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管理的认识与思考刘彬

发表时间:2020/6/17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39卷2月4期   作者:刘彬
[导读] 近年来,EPC设计与施工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得到了广泛应用
         摘要:近年来,EPC设计与施工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工程项目施工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在大型集团公司施工中作用更加突出。通过EPC模式,基本解决了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制度不完善、责任不清、项目进度不紧、采购和质量控制等问题,已成为许多工程项目采用的管理模式。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我国引进这一模式较晚,发展不完善,还存在一些问题。
         关键词:EPC模式;项目管理;认识与思考;
         在建筑工程中,EPC模式可以实现项目管理的统一性和高效性,进一步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另外,当业主采用EPC总承包模式时,相当于将施工项目直接承包给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完全由施工单位管理。这不仅可以提高项目的管理效率,还可以节省业主的精力和时间。目前我国项目管理的主要模式是EPC总承包模式。对EPC设计和施工总承包项目管理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以期实现EPC总承包的可持续发展。
         一、EPC总承包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1.体系不完善。EPC设计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虽然在我国建筑业广泛应用,但是受传统管理思想、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建筑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与发达国家EPC管理水平和发展上还存在体系不完善,发展不成熟的问题。很多企业和个人对EPC认识不足,或存在认识分歧,具体实施中就表现出没有统一标准和规范的体系指导各行其是,EPC模式应用不充分甚至应用走样。
         2.缺乏专业管理团队。我国EPC总承包商大多是设计单位,对EPC管理并不是专业,设计才是本职。成为总承包商后,角色身份的转变却改变不了专业性的偏差,必然在管理中会相对欠缺。比如对管理理念、运营方式等缺乏专业性,就会导致对整个工程的把控不足,致使工程进展缓慢,问题频出。而且就目前我国EPC管理模式的发展而言,也相对缓慢,人才匮乏,也是组建专业的EPC管理团队的障碍之一。
         3.整合能力不足。我国EPC总承包管理模式虽然发展滞后,但是很多企业已经广泛应用并且形成了自己相对稳定的关系网络和合作网络。但是就不同工程项目,按照项目要求进行整合的能力不足,不能根据具体工程项目要求对企业资质和信用以及技术水平等进行分类整合和资源利用,在工程建设中不能形成联动效应,导致工程项目不能达到预期目标。
         二、EPC模式的优势
         1.降级运营成本。就甲方而言,对工程项目实行一次性招标,避免了传统管理模式中的反复招标,节约了时间和交易费用;就承包方而已,同样降低了投标费用。而且招投标签订的合同为固定总价合同,也有利于承包方就合同约定进行工程管理,从预算、设计到施工各个方面统一管理。
         2.缩短工期。按照传统管理模式,工程进行的各个环节都是按序进行,一方退场另一方才能施工。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些环节需要同时进行,这就造成工程延误和工程质量管控问题。通过EPC总承包,承包方可根据工程建设要求统筹安排施工方式和工程进度,有效缩短工期。通常情况下,能比传统模式缩短20%~30%左右。
         三、 EPC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管理的认识和思考
         1.充分明确工程项目的具体设计目标。工程项目设计人员为改善设计效果,使得能够充分满足项目施工需求,就需在开展设计工作前,充分明确项目设计目标,特别对项目后期的施工建设要求、实际要求,需明确地把握;第一,充分明确设计人员的具体管理职责。

EPC总承包模式下工程项目管理、控制开展期间,通常经项目设计经理来负全责,整个项目设计环节,设计经理需充分调动设计部门内的人员协调、合作完成各项工程项目设计工作,以保证整个设计团队落实各项分工;第二,加强对工程项目设计限额的有效管理。在EPC总承包模式下,各个工程项目的设计工程除做好上述处理外,还需加强对限额的管理及控制,此种限额监管重点是确保工程项目按照设计图纸施工后,实用性、经济性较强,尽可能地缩减项目投入资金,如果建设期间项目投入资金较多,就需对相应的项目设计方案做适当的修改;第三,严格审核工程项目的设计图纸。在EPC总承包模式下开展工程项目的各项管理工作,而保证设计图纸的实用性、有效性,管理人员应由设计图纸审核方面着手,严格审核各个施工环节。
         2.加强对工程项目采购阶段的有效管理。基于EPC总承包模式下工程项目管理也需注重对施工物资采购方面的管理,且采购质量、效率对采购成本会造成很大影响,主要包括下述几方面:第一,明确工程项目采购管理的具体内容。加强对项目采购阶段的管理,最关键的要充分明确项目管理内容、管理关键点,施工单位在选用施工材料供应商的时候,要实行多家比较,争取用最便宜的价格购买质量较好的施工材料,通过和供应商构建长时间的合作关系,以最便宜的价格购买质量较好的施工材料;第二,规范项目的具体招标、投标流程。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想要做好项目采购环阶段的各项管理工作,就应严格做好项目的分包采购工作,此项分包工作重点围绕所要投标、招标工作具体执行情况加强控制,以进一步确保所要招投标项目更加全面化、规范化、标准化,从而保证相关的施工负责人能够承担具体的项目施工管理、建设等方面的责任,同时综合考虑地域、环保、价格等因素,使所采购材料的质量、价格保持平衡。第三,加强对工程项目施工物资采购的有关管理。主要在整个工程项目实际应用中,物资采购作为一个核心环节,采购质量好坏非常关键。第四,针对工程项目施工时所需物资采购数量、进入场时间等,需加强管理。
         3.加强对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有效管理。第一,基于EPC总承包模式下,要想做好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就需严格控制施工进度及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从项目工程施工各个环节、相应的施工技术等方面,严格把控施工质量,尽可能地避免在施工环节出现质量不合格问题,同时也要做好质量的验收、审查方面的工作;第二,加强对工程项目施工进度方面的有效管理,进度管理主要表现在相关管理人员做好各个施工环节的管理,确保各个施工环节引发施工事故,而使施工时间延长,严格控制好施工环节,根据有关计划开展各环节的施工,使工程项目能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相应的施工工作。
         4.加强对工程项目施工风险的管理。基于EPC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项目管理,除了做好施工采购管理、施工现场管理等方面,还需加强对施工风险的有关管理,以便将项目施工时出现的各种风险降到最低,以确保项目管理者花费较好地投入,把具有风险的工程项目直接转移给总承包单位,而总承包单位在工程项目管理期间,充分运用自身优势来化解施工管理风险。工程项目的总承包单位在签订项目合同的过程中,需重点观察工程项目施工情况说明、施工工期、施工成本等方面,对于各个施工环节可能会引发的风险需重点标记,同时重点关注工程项目施工设计、材料采购方面的合同风险,以制定相对应的风险防范方案,并在合同当中明确规定项目施工时所需的各种施工材料、具体施工工艺、施工方法等;最后,管理人员需充分说明会使计价方式改变的各种风险因素,这样可将施工风险降到最低。
         总之,EPC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管理在建筑施工中发挥着中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与传统的施工总承包模式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它不仅能够对设计部分进行有效的管理,还能管理施工部分的工作。而在项目建设管理环节中,有效运用EPC总承包模式,可大大提升项目管理效率,这对保证工程项目安全、顺利完工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洁.浅谈EPC设计施工总承包项目管理的认识与思考.2019.
         [2]赵世富.刘红艳,试论EPC工程项目总承包管理模式.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