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单位应及时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制度体系,这与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稳定的运行息息相关。各安全生产管理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对安全生产标准体系创建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质量及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生产;
1、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生产的特征分析
1.1自然环境比较复杂,潜在的风险比较多
水利水电工程的选址大都距离城市较远,极易受到地形、地理、地质、气象、水文、交通、卫生等条件的影响,增加了工作条件的艰苦程度,在施工过程中还容易受到泥石流、洪水、滑坡、坍塌等自然灾害的威胁,这些都增加了对施工现场的控制难度。
1.2作业工程复杂多样,需要多项安全技术的支撑
水利水电工程的而机构形式多种多样,如:大坝、厂房、隧道、调压井等,在施工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危险因素,这就需要施工人员及时采取相应的技术进行控制。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生产的过程中,不但需要有效的场地和空间,还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甚至还会出现交叉作业,这也需要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各司其职,将可能发生的事故率降到最低,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生产。
1.3施工队伍比较复杂,工程管理的难度明显增加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分布的地域比较广泛,其施工企业大都跨地区施工,施工人员的流动比较频繁,参与管理的企业也比较多,管理层次及管理关系比较复杂。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中,可采用多层次、多行业、多部门联动等保证生产的安全进行。加强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对水利水电工程顺利施工具有重要的意义,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企业也将其作为了工作的重中之重。
2、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2.1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不完善
就水利水电工程本身性质而言,施工周期长,参与施工人员多、机械设备多、施工规模大、所处环境多变等特征,为工程施工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但因工程施工周期与经济利益之间存在一定关联,工程建设施工单位为实现利益最大化,多数情况下都将主要精力用于工期管理方面,并没有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方面认识,对安全方面的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另外工程中的安全管理人员大多身兼多个职位,不能够全身心投入安全管理工作中。除以上之外,在进行安全管理时,没有结合工程实际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这就使得实际安全管理约束力和执行力不足,多数时候都将施工安全管理流于表面形式,没有达到预期管理成效,其次因水利水电不重视安全方面的投入,有些比较老式的设备已经不适用于当前工程,却还在使用,而且相关工作人员很少检查设备使用是否符合规范,也是当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安全生产事故易发多发的原因。
2.2参建各方对工程现场安全生产监管力度不足
从整体上来看,虽然当前很多参建单位意识到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生产对整个工程的重要性,同时也建立了相应的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制度,但在实际操作时,还是存在监管力度不足、资金投入不够等问题,没有切实将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生产运行中可能存在的隐患消除掉,这也为工程顺利推进带来一定的障碍;另外,当前水利水电工程在实际施工中,普遍存在重视生产忽视质量这一问题,没有对工程施工质量做到有效监管,若工程施工中某个环节出现质量方面的问题,就会给整个工程质量带来影响,严重情况下还会引发安全事故。
2.3工程施工人员素质不高
就水利水电工程而言,本身属于一种劳动密集型建设项目,有些施工企业为节约成本,就会选择招聘对薪资要求低的民工进行施工,而这些施工人员对水利水电工程的认识不够,不重视施工安全问题,为加快施工进度就会出现不按照相关规程规范施工的情况,根据自身以往施工经验进行施工,上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为工程施工埋下安全隐患,通过分析近年水利水电工程出现的安全事故,多数情况下都是人为因素引发。除此之外,在实际施工之前,相关施工企业很少对施工人员开展培训教育,而施工人员对相关施工技术不熟悉,没有给予安全生产应有的重视,对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差,难以保证施工质量。
3、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建议
3.1加强安全生产费用管理,明确部门职责分工
安全生产费用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优化项目施工管理流程、明确界定管理职责范围的重要前提,要求管理人员密切结合工程建设要求、施工现场情况进行安全生产投入计划的编制,落实台账核对与工作记录,并且做好安全生产费用保障制度的编制工作,规范费用提取、使用等流程,为施工监管工作的实施打下良好基础。同时,由项目部主导建立安全生产监管组织,以项目经理作为组织核心领导确定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负责指派专人担任安全员、确定重大安全生产事项等,确保每季度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形成会议纪要,实现对所需落实事项进展与完成情况的跟踪与督办,并基于责任制推进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与分工机制的建设,依靠专岗专职强化施工质量与安全保障,构成安全生产闭环管理体系。
3.2推进安全生产制度建设,树立安全生产意识
在安全生产制度建设层面,施工企业应结合不同岗位、工种特点进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的编制,由项目部根据编制好的制度文件与项目施工内容、工艺方法等进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的进一步完善,确保符合项目实际作业需求,并发放给各岗位工作人员,在施工前做好岗前培训与技术交底,保障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均能够将其贯彻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与现场施工过程中。具体来说,应以年为单位编制年度培训计划,针对参与培训的人员做好日常签到、学时等管理,例如安全生产管理三类人员的初次培训时长不应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长不得少于12学时,并且待培训完成后对其学习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及时向施工人员传达最新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操作规程与安全生产管理制,并组织员工进行学习;推行全员安全教育制度,引导施工人员树立安全防护意识、做到“三不伤害”,严防“三违”问题的发生,保障施工人员提高安全管理的自主性与自觉性,共同营造安全文明生产氛围。
3.3提高施工设备管理水平,做好设备保养维护
在施工设备管理层面,质量安全监管人员应明确不同施工设备的规格型号、安装、操作与租赁要点,建立施工设备管理体系,合理安排管理人员及其职责分工,确保在设备进场前安排专人进行全面检查,针对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进行及时处理。同时,应保障设备操作人员具备专业资质,严格依照操作规程进行设备操作,针对设备的运行状态、使用情况、操作人员等做好记录,并定期安排专人进行保养维修,确保验收通过后方可将设备投入使用。以该项目为例,管理人员根据施工任务要求、组织设计方案与现场条件进行机械设备的配置,包括正铲和反铲挖掘设备、液压挖掘机、钻孔设备、吊运设备、推土机以及运输设备,并且针对机械设备的型号、规格、数量进行标准化管理与现场核查,确保满足实际施工作业需求,提高施工质量与效率。
结束语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能够保障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企业人、机、物、环均处于良好生产状态,推动安全管理体系高效运转。监管人员应督促施工企业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使安全生产贯穿于费用管理、制度建设、设备管理、现场布局、方案审批等完整过程中,更好地提高安全绩效,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目标。
参考文献
[1]迎春蔡.浅析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生产运行的问题及其监督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685.
[2]邱国强.水利水电工程水工机械设备日常维护与安全生产研究[J].机电信息,2019(24):69-70.
[3]邱先兵.论水利水电建设施工中如何有效预防安全生产事故[J].建材与装饰,2019(18):286-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