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古以来,水利工程一直是利国利民的大工程。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同时推进了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在建筑业中,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施工企业均非常重视施工的质量。目前,如何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合理地应用引水施工技术,快速有效地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已成为水利工程建设相关人员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极容易受到各种环境的影响,从而导致工程建设异常。本文探讨了一些引水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希望能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中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管理解析
引言
水利工程项目持续推进,多元化的施工技术不断涌现,成为水利工程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对水利工程的日后发展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故此,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水利工程人员应该合理掌握导流技术要点,充分发挥导流技术在施工中的有益作用,确保水利工程的施工进度,进一步提升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健全水利工程建设,使得施工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能够符合相关标准。
1水利工程施工导流施工技术的意义概述
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之前,为了更好的保障工程建设的安全高效开展,往往需要建立施工方案。在这一过程当中,需要做好对施工现场的勘察工作,了解掌握施工现场的地质、水文以及气候等等,并结合实际勘察状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为接下来的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将导流施工技术应用于水利工程施工当中,能够实现对水流的有效疏导与控制,确保水流绕开施工地点流向下游,保障施工建设的有序进行,避免延误施工工期。与此同时,应用导流施工技术,还能够避免由于汛期所造成的水害影响,以便于更好的保障施工质量。众所周知,水利工程导流施工会涉及到众多的内容,因此施工人员应做好现场勘查工作,了解和汛期相关的状况,制定合理施工方案,最大限度的降低水流对于工程建设所带来的一系列影响。
2水利工程导流施工技术分析和特点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能够保证施工用水顺利通过施工区,因而必须采取相应的引导手段,引导上下游来水,科学控制来水。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施工导流技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水利工程中采用的施工导流技术可以使施工场地周围的水流向下,保证水利工程施工场地在施工过程中不受水流的积聚和渗透的影响,为工程建设提供更好的施工环境,有效保证工程进度,提高施工质量,减少水流和河流汛期对水利工程效益的影响。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为了更好地加快施工实际进度,创造更大的施工效益。目前,引水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存在许多问题。在坝址选择过程中,施工企业需要调查施工区的基本环境条件,结合施工区的实际地质、水文条件选择坝址,综合考虑施工难度、工程建设规模和其他因素,综合考虑水能指标等因素,提高坝址选择的合理性。其次,在制定建设规划时,要完善水利工程的总体布局。坝址位置确定后,引水渠位置在水利工程主体结构施工前确定。施工计划的制定也是施工活动有序开展的重要基础条件。对于水利工程建设,既要以完善的施工方案为基本保证,又要解决导流施工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在施工技术创新过程中,要在原有施工经验的基础上,整合施工设备、施工技术等物质资源,创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从而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基本需要。最后,在导流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施工区建筑物分布、周边自然环境等诸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保证工程建设的整体进度。
3水利工程导流施工技术的应用
3.1明渠导流技术
明渠导流适用于滩涂开阔或两岸地势平缓的平原河流。一般情况下,河道在滩涂或河岸上挖,横围堰建在基坑的上游和下游。河道的水流通过河道排出。明渠导流适用条件:如果河床覆盖层很深,不易分期导流,或坝址处河床较窄,满足以下四个条件之一,可考虑明渠导流方案。①工期短,缺乏专业设备和相关经验;②导流流量大,地质条件不适合导流洞开挖;③施工期有木质、通航、排冰条件;④有平台,沿河岸有肩宽的古河或哑口。明渠导流布置:①引水轴线位置。尽量布置在河道口、古河道或宽平台处,避免深挖,缩短河道长度,尽量避开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避免滑坡、崩塌。为使水流顺畅,包括轴线与干流夹角小于30°,明渠转弯半直径不应小于渠底宽度的5倍;②进出口改善。进出口高程根据施工期通航、水流、过木、排冰等情况确定。为减少总开挖量,在考虑进洞因素后,宜增加开挖高度;③如果渠底是软土,必须做好防渗工作。
3.2隧道导流技术
隧道导流施工技术在一些地形较为陡峭,河谷狭隘以及岩石硬度大的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实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隧洞泄水能力不高,因此在挖掘隧洞的过程当中,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一般来说,汛期泄水情况下,大多采用淹没基坑法。在对隧道实施导流施工设计的过程当中,要充分考虑到永久隧洞。在面对地势较为险峻的区域,大多采用隧洞导流法。
3.3分段围堰法技术
分段围堰法,主要是将施工河床进行有效分隔,对分隔开的河床进行一段一段式施工,当水利工程施工逐渐延后,则需要围堰的数量不断增多。这种导流施工技术实用性较强,施工成本低,能够易于操作。在开展水利施工过程中,一般运用二段二期导流法,只有在较为辽阔的通航河道、且没有断航的情况下才会运用多段多期导流法。分段围堰法,通常应用于一些水流量大、施工期长、河床宽阔的水利工程之中,尤其是严重的通航河流与冰凌河流之中,如国内外规模较大的工程中都有所应用,在开展施工前期应该利用原河道进行有序导流,然后运用泄水道来开展导流工作。
3.4涵洞导流技术
在一些规模较小的土石坝中,可以选择涵洞导流法。在工程基坑的上下游,分别修建挡水围堰,依托涵洞完成导水。涵洞导流的优点在于作业周期短、成本投入低,在一些山区或农村的小型水利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选择该方法,施工时需要注意的要点有:开挖涵洞时,可以依照地形灵活布置涵洞的位置,以减少工程量。但是如果涵洞周边的围岩破碎较为严重,则需要进行衬砌加固,以保证涵洞的整体结构稳定。也可以选择将涵洞布置在硬土层上,但是要注意进行受力计算,如果涵洞上部的土体压力较大,也需要采取加固措施。可以在涵洞内壁,使用水泥进行抹平。还可以防止落石、落土阻塞涵洞的问题。
结语
水利工程导流施工应当从地方环境现实出发,充分的考虑作业环境与施工技术要求,尽量避免外部因素对水利工程的干扰,解决导流施工中的各种问题隐患。施工时技术人员需要对导流作业的全过程进行仔细分析,对水文、地貌、材料因素进行逐一控制,能结合典型水利工程的导流技术优化导流手段,提升水利工程整体技术水平,达到推动水利工程顺利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耿飞,李松平,袁吉娜,etal.Monte—Carlo方法在黄登水电站施工导流风险分析中的应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9,(6).
[2]王勇.基于实例分析水利工程的施工导流及围堰技术[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7,17(6):226-228.
[3]王莹.导流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浅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9,19(9):163-164.
[4]杨克珊.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价值工程,2019,38(18):153-155.
[5]梁成福,黄未来.浅谈液压滑模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与研究[J].智能城市,2019,5(9):113-114.
作者简介:
姓名:祝爱平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72年9月
工作单位:菏泽市洙赵新河流域工程管理处
通讯地址:山东省菏泽市开发区南京路南段菏泽市水务局
邮政编码:274000
职称:工程师
联系电话:157053006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