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开诚智能安全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省淮南市 232008
摘要:随着现阶段的经济不断发展,我国技术水平提升,促使现阶段的煤炭工业在发展中逐渐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转变综合型,实现产业的优化,以满足时代需求。煤矿机电设备是煤矿产业生产的重点,直接影响其安全性,应加强对煤矿机电的重视力度,从整体上进行完善,加强机电安全管理,提升行业经济效益。本文从煤矿机电事故产生的危害入手,深入进行分析,明确煤矿机电事故具有的特点,探索事故的影响因素。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防范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煤矿;机电事故;预防对策
1煤矿机电事故产生的危害性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需要以机电设备为基础,进行合理的开采,其设备占据着煤矿开采工作的主体,同时也是发生安全事故的重点。据相关调查发现,我国煤矿事故大多数由机电设备引起,当发生煤矿机电事故时,可能造成严重的系统性故障,引发企业停工停产,对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事故的发生还有可能造成煤矿系统瘫痪,生产系统需要全面进行更换,不仅增大煤矿企业的成本,还可能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最终降低企业的形象。煤矿开采关乎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民生,同时一旦发生事故还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煤矿机电事故产生的危害较大,影响的范围较广,如经济、个人、家庭、企业、社会方方面面,带来较为严重的后果,因此应加强重视力度,合理进行煤矿机事故分析,以保证生产安全[1]。
2煤矿机电事故的特点
受煤矿生产自身的因素影响,在发展过程中属于关系民生的大型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特点,如矿井建设周期较长、矿井投资资金较大、矿井整体性较为复杂等,在进行生产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增大事故的发生几率,造成较大的范围影响,具体来说其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呈现出明显的复杂性,由于煤矿机电生产中涉及的设备较多,容易出现事故的点较多,当发生事故时工作人员难于第一时间寻找到事故位置,引起连锁的故障,造成二次危害,增大经济损失。其次,具有明显的规律性,在煤矿机电设备运行过程中,受其自身的因素影响,经常在相同的位置出现故障,由相同的因素导致。最后,呈现出明显的不可抗力,煤矿机电设备为主要的事故因素,在实际设备运行过程中存在不可抗力因素,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只能进行被动的抢救,没有丝毫的可逆性,甚至发生故障后还可能引发地质活动,造成更为严重起的后果[2]。
3煤矿机电事故的影响因素
3.1生产安全制度因素
对于煤矿企业来说,在日常生产过程中,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完善,合理进行安全控制,以降低煤矿机电事故发生几率,满足生产需求。但现阶段部分煤矿企业未能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存在大量的缺陷,例如生产岗位存在的漏洞,生产过程中责任主体不明确,出现明显的相互推卸责任情况,发生的问题难以及时进行合理的解决,未能建立处罚机制,整体安全防范意识较低,生产较为松散。
3.2人员因素
我国煤矿行业的繁荣发展促使现有的人才出现紧张情况,为满足行业生产需求,行业逐渐降低人才的招聘标准,导致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水平降低,尤其是生产人员,安全生产意识不高导致其在生产过程中经常出现违规情况,安全生产不规范,安全意识淡薄,形成安全隐患。与此同时,现有的技术较为传统,与当前的需求存在脱节情况,安全措施不到位,降低生产安全性[3]。
3.3设备因素
煤矿机电设备是煤矿生产的基础,也是现阶段煤矿机电事故中发生事故较高的环节,其主要的原因在于设备长时间处于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出现故障,并且由于震动、灰尘等因素影响,增大了故障的发生几率,长时间的超负荷运转磨损严重,增大设备的故障发生几率,造成不良的后果。
与此同时,现阶段的生产中设备检修存在不足,整体的检修不足,影响设备的安全性。
4煤矿机电事故的合理防范路径
4.1制定完善的安全制度
合理进行监督煤矿企业在开采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完善,探索现阶段的需求,制定合理的生产安全制度,充分发挥出制度的优势进行管理,以保证生产安全。消除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升企业自身的风险防范能力,严格进行管理,提升其安全性。完善现有的法规,对机电设备的使用进行高质量管理,消除现阶段存在的不足,如《煤矿安全规程》中,严格对生产进行管理,杜绝超负荷情况、不规范情况以及违规行为,保证设备的安全合理,实现全面的发展。加强科学的监管与监督,从整体上进行完善,并适当建立惩罚机制,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优势,以满足现阶段的发展需求。科学的制度管理有助于煤矿企业自身与员工相结合,根据员工的特点需求促使员工进行合理的分配,激发出员工的潜能,促使每一个人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优势,保证生产安全。合理开展监督,严格按照制度执行,降低机电设备的故障几率,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建立完善的评价机制,适当进行奖惩,将工作责任落实到个人,合理预防现有的安全隐患,将不安全的因素清除,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满足现阶段的发展需求,提升安全系数。
4.2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专业能力
提升现有工作人员的安全性,合理开展煤矿生产,做好生产安全知识普及工作,积极进行安全教育,促使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安全生产意识,以此来提升安全性,满足现阶段的发展需求。例如,煤矿企业可以积极进行安全活动,如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概念落实、安全大会等,促使员工不断提升自身的安全水平,从整体上进行完善,优化现阶段的发展理念,实现全面的生产。积极开展淘汰机制,合理对员工进行考核测评,利用淘汰机制清除不合格员工,以降低其安全事故发生几率。探索全新的发展理念,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树立安全生产意识,始终将生产安全放在首位,强化经济效益,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实现高质量工作。
4.3合理进行设备检修做好设备管理
针对设备的运转进行合理的管理,充分发挥出其自身的优势,定期进行检修,从整体上进行管理,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对于煤矿机械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尤其是老化的电路、设备的磨损等情况,如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处理,重点进行检修,发现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实现安全生产。积极应用先进的检测手段,全面进行检测,实现定期检查、重点排查、安全生产,并对出现破损的设备相关部门应及时进行报备,从根本上提升其安全性,避免出现不必要的事故。积极进行生产安全管理,煤矿企业应明确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从整体上进行完善,优化现阶段的发展理念,创新现有的思想,提升设备的安全性,构建优质的生产环境,实现安全生产,将安全制度落实在生产中,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水平与技术水平,将人为产生的影响降到最低,以保证其满足自身的需求。
结论
随着我国近些年来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经济水平的提高,社会各行业以及民众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对于能源资源的需求愈发增加,煤炭资源作为我国应用最为普遍的能源资源之一,在社会需求不断增加的背景下,煤矿生产的机电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这显著提高了作业的效率和质量,给企业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出现增长,为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并影响行业发展。文章对井下机电事故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研究,有着现实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连艳云.矿山机电设备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隐患及预防措施[J].石化技术,2020,27(03):246-247.
[2]郭学锋.煤矿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的现存困境与路径选择[J].自动化应用,2020(03):118-119.
[3]李扬.煤矿机电管理标准化建设与事故预防[J].石化技术,2020,27(02):2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