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的供配电系统中,会把信息化控制技术应用其中,效可以有效的提升供配电系统的运行效果,实现更加高效的电力供应,对于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供配电;信息化;具体应用;完善建议
引言
经济的发展促使社会中不同的领域都在进行着不断完善和改革。自动化科学技术的发明和运用使得电力部门的工作也在向着自动化的方向迈进。在电力工作中,越来越多的使用自动化的先进技术,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也推动了智能电网的形成。实际上,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电网单位的供电和配电工作,只有应用自动化的技术才会不断提升工作成效,满足社会发展对供电、用电提出的不同需求。
1信息化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现状
目前,在电网供配电系统中应用自动化控制系统技术,可简化该系统的操作流程,有利于相关工作人员的操作时间的缩短。通过在供配电系统内部安装自动化配件,可及时检测到整个电力系统或是其中的某一部分。现阶段,供配电系统中的大多数工作已由自动化设备所替代,人员的工作任务就大大减少。同时,通过有效应用自动化控制技术,有利于电力系统运行速度的加快,操作流程也更加简便,容易。这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对应的操作方法,并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事故出现的概率,从而确保电网供配电系统更加安全、可靠地运行,延长其使用年限。一直以来,在供配电系统领域中,我国耗费了大量的建设资金,供配电系统能够提供两类数据收集系统,从而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结构与技术思维建设的灵活性、安全性、稳定性,现阶段在供配电系统的建设中已取得较好的效果。同时,卫星云图技术、自动拨号技术、投影屏技术等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促使该系统运行更加安全及稳定,并改善了该系统的管理水平,使之逐渐与国际接轨,有效推动了我国电力事业蓬勃发展。
2信息化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
2.1应用的需要和调整实验
大部分工厂会选择中等的电源、电压,为在供电和配电系统中运用自动化的技术做好准备,意图在实际的工作中实现不同的目标。例如,首先,在系统的保护中多使用综合的保护体系,有力保证使用效果,在数据的传输和下载中也多使用不同的通信接口和不同的传输方式完成数据的推送。其次,对工厂中的设备进行远程的控制和检测,对不同电压等级中的所有进线方式和识别进行统一的监管和设置,通过远程的遥控监管馈线及开关的整体拉出和不断推进。最后,对智能配电体统进行统一的管理,以特定的接口实现数据的传输,保证管理的科学性、实效性。在所有的设备完成安装以后需要进行系统和软件的统一调试,在实际的调试中也要注意数据的监控,若出现报警或者是指示灯闪烁的现象,就及时运用软件上的报警参数进行数据的整合分析,及时发掘漏洞的原因,快速解决问题的根源,保证供电、配电的正常运行。
2.2断路器械、接触器械中的软件配置
系统在监控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拥有一定工作能力的人员进行监控或者是运用简单的指令完成操作,在其自动的操作过程中需要对成果进行第二次的检验。系统会在操控或者实际不断的验证中记录结果。经过检验的结果显示,为了在工作中减少硬件的损害、减少出现错误出口的现象,系统需要同时具备一定的软件坚固防护和硬件及时闭锁技能,同时要拥有精准判断指令的能力,掌握通过简单文字或者是清晰语音及时纠正错误的技巧,有效提升操作过程中的正确效率和精准效能。此外,断路器在应用过程中也要具备实地操控和远程操控的功能,在远程控制失去工作能力以后,就要通过手动形式完成控制。重要的是在完成软件的安置以后,需要不断的构建数据,充分的链接不同的数据与不同系统和软件之间的联系,如遥控性质的操作、不同内容的画面显示、不同事件的记录方式、报表等。重点需要思考的是,根据数据的不同采样点,需要在相同的状态下完成数学的整合,制作成详细的数据库。
2.3硬件系统的功能指示
首先,微机上的保护和检测装置。
此设备的主要功能特点有4个。(1)通信技能。以相关联的模块为主要依据,完成网路中的通信过程,保证在操控中不同指令和不同内容之间的相互关联。(2)保护能力。成功的保护无功效的下载以及方向性的过载,完成相对电流的保护和不同故障的排除。(3)“确诊功能”。为不同的问题和不同的故障提供诊断,监控单元保护和电动机在跳闸时的电流。(4)监控电力体系。检测电网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不同问题,及在出现故障时的不同波形、电流等,并及时记录为整合和调试维修提供依据。其次,电力仪表的功能具体如下。(1)可以为完成系统的设定,提供有力的依据。(2)对开关位置的运行实际情况进行检测和监管。(3)对电流及电压进行合理的设置和安排,对在互感器内的电流比例进行合理的规划。(4)调试通信模块,完成通信形式的设定。(5)对开关进行远程的操控,保证开关在应用过程中的有效分合。(6)同时显示多个测量的数据,完成不同信息的快速访问实现效率的提升。
3完善信息化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
3.1引进先进配电自动化技术
首先引进先进的配电装置,并完善当前的配电自动化技术,可以与配电自动化技术较为先进的国家交流,并不断学习其配电自动化技术,取长补短,增强我国的配电自动化技术水平。随后,根据我国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系列科学合理的配电管理制度,使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有据可依。可以先在小范围内试点管理,并要求严格执行,通过分析相应的配电效果,以便制定出一套适用于我国配电自动化发展需求的管理制度,并实现高效提升配电管理水平的目标。逐步地改善我国配电自动化技术。
3.2根据具体情况,改善发展失衡现状
我国农村配电自动化系统发展与城市的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要不断增强我国当前的配电自动化水平,便一定要考虑城市与农村的差别。如若一直将城市作为配电自动化系统发展的主要阵地,就会出现农村配电自动化设施的资源浪费问题;而若是以农村地区为主,发展配电自动化的研究,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城市配电自动化系统无法适应的问题。因此,在全面发展各级电网的基础上,也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以便提出城乡各地区的配电发展方法,这样才可以实现不断改善我国配电发展失衡的问题。
3.3加强配电自动化人员专业素质
配电自动化需要配电技术高,专业素质强的人才进行管理,这是配电自动化操作安全、稳定进行的保障。因此要不断的强化配电自动化人员的专业素质,首先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技术指导,使其了解教导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并对技术操作执行考察制度,以便能够及时的纠正工作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最大程度地减少操作事故的发生,避免人员伤亡。此外,定期的组织技术培训活动。培训相关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及实际操作能力,在培训完成后也要对人员所学的内容进行检验。并加强监管力度,确保配电自动化设施稳定的运转。
结束语
大众的生活与生产离不开电力,为提高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必须进一步提升电网供配电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基于此,电网企业需积极应用信息化系统与技术,实现供配电系统的自动化,从而简化供配电系统的操作流程,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冯澄.供配电系统中电气自动化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8,(6):113-114.
[2]朱圣浩.浅析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8,37(1):75-77.
[3]陈微.浅谈电气自动化在供配电站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22):126-127.
作者简介:谢仕飞(1981.02-) 男,汉族,江西省上饶广丰区人,大专,电气工程师/维修电工高级技师,研究方向: 设备维修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