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厂运行准备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0/6/30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第3期   作者:毛厚伟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核电作为我国经济技术发展的最终成果,核电企业广泛地运用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起着绝对性的作用。核电厂的运行准备是核电厂生产准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核电厂的运行准备对核电厂生产起着决定性作用,但是由于核电运行的专业性较强并且对安全性特别高,导致核电厂从开工到投建的运行工期时间非常的长。而且国家和各大核电集团对核电厂的安全的重视越来越高,所以核电厂的组建要结合核电厂的特点以及结合工程的实践。本文就核电厂运行准备与实践进行探讨与分析,以供核电企业管理者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核电厂;运行准备;实践
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核电作为当代技术发展的产物被广泛的应用到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核安全作为核电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确保核电厂的运行机制的顺利进行。对于核电厂来说,运行准备是核电厂运行的关键与基础,是核电厂能够顺利运行的保障,运行准备关系着核电厂运行的质量与电厂设备的安全,所以,核电管理者必须对前期运行的准备工作重视起来,只有前期运行准备工作做得好,后期核电厂的才能稳定的运行。
1 运行人员准备
        运行人员的准备对核电厂的运行准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想使得核电厂能够正常的运行与发展,就要对核电厂的人员进行准备,核电厂的运行准备包括,运行准备工作阶段和工作任务人员框架、运行人员的配备以及运行人员培养。
1.1运行准备工作阶段和工作任务、人员构架
   核电厂在生产准备的前期阶段首先要负责核电工作人员的招聘,由于核电厂操作的技术性较强,难度系数较复杂,所以核电企业管理者在进行核电生产前期准备时,要对这些工作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使核电厂建立一个完整的运营管理体系,其中核电厂的工作人员也要根据他们的自身特点以及能力因地制宜进行领域的划分,方便核电运行的工作人员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相应的工作中去。
        核电厂还在进行运行准备时要进行试调试运行,在进入调试试运行阶段的过程中,整个过程主要为配合调试活动、临时接产的相关产房进行监督、系统和设备的试运营等,核电运行的工作人员将临时性的厂房、机械设备等进行配合核电厂的初调活动,在试调阶段核电企业管理者应根据核电运行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进行倒班制度,安排工作人员能够24小时进行核电工作的监管。通过设置倒班值,使核电厂工作人员负责连续监管系统与设备;设置白班值使工作人员对系统的状态进行全面的监控,进行并且负责调试接口班;运行技术科,指的是核电工作人员负责计划与指导等工作;运行支持科,指的是负责培训,或者是经过反馈提供的专业支持。核电厂的管理者根据核电工作人员的能力表现,对他们的岗位配备进行调整,将他们分配到最适合的岗位中去,保证核电厂的顺利运行。
1.2运行人员配备
   运行人员的配备是核电厂运行准备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首先是操纵人员的配备,核电厂的操纵人员主要分为三种招聘途径来进行招聘,第一种招聘途径是从核电厂直接引进的技术人员,为了保证核电厂操作的安全性,招聘的这些专业操纵工作人员要参与高级操作员的执照考试,以确保核电工程的安全施工,第二种招聘途径是应届高校毕业生进行自主招聘,并送到核电厂去进行培训,最后一种招聘途径是核电厂公司到高校去招聘,招聘而来的应届毕业生在调试的运行过程中进行自主培养。其次是现场操作员的选取,大多数的现场操作员都是由应届大中专毕业生,根据教育培训的方式来进行调试的培养。在核电厂混凝土浇筑之后,第一年招聘的现场操作人员,核电企业管理者可以将其送到国内相关的核电厂进行参加调试或运行的现场岗位培训,培训期为半年到一年之间,当这些核电运行学员学成后,可作为骨干来进行调试之间的现场操作,后期招聘的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学习能力以及性格特点,送到国内核电厂进行参加运行现场培训三个月到六个月之间,并且逐渐的安排调试队伍,作为运行值倒班或调试试验的工作人员。最后是系统工程师的配置,核电厂的系统工程师是在核电运行中保障其安全的主要运行人员,他们的配置来源大多数是从其他的核电厂进行经验丰富人员的引入,还有极少部分是从现场主管中进行选拔出来的。


1.3运行人员培养
   根据核电厂的特点来说,核电厂具有高风险、复杂性高、技术操作困难等特点,因此,核电厂进行人员培养时应根据工作人员的能力特点来进行选拔,其中核电厂的岗位是相互关联的,各岗位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如果没经过低级岗位训练的工作人员将无法适应高级岗位,所以运行人员的培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通过不断地考试与提拔,使经验越来越丰富,在逐渐磨练的过程中成长。
2运行文件的准备
        在核电厂的运行准备中,其中运行文件是核电厂运行准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运行文件准备分为管理机制与技术规程。
2.1管理机制
        核电厂的管理程序包括运行政策以及相关的接口程序、处理程序等,管理程序的详情为,在核电厂的运行过程中,核电工作人员的值班管理、核电运行系统的状态、核电厂运行过程中的诗运行管理、临时运行情况下的指令管理、隔离和许可证管理、核电厂运行人员的培训管理等一些管理机制。
2.2技术规程
        为了保证核电厂能够顺利的进行管理,核电厂的管理人员在核电厂运行过程中所使用的技术规程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技术规程是根据专业的技术人员编制的,其中包括核电厂正常运行的制度、核电厂异常事件处理的方式、预运行的实验制度、报警制度等。
3运行管理创新
        在借助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不断的创新与改革是核电厂保持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因素,在核电厂的机组设计调节期间,进行了以下几种管理创新的方式。
3.1厂房颜色分区
        根据核电场的工作人员经验所谈,由于核电厂的机组电气厂房与核辅助厂房没有全部的分开,核电厂的工作人员总是走错机组厂房,为了避免这种问题的发生,也为了方便核电厂工作人员的工作,核电管理者可以将厂房的颜色进行区分,以避免核电厂工作人员走错厂房的概率。
3.2电话设置旁路接口
        再进行调试以及验证设备的过程中,需要核电厂工作人员与控制室进行联系,但是由于电话固定在墙上所距离实验设备较远,不能保证通讯就有连续性,对于这种情况,大多数的核电厂采用增加人员的处理方式,利用无限极或者对讲机来进行消息的传递,这样的传递方式导致信息传递可能会存在失误,因此,核电厂管理者可以安装固定电话移动插口,是核电厂工作人员可以随身携带电话和连接线,不会受困于通讯工具的不便利所导致的失误。
3.3运行管控厂房门锁统一
     由于核电厂生产的厂房较多,每个房间都有相应的门锁,导致核电厂工作人员在进入厂房时要浪费大量的时间进行找钥匙,因此,核电厂管理者应该设立统一的门锁来进行厂房的管理,保证在其他厂房发生故障时,不至于找不到钥匙而延误危险发生的时间。
结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核电的需求越来越高,核电企业能够带动国家经济资源的发展,因此核电企业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与推广,由于核电企业的安全性较高并且专业性较强,如果不正确的操作及运行准备不完善,则会导致核电厂泄露,危害人们的生命安全及财产安全,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也起着阻碍的作用,所以核电厂准备运行是我国核电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核电管理者必须加强对核电准备的严格管理,并总结经验进行探索切实可行的运行准备流程,并且在实践中加以验证。核电厂的前期运行准备,能够更好的保证核电厂的安全,促进核电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文剑. 核电厂运行准备与实践工作探索[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16):223-224.
[2]吴雪松,卢铁忠. 核电厂运行准备与实践[J]. 中国核电,2015,8(01):70-74.
[3]李涌. 核电厂生产准备信息系统管理平台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