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不断完善,核心素养的培养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并且传统的班级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需求。在社会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基本知识,还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核心素养是一生伴随学生的并且适应他们终生发展和追求成功的必备因素。作为教师,要明白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性。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现在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班级管理;核心素养;问题;实践
在学校上课的时期也是每个学生的成长期,更是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时期。但是仍然有不少教师不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以学生为主体,实行传统守旧的班级管理政策。由此看来,核心素养的培养现状并不是很可观。这样就不能使学生的自身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产生负作用。所以教师应该意识到核心素养的培养还存在漏洞,积极地去填补这个空缺。
一、现代班级管理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
1.教师对核心素养培养的不重视
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各种各样的能力,还可以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核心素养也是培养其它各种素质的基础。但是现在仍然有很多教师不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只是重视比较片面化的管理,保持班级的“表面”运作,殊不知班级管理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也是作用最显著的过程。学生核心素养不够完善,以后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所以说教师要意识到这个问题。
2.班级管理太随意
随着教育系统的不断更新和完备,给许多教师增添了更繁杂的工作。这就导致教师压力大,对班级管理疲于应付,对学生管理不能进行一个很好地把控,并且教师没有理论指导,非专业化问题比较严重,这远不能满足班级管理体系的需要。所以现在许多教师以自己主观意识随意地管理班级,实行“放手式”政策,把班级管理的任务全权交由班干部管理等等情况。导致学生缺少自主能力,学生能力差异性较大,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3.对学生评价不够客观
一个班级总有不同种类的学生存在,大部分教师都会以学习成绩或平时表现等标准去评价学生的好坏。用这种“固定的”眼光去看待学生,会导致那些被评价为“坏学生” 的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遭受打击,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教师要意识到,不能以学习这一个标准去评价学生,要冷静客观地分析评价,尽可能挖掘所有学生的潜力。
二、核心素养的培养在班级管理中的实践
1.提高学生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教师的权威性较大,是规则的制定者,命令的下达者,但这种权威性的班级管理模式已经与新课程改革的班级管理政策不相适应。核心素养培养最好的形式就是对学生进行自主管理。
所以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个学生都在班级活动管理中发挥作用,既让学生获得了满足感,也整体提高了学生的核心素养,而教师要明确自己是一参与者,而不是班级的管理者,摆脱“事必躬亲”,但是教师也要发挥组织协调的作用,以免学生之间出现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比如,让每个学生轮流进行班级纪律的管理,加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又或者,教师在制定班级相关政策时,需要学生和教师一起交流协商制定,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学生共同意见多,也能更好地加以管理。另外,教师要放下自己的“领导人”角色,主动和学生沟通交流,和学生融为一体,细心聆听学生的问题和意见,同时也要发现自己的问题,以便于以后更好地改正。
2.建设良好的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灵魂所在。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班级的与众不同,加强学生班级优越性意识,让学生更容易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比如,进行班级文化墙设计,由班干部带头组织,有设计能力或者绘画能力的都可以进行创意设计,其他同学可以进行指导,给出不同意见;在教室设置“文化一角”,让学生进行文化交流。比如每个同学拿出自己喜欢看的书,同学之间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学习,还培养了学生的奉献精神,也是进行集体教育的有效方式。这样的文化设计活动不仅可以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浓郁的班级文化气息,还能加强学生间的沟通合作,提高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3.提升班级凝聚力
班级凝聚力是整个班级的能源所在,可以说,它像一个“能量球”,为班级进行的各种活动提供能量。教师可以从班集体共同关注的事情入手,提高学生集体团结思考,交流的能力;从集体荣誉出发,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教师要尽可能多的举办一些提高班级凝聚力的团体活动。比如特色主题班会,让每个学生用小纸条写下对班级的期望和会为班级做出什么努力,并将小纸条粘贴于班级墙上;或者利用班会时间让学生上台演讲,这都是很好的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机会。还可以举办班级晚会、小评比等集体性强的班级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参与其中,学生感受到了班集体的力量,找到了归属感,这样无形之中就加强了班级凝聚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的培养不能只是进行口头教育,而要真正落实到班级管理中去。并且在班级管理活动中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不是很困难,教师要及时更新自己的班级管理理念,适当举行班级集体活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管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也要参与其中发挥协调作用。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形成正确良好的价值观,这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永莉.让核心素养培养贯穿班级管理始终[J].小学教学参考,2020(15):91-92.
[2]戴美娟,王帅.核心素养背景下班级管理的问题审视及路径优化[J].教师教育论坛,2019,32(10):66-69.
[3]杨东.核心素养下班级管理评价的新思考[J].文学教育(下),2019(07):168-169.
[4]韩涛,董娟娟.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的班级管理实践研究[J].甘肃教育,2019(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