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逐步完善,使得城镇空间的利用标准不断提升,整体规划布局向着高效化、科学化发展,高层办公楼、地下建筑、超长隧道等工程数量的增加。本文在阐述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联系的基础上,就两者当前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并指出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结合策略。
关键词: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施工技术;联系
引言
结构设计属于土木建筑项目中的基础性工作,现阶段,结构设计需要设计人员根据建筑项目的使用要求、技术应用标准、设计规范等条件,对土木工程的承重性、抗拉性、稳定性以及空间布局等性能进行设计,以保证建筑的使用质量。工程队伍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将设计方案的预期合理的转化为实践成果,在建筑的各个建设阶段使用不同的施工技术,并需要结合实际建设情况,对工程设计进行具体的调整,确保土木建设项目利用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1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的联系
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是影响土木工程建设质量的两个关键要素。就土木工程结构设计而言,其需要设计人员对施工现场环境进行深入调查,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工程建设图纸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结果决定着施工技术选择和应用情况,同时其对于项目的建设周期、工程造价、建设质量及应用价值均有深刻影响[1]。把控结构设计质量,能从源头上确保土木工程的快速落实。而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受结构设计结果的影响,同时其是影响工程建设质量的核心要素。土木项目施工中,结构设计越科学,施工技术选择越合理、应用越规范,则越有利于提升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和效益。基于此,在土木项目施工中,需注重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的综合管理。
2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问题分析
2.1结构设计不够可靠
可靠性是衡量土木工程结构设计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其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整体建设质量。现阶段,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规模不断扩大,这使得在土木结构施工中,需优化施工设计,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基础环境,然而我国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存在可靠性差、不稳定的局面,如在深基坑支护设计中,对于环境影响因素考虑不周,致使部分支护手段难以达到支撑标准,造成周围构筑物失稳问题。基于此,有必要在工程项目建设中优化结构设计,为项目建设奠定良好基础[2]。
2.2结构安全程度过低
土木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取决于设计的合理性以及施工技术的科学性。我国土木工程建设发展较晚,这使得在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设计人员对于设计理念、方法、技巧的应用不够娴熟,由此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在项目中,较多建设单位将工程建设重点放在了主体结构施工中,对于土木部分的重视程度不够,造成了土木工程施工质量较低的问题,这给工程整体安全性带来一定影响。
2.3土木施工材料采购失规
土木工程建设质量受施工材料的直接影响。在施工材料采购中,采购部门具有一定的决定权和操作权。然而在一些施工企业,采购人员会采用虚报造价、虚增工程量、以次充好的方式来为自身谋取经济利益。这种行为不仅影响了工程项目的建设成本,而且使得材料达不到工程建设标准,这给土木工程建设带来较大隐患,影响了工程项目的安全性[3]。
2.4钢筋混凝土施工不合理
现阶段,钢筋混凝土是建筑工程结构施工的主要形态。土木施工中,钢筋混凝土材料的应用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这能有效提高工程项目的稳定性、耐久性和安全性。然而在实际施工中,受前期结构设计不合理等因素的影响,在施工中,混凝土材料难以浇筑到钢筋结构内部,混凝土材料和钢筋构件之间的搭配不够合理,结构整体出现了裂缝、空洞等问题,影响了项目整体建设质量。
3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结合策略
3.1加强土木结构设计管理
土木结构设计从源头上决定了施工技术的合理程度,同时对于工程建设质量具有深刻影响。对此,在结构设计管理中,应注重以下要点把控:①应注重结构设计周长的有效管理。通常,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从项目招标开始,其会延续到工程竣工结束,该环节中,应对项目建设各要素进行统筹,并结合建设实际情况,持续性的进行设计方案有优化,保证工程建设质量。②基于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质量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应坚持限额设计的管理标准,同时在设计完成后,应组织行业专家进行评审,从中选取最优的设计方案。③在实际设计中,还应注重设计人员专业性的有效管理,即要求设计人员不断更新自身的观念,采用新理念、新技术、新设备作为设计支撑,确保设计过程的高效性、合理性。④应注重具体设计内容的管理,确保设计内容指标的全面性、有效性[4]。如在路面设计中,应考虑路面抗压、抗剪强度,同时需对其渗水性、经济性、使用寿命等要素进行统筹,以此来保证工程结构设计质量,为后期施工奠定有效基础。
3.2注重先进施工技术应用
先进的施工技术与材料应用有助于提高土木工程的质量。现阶段,人们对于土木工程建设质量提出了较高要求,并且在具体施工中,要求施工单位注重新技术的应用。就目前而言,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水泥土复合桩、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真空预压法组合加固软地基等都是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施工中常用的新技术,而在钢筋混凝土项目施工中,高耐久性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再生骨料混凝土、超高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较为常见;此外,结构施工中,外墙保温技术、种植屋面防水技术、丙烯酸盐灌浆液防渗施工技术等都是主要的应用形态。合理使用这些施工技术,能确保结构施工的规范性[5]。
3.3加强施工材料规范管理
土木工程建设需要消耗大量的材料,材料质量对于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具有较大影响。因此,应从材料采购、使用两个环节对其进行管理。在施工采购中,应有采购部门深入市场调研,选择信誉良好的企业供应材料,同时在材料进场前,应就材料数量、质量、规格等要素进行检查,并做好日常试验,确保材料质量合理。此外,要合理材料使用过程,如在工业厂房钢筋凝土土材料使用中,不仅要对钢筋框架梁抗震等级、柱箍筋加密区标准进行严格规范,同时还需考虑混凝土密度、压力泌水率、入泵坍落度、水灰比、砂率水泥用量等要素的有效管理。需注意的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还应注重多种新材料的有效使用。ETFE、PVC、PC、ECM、空心黏土砖等都是现代化的建筑材料;其中空心黏土砖等墙体施工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与传统的实心砖相比能够节省近30%~40%的材料,同时,其能有效地减小地基承载量,较少项目经济支出,具有较高的质量效益和经济效益。
3.4提高施工人员综合素质
土木工程涉及到的部门比较多,各个部门之间都有着自己相对应的职责,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和这些员工职责履行得当与否有关。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应注重施工人员的有效培养,确保其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操作技能,能满足土木工程的建设需要。同时还应培养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为工程项目建设提供人力保证。
结束语
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对于土木工程建设质量具有深刻影响。工程建设中,管理人员只有充分认识到两者之间的联系,同时清除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对项目建设质量的影响,然后结合当前建设中的问题,规范化的进行结构设计优化和施工技术管理,才能有效的提高土木工程机构设计质量,保证工程建设规范程度,促进建筑工程的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彬.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之间呈现出来的相互关系[J].门窗,2019(09):93-94.
[2]吴成.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的关系探讨[J].智能城市,2019,5(07):100-101.
[3]周杨.浅谈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的关系[J].四川水泥,2019(03):72.
[4]易尨凌.浅谈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两者之间的关系[J].中外企业家,2019(04):100.
[5]李伟伟.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的关系探讨[J].居舍,2019(0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