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压力平衡的软土沉入式地下连续墙施工结构,解决采用高压水辅助地下连续墙的软土沉入施工,高压水的泵入会导致土体内压升高,产生土体隆起的问题。本技术包括地下连续墙墙体,墙体的底端设置刃脚,墙体在顶面和刃脚之间埋设有射水管和吸浆管,墙体还设有竖直的锚索孔,锚索孔内的锚索下端固定在土体下的基岩中形成锚索桩,墙体上方的锚索上设置千斤顶。通过射水管软化土体,通过吸浆管将泥浆排出,在连续墙的下沉施工过程中保持土体内的压力平衡,既辅助墙体快速下沉施工,又能缓解土体内压,避免土体隆起;通过锚索、千斤顶对墙体施加下压力,使墙体能快速下沉施工。
关键词:岩土工程 压力平衡 软土 地下连续墙
1.工程概况
地下连续墙是基础工程,传统的地下连续墙施工是在地面上采用挖槽机械,沿着深开挖工程的周边轴线,在泥浆护壁条件下,开挖出一条狭长的深槽,清槽、导墙浇筑混凝土后,在槽内吊放钢筋笼,然后用导管法灌筑水下混凝土筑成一个单元槽段,如此逐段进行,在地下筑成一道连续的钢筋混凝土墙壁。然而这种墙体需要预先挖出深槽,受挖掘设备限制,不能建筑较深的连续墙,且需要施工时浇筑混凝土等,使得施工缓慢。
目前预制装配式建筑发展迅速,可将地下连续墙做成预制装配式,利用压力作用,将预制墙体整体沉入地下,能够解决现场浇筑施工缓慢的问题。但预制装配式地下连续墙下沉过程中需要破开土体,下沉阻力大。针对这一问题,有工程师设计了以下施工结构辅助下沉:一种沉井高压水助沉的施工设备,该设备用于沉井,通过布置在井壁上端与刃脚之间的高压水管,泵入高压水破坏沉井刃脚周围的土体,从而减少下沉阻力。上述施工结构可以用于连续墙下沉,但又有所不同,沉井施工境内通常为掏空,水体可以自然排出,而连续墙下沉施工过程中,是将土体将两侧排开,本身就会对土体形成挤压,如果泵入高压水软化土体,大量泵入的水会导致土体内压过高,产生土体隆起,严重时会在水体自然排出后形成空腔,影响结构强度,造成不利后果。
2、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是:基于压力平衡的软土沉入式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包括地下连续墙的墙体,墙体的底端设置刃脚,其特征在于:墙体在顶面和刃脚之间埋设有射水管和吸浆管。射水管用于向下喷水软化土体,辅助墙体下沉,当土体内压力积聚到一定程度,通过吸浆管将土体中的泥浆排出进行泄压,在连续墙的下沉施工过程中保持土体内的压力平衡,既辅助墙体快速下沉施工,又能缓解土体内压,避免土体隆起。
(1)射水管下端设有出水口,出水口对齐刃脚的尖端竖直向下开设,射水管上端连接向下泵送高压水的高压水泵;(2)吸浆管下端呈倒Y字形,吸浆管在刃脚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吸浆口;(3)吸浆口处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可以为达到压力阈值自动开启的阀体,也可以是检测压力信号用于控制泥浆泵的信号发生器。泥浆可以利用土体内压自然排出,也可以用压力传感器控制泥浆泵抽吸排出;(4)吸浆管上端连接向上抽送泥浆的泥浆泵;
(5)墙体在顶面和刃脚之间还设有竖直的锚索孔,锚索孔内设置有锚索,锚索下端固定在土体下的基岩中形成锚索桩,墙体上方的锚索上设置千斤顶,千斤顶抱夹在锚索上并向下顶压墙体上端面。锚索可以配合千斤顶对墙体形成下压辅助下沉,在施工完成后还可以起到抗浮作用;(6)墙体竖向分设多块,最下方的墙体底端设置刃脚,上下相邻的墙体对接面采用凹槽和凸块对齐;(7)墙体横向分设多段,左右相邻的墙体对接面采用凹槽和凸块对齐;(8)墙体横截面两侧壁的为波浪形;(9)墙体上吸浆管的设置间隔大于射水管的设置间隔。
本方案的设计结构,在一段墙体预制过程中预留三个或者四个或更多上下贯穿孔洞,在墙体底部设置刃脚,刃脚上设置有与墙体内射水管联通的出水口,其主要作用是墙体下沉过程中,射水稀释底部土体,辅助下沉;为了解决墙体射水辅助下沉过程中的土体隆起问题,本方案在墙体内预埋了吸浆管,在底部刃脚处两侧有两处吸浆口,吸浆口处设有两个压力开启的单向阀作为压力传感器,当土体内压达到阈值,泥浆可以通过开启的压力传感器自然排出;吸浆管也可以连接泥浆泵,用吸浆口压力传感器控制泥浆泵抽吸排出,从而减少土体内压,防止地表土体隆起。另外,本方案还可以在每段墙体靠两端的位置设置锚索孔,预先在设计位置打入抗拔锚索桩至基岩,利用锚索桩作为反力支架,锚索穿过锚索孔后抱设千斤顶,利用千斤顶将墙体压入地下,并且抗拔的锚索能够在后期提供抗浮能力。
3、施工方法
基于压力平衡的软土沉入式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如图1、2所示。施工结构包括地下连续墙的墙体,墙体横向分设多段,左右相邻的墙体对接面采用凹槽和凸块对齐,墙体横截面两侧壁的为波浪形。墙体竖向分设多块,最下方的墙体底端设置刃脚,上下相邻的墙体对接面采用凹槽和凸块对齐;墙体在顶面和刃脚之间开设有锚索孔,并且墙体内竖向埋设有射水管和吸浆管。锚索孔内设置有锚索,锚索下端固定在土体下的基岩中形成锚索桩,墙体上方的锚索上设置千斤顶,千斤顶抱夹在锚索上并向下顶压墙体上端面;吸浆管下端呈倒Y字形,吸浆管在刃脚6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吸浆口8。吸浆口处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可以是压力上升到阈值自行打开的单向阀,吸浆管利用土体内压自动排浆。压力传感器也可以是检测压力信号的信号发生器,吸浆管上端连接向上抽送泥浆的泥浆泵,通过压力传感器信号控制泥浆泵排浆;射水管射水管下端设有出水口,出水口对齐刃脚的尖端竖直向下开设。射水管上端可以用于连接向下泵送高压水的高压水泵。
施工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首先在地下连续墙施工的轴线上用机械或者人工挖槽,清槽结束后浇筑钢筋混凝土导墙;(2)待导墙施工完成后,并且达到预定强度,在预定位置打入抗拔的锚索;(3)待锚索抗拔试验合格后,将已经安装了吸浆管和进水管的地下连续墙的墙体吊放到位,并将锚索穿过墙体的锚索孔,在墙体上部锚索上穿心安装千斤顶;(4)调整墙体位置,保证位置精确,千斤顶向下进行顶升,将地下连续墙慢慢压入地下,可控制两侧千斤顶的升降幅度进行纠偏;(5)待首节墙体下沉到一定深度后,开启射水管泵入高压水在刃脚处形成水刀,稀释底部土体,辅助下沉。(6)当地下连续墙底部地内压力达到一定值后,稀释的泥浆能够自动从吸浆管排出,达到泄压的作用;(7)第一段墙体下沉到位后,拆除顶部千斤顶,按照第二段墙体,采用上述方法下沉施工,墙体可依次施工,连接为整体。
.png)
图1:地下连续墙横向连接示意图 图2:地下连续墙纵向连接示意图
结束语: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采用高压水辅助地下连续墙的软土沉入施工,高压水的泵入会导致土体内压升高,产生土体隆起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压力平衡的软土沉入式地下连续墙施工结构,通过射水管软化土体,通过吸浆管将泥浆排出,在连续墙的下沉施工过程中保持土体内的压力平衡,既辅助墙体快速下沉施工,又能缓解土体内压,避免土体隆起。
参考文献:
[1]严熙,李英英.试论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中的应用[J].中国住宅设施,2018(11):110—111
[2]吕华安,于永杰.试析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3):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