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唐新能电力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于电厂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在节能降耗的时代背景下,为了提高电厂汽轮机的经济效益,从降低资源消耗、提高节能意识等方面入手,从根本上解决目前电厂汽轮机所存在的问题。由此可以看出,电厂节能改造势在必行。电厂中的设备种类繁多,其中汽轮机及其辅机设备的能耗相对较高,对其展开节能改造是提升电厂设备运行效率的关键举措,也是电厂节能降耗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电厂汽轮机;辅机优化方式;改进措施
1 前言
由于日常生活及社会生产对于电力的要求与日俱增,对电力企业的要求也随之增大,提升经济效益,就需要降低电厂的资源消耗并提高节能减排的意识。汽轮机对于电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如果汽轮机在运行的过程中产生问题,不仅会直接影响电厂的工作效率,还会为居民生活以及社会生产带来巨大的麻烦。所以,要想提高电厂的工作效益,就可以从汽轮机辅机入手。
2 优化辅机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市场的需求随之持续增长,而汽轮机辅机是电厂中一种重要的电力生产设备,其操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与发电效率密切相关。为了降低发电的成本,电厂必须要结合固有的生产条件,不断改善优化电厂汽轮机的辅机装置,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辅机作为我国电厂发电的重要装置,在运行的过程中就算出现一点小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发电的效率,这会影响人民的生活与社会的进步。所以从这一方面来看,优化电厂汽轮机辅机是不可避免的,这就需要电厂引进专业的技术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在从辅机的角度对汽轮机进行改进,以辅机的工作质量来保证汽轮机正常的工作效率,以此来提高电厂的工作效率。
为了实现提高辅机的工作效率,电厂可以提升辅机零部件的工作性能。但是对于工作性能而言,绝对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提升的,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从全面分析电厂汽轮机辅机的运作状态,通过提高仪器设备的精密度提高发电的效率;第二,通过科技手段提高辅机的科技性能。
3 电厂汽轮机辅机的优化措施
3.1 优化辅机抽气设备
电厂汽轮机抽气设备的首要目标是汽轮机启动过程中构建真空环境,对不凝固空气进行抽出处理。对此可以通过优化抽气设备,改进抽气、凝气的效率与质量。另外,入风口的温度、入风口的压力、工作液的温度、水泵的运行速率都会影响汽轮机抽气设备的运行效率。因此,要想提高抽气设备的运行效率,可以从上面几个角度入手,减少对优化进程的影响。
3.2 循环水泵的优化措施
通常情况下汽轮机都是长时间的工作,而循环水泵的数量较于汽轮机辅机的数量来说有很明显的差异,这就导致其无法支持汽轮机长时间的工作。所以在优化之前,一定要考虑到这一点,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优化方案。对于电厂来说,很多电厂都会选择使用改变循环水泵的出水量来达到优化水泵的目的。但是这种方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粗腰注意冷却液的温度与冷却液的压力条件。在循环水泵工作的时候,水的体积增大,汽轮机承受的压力减小,做功情况增加,所以要想从实际出发,实现循环水泵的优化,就要注重做工与耗能的情况,让是泵达到最优的工作状态,为水泵的运行、辅机的优化奠定夯实的基础。
3.3 机器冷却液的优化
冷却系统有可能发生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系统的行驶阻力很大,出口流量控制不够一致。从这些问题中可以看出,调节门一打开,存档就会减少,相应的阻力也会增大,这不仅会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还会增加安全风险。现阶段,在我国发电所领域,很多企业都在调整冷却泵的输送速度,打开调整开关,为了减少水流,降低水压,可以使用主动优化冷却系统。实际上该方法是科学的,可以改善辅机的节能状态,实现辅机的阶段性优化。
3.4 以冷却塔为对象开展优化工作
冷却塔根据冷却介质分为空冷塔和湿冷塔,重点的空冷塔的优化设计进行分析,空冷塔的初始端差是影响空冷机组经济性运行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初始端差简称ITD,指热交换前空冷凝汽器入口设计点排汽温度与冷却空气入口设计点温度的差值。同时影响初始端差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厂址气象条件、空冷系统的总投资额度、不同排汽参数的汽機设备费与年少发电量的差值比较等,在设计阶段,应根据需要冷却的蒸汽量及热负荷、设计温度、海拔等温度,选择,初步选取几种不同ITD参数时的风扇数及冷却塔大小等参数,计算每种方案下的运行费用及投资费用,然后作对比,选取最佳方案。
4 辅机的技术跟进
4.1 改进水泵的输水体系
供水系统会对辅机的正常操作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供水系统发生振动等问题,供水端口就会出现裂缝,发生大量漏水,给发电站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导致这个问题发生的是输送水体系的不合理性。所以,改进的方法是让水泵直接接触冷凝装置的空气,从而可以有效地去除由水泵碰撞引起的振动。实际上,为了更好地运行各种类型的输送水系统,需要调查电厂实用性,以便找到更好的对策。
4.2 加强输送水位的调控
水位直接影响着发电站辅助涡轮的运转,为了改善工作效率需要改善技术,根据实际观测,水位通常比预想的设计值低,这不仅会导致给水温度上升,还会引起气流之间的影响,关于这个问题,可以降低预想的水位设计水平。此外,开展试验工作时,可以提高水闸的高度和灵活性,使其能够在特定范围内进行操作,调整水闸的开口,选择最佳解决方案,也可以采取提高输送水位的高度来改进对水位的调控力度。
4.3 加强辅机偶合设备的效率
汽轮机辅机偶合装置主要包括偶合设备、涡轮及其他装置,其工作原理是依照涡轮理论提供较大的轴力。但是目前还没有有效防止涡轮扭矩不稳定的改进对策,随着时间的推移,机器会发生损坏,振幅变大,从而辅机的工作效率降低。辅助机偶合组件效率的提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熔接偶合组件的强度,以增加其使用极限;第二,为了避免受到阻力的影响,必须尽可能地减小起动扭矩的频率。池之外,为了确保机器的操作能力,要对辅机偶合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
5 辅机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目前,电厂汽轮机中辅机主要有以下的问题:第一个方面,设置阶段的杂质混入辅助油供应系统所导致的障碍问题——燃料供给系统的伤害,进而影响了汽轮机正常的工作状态。在第二方面,辅机速度控制装置的震动具有较高频率,就常常使阀门产生剧烈振动。为了解决这个办法,电厂可以定期清洁油供给系统,及时修理轴承和油供给阀门,确保汽轮机自身的工作性能。在速度调整装置方面,为了达到控制油压稳定性的目的,可以布置过滤网,从而改善效率,从一定程度上改进电厂汽轮机辅机的工作效率。
6 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蓬勃发展,市场对电力的需求量持续增加。汽轮机辅机作为电力生产的重要设备,其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与电力生产效率有着密切关系。电厂应结合自身具体情况,采取有效节能优化措施,改进和优化汽轮机辅机,降低能耗,提升效率,实现企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丹.发电厂汽轮机及其辅机设备节能技术要点[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11):138-139.
[2]张贵斌.电厂汽轮机中辅机的优化方式及改进措施[J].2018(08):181-183.
[3]赵阳.论电厂汽轮机中辅机的优化方式及改进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7(19):243-244.
[4]高雪峰.电厂汽轮机中辅机的优化方式及改进措施[J].黑龙江科学,2019,10(14):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