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湿地景观的应用陈丁瑶

发表时间:2020/6/29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5期   作者:陈丁瑶
[导读]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形势下,湿地景观已经成为了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形势下,湿地景观已经成为了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不仅具有观赏功能、游憩功能、生态功能以及科教功能等多种功能,同时也在蓄洪防旱、调节径流、降解污染、净化水质、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合理的湿地景观应用,能够充分发挥湿地景观的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并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原则,创造出集生态、文化和艺术为一体的湿地自然空间,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湿地景观;应用
一、湿地景观概念及构成        
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种类多且各类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但其均是由水生环境和陆生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然综合体,具备着自然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被称为“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等。目前普遍采用《国际湿地公约》的湿地定义,即湿地系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        
湿地总体上分为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两大类,从湿地景观的角度来看湿地一般由具有各种透水性的基质、植物系统、水体、水生动物以及微生物种群等构成。在湿地陆地至核心水域区过渡期间,湿地景观在地貌上具有陆地、草滩、泥滩、浅水区、深水区的结构特征;在植物上具有陆生植物、湿生植物、挺水植物和浮游植物、浮叶植物和浮游植物、沉水植物和浮游植物、浮游植物等结构特征;在动物上具有陆生动物、两栖类动物、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鱼类等水生动物和浮游动物的结构特征,对于保持物种多样性有着重要意义。        
二、湿地景观的应用意义        
         湿地是自然界中一种尤为重要的生态系统,其在保护生态系统平衡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湿地景观简单来说就是一种水域景观,其包括天然形成或人工形成的沼泽地、泥炭地、湿原等,只要有水的地方都可以被称之为湿地景观。湿地景观所发挥着的作用和价值都是不可替代的,虽然在世界范围内,湿地占陆地面积比较少,但是湿地却为地球上20%的物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所以湿地景观也有“地球之肾”的称呼。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湿地景观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这是因为湿地景观可以更好的调节城市的气候,改善城市的水质、减少城市的热岛效应、保持城市的生态平衡。所以将湿地景观应用于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对提高园林景观设计的整体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不仅可以促进城市的良好发展,同时还可以促进环境保护的良好发展。就淮阳龙湖湿地而言,其在保护淮阳生态平衡、改善淮阳生态环境、促进淮阳经济发展方面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进而将淮阳龙湖湿地景观应用于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也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就目前淮阳龙湖湿地而言,其中还存在着严重的破坏、污染问题,因此,加强对淮阳龙湖湿地景观的修复十分迫切。        
三、湿地景观应用及要点        
1、确保湿地物种多样性        
         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十分复杂且稳定,能够为各种湿地生物提供最大生息空间,湿地景观所营造适宜生物多样性发展的环境空间,使得许多湿地生物能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生存和繁衍。湿地景观要想充分发挥生态保护作用,确保湿地物种多样性,在湿地景观设计时要避免大规模地改变湿地生态环境,并将生态环境变化控制在最小程度和范围内,通过一定途径来扩大优化湿地生物的环境空间和生存空间,提高湿地生物物种多样性并且防止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灾害。

        
2、保持湿地基地完整性        
         湿地景观设计是建立在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最大程度的理解之上,对湿地基地的调查研究是湿地景观设计前必不可少的环节,不同的湿地会有不同的差异,所以不论是其定位,还是规划均会有所不同,因此对湿地景观设计时必须综合考虑各类因素,以整体和谐为宗旨,充分了解湿地基地的历史状况、各项水文条件以及地形地质与过往活动等内容,始终坚持保护原有资源和维持人类活动的指导性原则,合理利用原有自然生态来保持湿地自然系统的完整性,并结合湿地实际情况,在满足人需求的同时,保持自然生态不受破坏,针对不同的功能需求设计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湿地景观,在真正意义上使人与自然融洽共存。        
四、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湿地景观应用的建议
1、设计湿地景观文化
         (1)在湿地景观文化中融入传统文化。现阶段,各级城市所建设的现代园林景观大部分都融入了传统文化,继而在设计湿地景观的过程中,也要有同样的设计理念,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在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提升湿地景观的艺术价值,促使其更具特点,有效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2)重视精神内涵的建设。在设计湿地景观时,不仅要重视物质层面,还要关注精神层面的设计,设计城市湿地景观,促使其更具精神内涵。
2、设计湿地景观植物
         (1)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应结合地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植物,湿地在北方,应选择耐寒性较强的植物,如松柏、菊花、梅花等植物,这些植物可以抵御北方冬季的寒冷,还具有观赏价值,符合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初衷。(2)合理地搭配植物。为进一步提升湿地景观的视觉效果和观赏价值,需要合理地搭配植物,应根据湿地实际情况,如水域深度、水域面积等因素合理搭配植物,例如水域较深则可搭配莲花和水藻等植物。
3、湿地景观分级控制
         在设计现代园林湿地景观过程中,需要做好主要植物覆盖和附属植物的设计工作,实现分级控制湿地景观。如西北城市湿地景观可以将灌木和仙人掌等植物作为主要植物,并将绿之铃作为附属植物,这些植物的共同特点都为耐旱保水,符合西北地区的特点。(1)核心保护区设计。所谓的核心保护区通常是指自然形成的湿地景观,在设计过程中,应将核心保护区作为重点,维持其原有的生态系统,防止其受到严重影响。(2)恢复区域设计。某些年限较长的湿地景观可能会因为天气的变化而缩减,植被覆盖面积明显降低,因此,需要恢复这些区域,以提升湿地景观的效果。(3)缓冲区域设计。应重视缓冲区域生态景观的建立,丰富该区域的物种,引进一些生态性较强的植物,增加该区域的观赏价值。(4)户外区域设计。户外增加湿地景观设计,并将乡土植物作为该区域的主要植物,为城市居民提供舒适的体闲环境。(5)建筑服务区域设计。需要结合湿地景观的实际情况,规划建筑服务区域的建设位置,增加湿地景观的整体美感。如苏州园林就在湿地景观内的合理位置,建设了一些亭阁,大大提高了园林的艺术观赏价值。
结束语        
         由此可见,湿地园林景观对于城市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为了更好的促进城市经济与环境的共同发展,就必须加强对湿地园林景观建设的重视,切实将湿地景观应用到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之中,以此来更好的调节城市气候、保护城市环境、丰富城市生态,进而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
参考文献        
[1]王琼.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湿地景观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34):35.        
[2]夏巍.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湿地景观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4):194~195.        
[3]李明.浅议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湿地景观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7(21):126~1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