新工艺等的分析,则会影响后续工作的开展。在前期准备环节,要注重工程预算以及施工方案等的深入分析,结合造价管控工作的开展需求,做好全面的准备,确保施工作业有序开展的同时,实现对造价的有效控制。
2.2提高造价管控人员的素质水平
电力工程施工环节的造价管理水平提高,要注重对造价管控队伍的建设。一方面,对于造价管理人员,要做好业务培训,使其能够掌握新理论和新知识,高效落实造价控制工作。同时发挥造价管理人员的力量,实现和相关部门以及人员的有效沟通,高质量落实造价管理工作。造价管理人员要具有自我提升以及创新意识,结合当前电力工程施工环节的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措施。另一方面,增强相关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使其能够参与造价管控实践,减少各类问题的发生,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
2.3建立健全工程造价管理体系
在电力工程造价的管理过程中,企业必须通过合理的工程造价管理观念,建立健全工程造价管理系统,以确保项目在建设总过程中的资源利用的规范性,提高项目整体高质量的完成度[1]。在施工过程中,企业应当通过工程造价体系加强对项目财政审计的监督,解决其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改善投资管理体系,注意图纸审查、材料控制和成本控制问题,在施工前设法解决与实际工程相矛盾的计划,改善造价管理技术不规范、工程设计与资金流转等问题,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损失,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整体效率。
2.4加强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
对于建设阶段的工程项目,企业应当出台明确造价管理依据与制度。当存在施工造价风险时,企业能够通过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提供高效精准的解决方案。企业应当利用施工阶段的管理标准明确施工时间表和项目审计标准,科学合理地利用施工合同的实际条款,敏锐捕捉市场中原料价格的变化,在成本控制和管理下进行项目工程施工中的风险控制[2]。同时,企业需要将施工中可能发生的紧急意外情况纳入造价预算中,并建立全面的应急机制以确保项目的平稳进行,使企业能够在当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紧急情况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降低的企业的经济损失。
2.5促进投标招标的成本管理
在进行项目的招投标过程中,企业需要重视对拟定项目的标底设置,通过对成本、利润与税金三者关系的权衡,促进施工计划的合理性与可实施性[3]。企业工程造价管理人员需要不断完善工程流程和施工图的总体预算工作,综合考虑工程的核心技术难点与人力工期要求,用统筹管理的视角编制合理的招标计划,通过高效快捷的现代化工程造价评价体系优化投标与招标过程中的各个决策,提高企业盈利能力与项目开展效率。
2.6规范工程造价合同
在工程造价的合同审计中,为避免合同条款所产生的工程造价风险,企业应当严格按照承包商和投资者签署的项目合同价格进行管理,注意合同细节,避免出现语言歧义,使合同产生的风险达到最小化。而由于根据合同约定签订的协议具有法律效力,企业也能够通过在合同引用法律条款实现造价风险的降低[4]。同时,在总工程的结算过程中,造价管理人员需要确定清单报价,使清单上的具体要求要与其规定的合同标准保持一致。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造价管理人员需要确保与合作方建立长期互通的沟通机制,以便在发现问题时能够及时沟通并客观的解决问题。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工程施工环节的造价管理,要全面贯彻落实动态化管理理念,实现对造价影响因素的高效控制。文中结合具体实践,提出了以下策略:做好设计变更与现场签证的管理;引入现代化技术;提高造价管控人员的素质水平;做好造价管理工作的考核等。
参考文献:
[1]刘博.探讨电力工程造价控制存在问题分析及解决措施[J].科技资讯,2019,17(18):92-93.
[2]林立.电力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探讨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7(09):112-113.
[3]李育州.电力工程造价控制存在问题分析及解决措施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7(08):180.
[4]姜明磊.基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电力工程造价控制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