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科学领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构研究

发表时间:2020/6/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月4期   作者:曾秀娟
[导读] 在幼儿园阶段教育中,多数教师对于健康、社会、语言、艺术领域教学活动都可以熟练地开展
        摘要:在幼儿园阶段教育中,多数教师对于健康、社会、语言、艺术领域教学活动都可以熟练地开展,但现阶段幼儿科学领域活动,是幼儿阶段教育的教学难点。本文主要阐述了幼儿科学领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构研究,并结合实践经验,提供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科学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建构
        前言:在幼儿阶段的科学学习中,以激发幼儿探究欲望、培养幼儿探究能力为教育核心,教师应用多元化教育方式,引导幼儿对实际生活进行观察、比较,进而拓展幼儿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并帮助幼儿积累经验,培养幼儿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为日后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但现阶段幼儿科学领域课程教育存在部分教学突显的问题,导致科学教育失去了应有的有效性,不利于教师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一、现阶段幼儿科学领域教育存在的问题。
        首先,大多数幼教者对自然科学知识没有过多兴趣,导致幼教者科学教育基础较为薄弱,在相应知识储备与教学技能方面存在不足,导致幼儿科学教育存在问题;其次,幼儿年龄过低,在理解事物的过程中都是通过直观进行感受,其思维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较为薄弱,教师在组织科学活动的过程中,教育内容过于抽象,开展科学活动时注重理论知识的强调,忽略了幼儿的思维能力,导致幼儿失去科学活动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幼儿科学活动开展的困难。为了更好的开展科学活动,教师应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措施,应用多元化教学方式,激发幼儿科学兴趣,采取引导性教学方式,引导幼儿自主探究、自主思考,在思考中提高幼儿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推动幼儿综合素质发展,进而实现科学活动有效性,为幼儿日后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幼儿科学领域课程资源构建与开发
        在构建科学教学课程过程中,教师应基于幼儿角度出发,并围绕幼儿实际情况开展,设计相应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活动可以有序开展。在幼儿阶段额教育中,幼儿对新鲜事物有着浓烈的好奇心,教师就可利用幼儿这一心理特点,利用游戏化、情境化、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全面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促使幼儿在参与活动中,拓展幼儿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加强幼儿心智发展,并组织幼儿根据内容进行讨论,培养幼儿口语交际能力与集体意识。重活动,轻理论,引导幼儿在活动中自主探究,这样才可以实现科学领域教育的有效性。
        三、开展幼儿科学领域活动的有效措施
        基于培养幼儿探究能力与拓展幼儿思维能力的基础下,教师可围绕以下形式,开展科学领域活动,全面推动幼儿身心发展。


        (一)利用互动式教学方式,激发幼儿探究欲望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想要促使幼儿领悟知识基础,从感性思维上升理性思维过于遥远,但教师应以此为基础,培养幼儿思维循循渐进,帮助幼儿思维全面发展,不仅有利于后续开展教学活动,对幼儿的未来,也奠定良好的基础。在科学教育中,幼儿在探究时,首先关注的是实验对象、现象,幼儿理解能力较为薄弱,教师如对幼儿进行理论讲解,幼儿无法理解知识内容,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幼儿理解,教师可通过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幼儿在互动中梳理知识,进而让幼儿理解自然现象,并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拓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帮助幼儿建立基础科学概念。
        例如:在声音的产生中,教师就可采取互动式的教学方式,引导幼儿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明确科学教育知识点。教师可在开展科学活动前,与幼儿进行互动,“小朋友,我给你们表演个有趣的声音把。”利用尺子、鼓等物理制造声音,并提问幼儿可以弄出声音吗?在与幼儿互动中,提问幼儿为什么会发出声音呢?为什么尺子在发出声音的过程中会抖动,不抖动了也就没有声音了呢。这种有趣的互动激发了幼儿的探究欲望,进而开展后续的科学教育活动。利用有趣的字眼吸引幼儿关注,在幼儿关注时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引导幼儿参与现象,提出引导性问题,整个互动的过程不仅可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也激发了幼儿的探究欲望,进而为幼儿讲解后续的教学内容,推动幼儿思维发展。
        (二)将科学领域课程游戏化,激发幼儿自主学习兴趣
        幼儿生性活泼好动,游戏对于幼儿有着较强的吸引力,教师可利用这一特点,将科学领域课程与游戏活动整合,进而形成游戏化科学活动。首先,科学活动中游戏的构建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并结合基础教育规律,利用生动有趣的游戏引导幼儿对生活中事物进行探索,进而实现科学活动游戏化,不仅培养了幼儿的科学兴趣,也激发了幼儿的研究欲望。此外,幼儿园应构建科学发现区、自然区、益智区、操作区等,丰富幼儿的科学活动,让幼儿可以在活动中即产生了探究兴趣,也锻炼了身体发展,促使幼儿健康成长。此外,在构建游戏化科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扮演“引导者”的身份,教师应积极更新教学技能,利用多元化方式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发现现象,促使幼儿自主思考,自主研究,推动幼儿全面发展。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科学领域课程资源开发与构建的过程中,教师应基于幼儿自主探究的理念,开展科学教学活动,通过多元化方式,引导幼儿发现科学现象,推动幼儿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促使幼儿心智得到良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陈晓芳.幼儿园科学教育中生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 [J] .学前课程研究,2008(1).
        [2]李槐青.对幼儿科学教育资源的再思考 [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