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也开始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此时质量管理的工作开始发挥一定的作用。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产生的质量问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就包括管理这一环节,对整个工程进行必要的管理,可以促进建筑工程的有序推进,进而保证质量,促进建筑行业发展。鉴于此,本文主要立足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现状,简要探析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以期促进工程顺利开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对策
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建筑行业已经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其占全年GDP总比的7%左右,正因如此,建筑行业的质量问题也开始受到关注。据调查显示,建筑行业存在极大的风险,尤其是在施工过程中,极其容易导致各种事故,这些质量问题所引发的安全事故,每年都会导致多人受伤甚至死亡,可以发现,其中存在很大的质量管理问题。而这些问题的产生也因多种因素导致,将这些问题阐明,而后进行必要的解决,才能促进建筑行业健康发展。据此情况,本文主要从施工质量管理的问题出发,对决绝对策进行了探析。
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1、建筑单位问题
就现今的建筑管理情况来看,有一些建筑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未按照相关法规做事,甚至一些施工企业没有相应的资质,没有施工许可证就开始作业的情况屡见不鲜[1]。根据《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建筑施工之前,进行施工的单位需由行政主管部门进行许可证的办理,同时还需将相关的保障措施进行备案。但实际中的建筑工程有很多在施工阶段也未取得许可证,甚至没有行政许可就开工。还有的建筑单位想要节约成本,而后私自把工程项目承包给没有施工资质的建筑施工方,这也在无形中增加了质量安全风险。还有的建筑单位出现强压工期的情况,甚至为了追赶施工进度而不顾质量管理,此时建筑工人在短时间内接受疲劳工作,极其容易导致安全事故。也有的施工单位在建筑材料方面偷工减料,或者使用的材料与标准不相符,进而导致安全事故。
2、施工单位问题
施工单位的问题也会对质量造成影响,很多单位存在成本和效益问题,过于注重效益而忽视了建筑质量,所以对质量管理的工作有所忽视。甚至有的施工单位在现场管理中存在意识模糊的情况,关于质量管理的相关制度也未能得到落实。有的施工单位过于追求成本的节约,进而导致投入质监的经费不足的情况,用于质检的设施也存在质量问题,规章条例和制度都与现场情况不符。还有的施工单位因过于追求工期速度,而忽视了对工人进行知识培训的过程,进而导致质检员数量不足或质量不达标等情况,所以无法有效管理质量工作。
3、建筑施工中的工作人员问题
现今的建筑施工人员大都为农民工,但是很多人员缺乏一定的质量管理意识和质量操作的技能,甚至不了解现场施工中的作业环境、质量知识以及质量的规章制度等,进而在进行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会引发安全事故。
因缺少必要的监管,所以工作人员的工作并不符合标准,比如,常常选择不合标准的施工材料,没有保持警惕心理,进而使不合格的材料流入建筑群中,引发安全隐患;还有一些施工现场出现偷工减料的情况,将门窗承重梁换成红砖,在浇筑楼层时,未按标准摆放钢筋;需使用一级钢筋的位置却用三级钢筋代替;这样的情况实属常见又影响深远。另外,工作人员未经过良好的培训,比如一些木工或者电工未持证上岗,同样埋下诸多安全隐患。
4、监督监管问题
在当前的背景下,可以发现,建筑施工中的质量监管也存在很大问题,负责监管的机构与相关人员及整体规模并不适应,常常出现工程多、监管人员少的情况,这就会导致监管力度不足等问题。同时,监管人员的自身素养和能力问题也较为严重,在新老交替期间,很多年轻管理人员监管现场的经验不足,而老人的精力不足,则导致监管出现问题。另外,监管费用被国家收取,所以未能有效落实监管人员编制,进而导致质量监管出现经费紧张的情况。
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对策
1、对违法行为进行整顿,加强质量管理力度
建筑行业整体市场需要受到整顿,国家和相关部门应积极落实工程质量管理的问责制度,如出现质量安全事故则应对相关人员进行问责,对单位领导干部的责任进行落实,对建筑施工单位盲目缩短工期的情况进行遏制,避免经费投入不足,质量被压缩等行为产生。同时应依据《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管理法》对施工单位的质管责任进行落实,有效贯彻和执行责任追究的制度[2]。相关的行政部门还需提高审查力度,发现违规行为则应及时处理,保证有资质的单位才可完成施工工作。
2、对人员管理进行细化,并强化质量的投入
建筑施工的单位应针对施工特点对工程质量管理投入相关的经费,同时要分清利益和效益的利害关系,避免低劣产品进入施工现场。还需依据相关的施工环节及工种,采取一定的质量管理措施。比如在进行工人在脚手架上进行高空作业时,需佩戴好安全带;在施工现场临边、门洞等位置搭建防护栏杆以及顶棚;现场需要用到的分电箱和变电箱也要符合标准,同时还要做好防水和防火的工作,避免漏电伤人;现场施工人员应配备与标准相符的安全帽,对现场施工后遗留下来的石块及铁钉等危险物品进行及时地清扫;最后则需培养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避免因低级错误引发质量安全问题。
3、增强监管力度
制定责任制可有效增强监管的力度,所以在施工工作之前,就应明确责任制度,加强质量管控的工作,明确每个员工的责任,对其工作进行监管。同时还需对监管中出现的腐败行为进行严惩。另外还需加强培养专业的技术人员,令其做好执法以及管理的工作,如果施工现场出现质量管理问题,则应采取措施对这些问题进行解决,进而从各方面提高施工的效率。监管部门还需对施工许可、资质审批以及工程招投标的工作进行完善,杜绝违建的行为,对工程分包进行规范。
结束语:
总的来说,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工作一直备受重视,其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也提出了相关的管理对策。只有完善好管理工作,才能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促进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浩.探析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对策[J].价值工程,2019,38(33):67-69.
[2]梁传敏.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工程质量管理措施[J].砖瓦世界,2020,(1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