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企业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对于供电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通过电力系统对电能计量的管理与应用,能切实反映出电力企业的管理质量与运营能力,并根据市场需求提供重要的参考标准。在当前发展新形势下,电能计量工作的开展不能离开人力与计量设备,两者应用中质量与计量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能对电能计量的准确性与科学性产生直接影响。基于此,在电力企业经营情况下对电力计量的标准化管理与应用进行充分的分析,希望以此推动电力工作的再进步。
关键词:新形势;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应用
引言:众所周知,电力行业在社会进步的形势下不断的进行创新发展,这对于国民经济建设发展来讲是极大的推动力量,对于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最近几年的发展中,社会生产生活对于电力需求量逐渐上升,从而增加了电力企业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工作量,那么在此背景下该如何实现电力传输稳定性与安全性的提升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电力企业作为电力供应方在工作中需要根据需求采取有效的措施,就电力计量的标准化管理与应用来说,在工作中就需有针对性的开展电力计量相关工作,实现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与安全。
一、电力计量标准化的重要意义
电力计量工作主要是基于电力企业对用户用电相关数据进行准确的计算,从而展开后续的各项工作。简单来说,就是电力计量未电力企业收缴电费提供数据支持,因此电力计量与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直接关联。电力计量标准化的实施是实现电力企业对市场适应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进行需求侧管理的基本方法,以此为出发点实现电力企业成本的节省,以及满足节约型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1]。继而在发展中电力企业要充分的意识到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措施运用的重要性,并通过对先进科学技术以及相关标准化管理措施的运用,实现管理机制的创新发展,最终实现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虽然就目前我国发展新形势来看,基础设施建设在逐步完善,大部分地区的电力建设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电力企业在发展中仍然面临着电力系统与设备优化升级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会影响到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的进程,更不利于能源发展战略的实施。随着人们生产生活用电需求的增长,给电网系统运用增加了众多压力。我国电网在此环境下不断的完善,但是其中不乏存在传统电网工程的弊端,导致人们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基于此,需结合先进的电力技术与优秀的管理手段,来实现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的实施,解决当前面临的电力计量问题。
二、电力计量现存的问题
2.1 管理问题
电力计量工作是由多项环节搭配实施的,一旦其中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最终计量结果准确性都会受到影响。目前电力企业计量管理工作缺少完善的管理策略,以及在管理中管理手段较弱,导致电力结构的精准度较低,在使用中影响到电力企业经济效益。而电力计量管理工作中不乏对人力资源的使用,工作人员操作失准,那么电力计量精准度将降低[2]。除此之外,电力计量精准度的实现也与计量装置的工作状态有着关联,装置在使用中出现问题,计量结果会与实际数值有偏差。当前发展中部分电力企业对电力计量装置的装设环境不在意,恶劣的外部环境逐渐影响到计量装置的准确性。
2.2 技术问题
技术问题中最为明显的是计量装置准确性不足,电能表是准确性变现最为明显的设备,一旦电能表配置出现问题,电力计量准确性将会受到影响。一般情况下常见的计量装置配置问题有以下几种:第一,电力计量系统各组件中存在不合理的情况。第二,电能表接线方式不对。第三,电能表认识程度较低,将三相三线电能表视作其他电能表使用。第四,缺少对系统中回路的了解,对回路的选择出现了错误。计量装置维护工作上的缺失,以及系统接线错误也是常见的技术问题。第五,接线盒保护工作展未进行,导致发生接线盒失窃问题。
三、新形势下电力计量的标准化管理与应用
3.1 强化计量精准度,提升计量设备标准化
在新形势下实现电力计量精准度的提升以及计量设备标准的提升,需要从以下两点展开。第一,根据实际需求对落后或者淘汰的产品进行技术的升级改造。当前为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以及电力计量的准确性,政府禁止使用淘汰的是电能表,在此基础上对计量技术进行深度处理,实现计量数字化发展以及远程抄表工作,最终将实现计量自动化管理能力的逐步增强。随着电力用户的数量增多,电能计量表设备类型不断的更换,投入市场使用的电能计量表设备必定符合计量管理的具体规程,选择稳定性与精准度较高的电能表,对电流、电压互感器进行严格控制,以此维持计量稳定性[3]。第二,加强计量监督与误差检测考核严格程度。严格的遵守计量监督相关要求,对电能表进行强化检测、二次压降、误差检测等考验,充分发挥出技术的价值,以此促进计量精准度的快速提升,与此同时还结合负荷种类对精准度等级进行要求,继而在具体使用前对计量设备进行科学的矫正与调整,保证计量设备的误差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3.2 人员与服务的标准化管理
电力企业人员管理以及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工作中,要参考电力施工具体内容进行人员的调配管理,对人员的服务理念以及意识进行充分的培训与锻炼,促使工作人员适应管理制度,以此为基础增强工作人员的团队合作意识,建立具备高素质、高技术的团队,实现服务工作标准化管理水平的提升,为用电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让客用电用户有更多的选择。电力企业在人员管理以及服务管理标准化的发展中,要结合客服的建议与意见,为客户提出的问题进行导向,或者是制定个性化服务、优质的管理服务策略排除客户切实面临的问题,确保用户用电中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针对用户反馈的信息及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3.3 部门之间关联性的提升
电力企业由于涉及到较为关键的电力技术,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为确保各项工作开展的安全性与稳定性,继而要实现专业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4]。除此之外,在工作范围内各部门还可以争取上级部门的技术指导,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学习,对先进科学技术支持下的设备进行全方面的应用,为计量标准化打造出一个良好的氛围。电力计量标准化的实现是我国电力企业自身实力增强的体现,也是我国需求侧管理进行的根本依据,与电力企业运行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关联。基于此,供电企业在工作中要针对电力计量标准化建设进行创新与完善,依靠技术的创新发展实现电力企业自身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的大幅度增长。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计量作为电力行业发展中生产效益与经济效益实现的一项重要措施,对电力行业的发展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要以此来实现电力企业自身的发展,必须从电力计量的标准化管理与应用着手,降低电力系统中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提升电力在技术与管理上的发展创新。
参考文献:
[1]吴涛. 新形势下电力计量的标准化管理与应用[J]. 文摘版:工程技术, 2016, 000(005):P.281-281.
[2]郑宜超. 浅析新形势下电力计量的标准化管理与应用[J]. 通讯世界:下半月, 2014, 000(009):P.76-77.
[3]李月婷, 李汉栋. 新形势下电力计量的标准化管理与应用研究[J]. 名城绘, 2018(2): 262-262.
[4]胡勋. 新形势下电力计量的标准化管理探究[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7, 000(012):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