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机电消防安装工程施工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陈欢

发表时间:2020/6/30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6期   作者:陈欢
[导读] 摘要: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主要有民用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特殊建筑机电工程等。
        (深圳市美兆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110)
        摘要: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主要有民用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特殊建筑机电工程等。在其具体施工中,在科技发展引领下,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较多。随着技术要求的提高,消防安全管理任务也在加重。在建筑机电工程施工中,要先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严格审查施工材料质量等,避免出现不合格问题,降低消防管理中的风险,保证建筑机电工程管理水平。
        关键词:建筑机电;消防工程;安装技术
        引言
        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必须要在其中完成消防电气的安装,并定时落实维修养护。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建筑工程规模明显扩大,其内部的人员密集程度随之增加,这对消防系统提出了更多要求。基于这样的情况,应用消防电气安装优化技术与维护措施更加重要,且相应内容具有极高的探究价值。
        1建筑机电消防工程中常见的问题
        1.1空调通风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空调设备在当前所有的保准建筑中都是必不可少的硬件装置,因此在安装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注意把控各个细节部分,例如首先应该重视将隔离开关部分在安装时候的规范性,保证接触压力和接触面积在一定程度上成正比,降低接触面的氧化分应,从而避免出现灼烧现象的发生。其次技术工人在安装的时候还应该能够避免出现管线过高过着交叉定位情况的出现,所以在使用所以在使用CAD软件进行图纸的测绘工作中将空调软件进行图纸的测绘工作中将空调部分的安装考虑进去,并且对于内部的细节部分进行仔细描述,以往的图纸测绘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就是技术人员可能会重视其他重要环节的描述,但是对于设备的尺寸,大小以及数量等因素没有放在心上,因此导致实际施工效果不理想的情况。这种操作不仅影响后续的施工进度,同时还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最后在空调设备安装完毕之后如果技术人员没有对机器做好检测工作可能会导致局部线路的电压过大对于设备和个人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
        1.2机电设备在安装中产生过大噪音问题
        机电消防设备的部分安装工作需要借助机械手臂来完成,利用计算机控制的机械手臂不仅可以提高安装的速率同时能够有效保证人工的安全。随着我们国家工业规模的扩大,在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后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人们对于高新技术的质量不断提高,希望在机电设备安装的同时能够保护周围的生态并且节约能源,但是目前机电设备在安装的过程中还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很多的噪音和震动,这给周围的居民生活带来了非常不良的影响。综合判断噪音以及震动的来源主要是因为空调末端出现的设备震动,影响了工程的整体使用效果并且给旁边的自然环境带来干扰。因为工作人员需要能够理清工作过程中产生问题的根源所在从而才能够对症下药。
        1.3局部螺栓连接不紧密
        建筑机电安装环节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并且工期紧,对于工作人员的心理素质以及技术手段要求比较高。当前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新兴设备以及材料的应用更加需要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水平。作为机电安装的基础环节—螺栓连接,安装工人需要能够熟练明白并且掌握不同类型螺栓的使用用途,例如在空调系统中的螺栓连接中,螺母和螺母之间还应该兼顾到整体设备在运转时所产生的机械效应以及其他反应,保证不会因为这些因素的影响而干扰了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其次螺栓和螺母之间的连接程度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当前很多的施工团队都会出现紧密性过高或者过低的情况,无法实现零件之间的紧密连接,从而影响的接触电阻的稳定性。


        2建筑机电安装消防工程施工问题防治措施
        2.1强化施工人员管理
        在机电安装消防施工中,要强化对施工人员的管理,按照具体施工方案,对施工作业人员在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并开展相关培训工作,进一步强化施工技术管理。在分项工作中,要严把质量检验关,做好材料设备进场检验、隐蔽工程验收和绝缘测试等工作,切实监督好施工中各个环节。人员安排方面要保证合理性,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责,预防出现相关质量问题。并且要优化配置各项资源,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有效提升施工效率,且要定期培训施工人员,形成稳定的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队伍。同时采取有力手段逐步引进专业水平高的人才,将其分配到施工中相关环节,提高施工质量。
        2.2创新管理技术
        机电消防工程施工中,要注重提高其信息网络化水平,利用计算机移动网络、数据库技术、多项目管理技术,实现各方信息资源共享,以达到对施工相关资源进行及时准确地调配的目的,保障施工现场运行能够高效进行,从而更好地把控施工进度、成本和安全等。
        2.3布线
        火灾报警系统布线的工艺流程主要如下:选择导线-穿带线-扫管-放线断线-导线与带线绑扎-带护口-导线连接-导线焊接-导线包扎-线路检查绝缘遥测。在本次建筑工程的火灾报警系统布线环节中,主要落实了以下操作:将通讯和报警线路穿金属管保护,并敷设在非燃体结构内;控制线路的保护层厚度不低于30毫米,并在明敷线路的金属管上采取防火措施;采用绝缘套为非燃性材料的电缆时,可不穿金属保护,但应敷设在电缆井内;将穿管绝缘导线或电缆的总截面积稳定在低于管内截面积的40%;控制敷设在封闭线槽内的绝缘导线或电缆的总截面积不高于线槽净面积的50%;对不同系统、不同电压、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落实分类安装,严禁将不同性质的线路穿于同一槽孔内。在完成布线后,首先对线路进行分段、分层绝缘测试。特别是线路对地之间的绝缘测试。在实际工程运行中发现,报警系统的误报、误动作,线路对地的绝缘值低引起的占很大的比例。所以若是发生线路的绝缘电阻值偏低的现象,必须查找出原因,由于导线引起的则必须更换导线、清理管路中的泥水,保证布线质量。
        2.4消防电气设备安装
        探测器是火灾报警系统中的重要电气元件,其安装质量直接影响着火灾报警系统的运行效果。在本工程中,主要展开了以下操作:控制探测器安装位置距离墙壁或梁边0.5米及以上、距离空调送风口缘1.5米及以上;保证探测器周边0.5米的区域内不存在遮挡物;在宽度小于3米的内走道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落实居中安装,感烟探测器距离控制在15米以内,感温探测器距离控制在10米以内,探测器至端墙的距离稳定在探测器安装距离的二分之一以下;对探测器底座的外接导线留出至少15cm的余量,并在入端处进行明显标志。火灾报警器也是该系统中的主要元件,在本工程的安装中主要落实了以下操作:保证报警器的电缆和导线的配线整齐、且固定牢靠;在端部标明与设计图纸一致的编号;将导线绑扎成束,实施进线管封堵,并留出至少20厘米的余量。
        结语
        在建筑机电安装消防工程施工中,要完善相关管理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防护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切实保证机电安装消防施工质量。同时合理应用先进网络技术,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保证工程质量,更好地保障业主的人身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王鹏,温静静,刘程.消防自动报警系统及其联动控制在建筑项目中的应用[J].环球市场,2016(9):119.
        [2]钟振煌.建筑机电施工过程中的消防安全管理探究[J].消防界(电子版),2019,5(8):24-25.
        [3]付剑文.浅谈建筑机电施工过程中的消防安全管理[J].消防界(电子版),2016(6):110.
        [4]陈明喜.浅谈建筑机电安装工程施工中易出现的几个问题及防治[J].智能城市,2017,3(8):178.
        [5]孙英昌.建筑机电消防安装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居舍,2019(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