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水利工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水利工程项目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工程建设的质量受到水文地理,季节气候环境等综合客观因素的影响,因而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当中,要加强工程设计,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明确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通过合理的规划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全面提升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基于此,本文就结合水利工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工程设计对施工过程所带来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工作建议,全面加强工程质量控制工作,保障水利工程施工能够顺利进行。
关键词:水利工程设计;施工过程;影响;控制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在水利工程项目等领域的投资力度逐年加大,但水利工程的施工复杂度较高,规模较大,施工条件也相对苛刻。一旦出现水利工程的质量问题,将会对企业和人员安全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对水利工程设计治量优化管理进行深入思考,对提高工程质量,保证人民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水利工程设计的现有问题
1.1缺乏技术支撑体系
在水利工程的发展中,技术支撑体系也是必不可少,水利工程设计较为特殊,涉及的技术领域和内容也更加广泛,要进行科学设计,既要制定完善规范的设计标准与制度,还离不开其他的技术支撑,这是提高水利工程设计质量的一个前提保证。在当前的水利工程设计中,缺乏细化的技术支撑体系,信息技术水平还有待提升,导致设计人员在工作前,未能从多个细节来掌握地区的雨水、地质和环境情况,这也会影响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尽管在水利工程设计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是在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上,还难以达到理想的范围,这都影响了水利工程的设计质量。
1.2环保理念的缺失
在新的历史时期下,人们的环保理念得到了显著增强,人们对水利工程环保设计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的水利工程设计中还存在诸多问题,经常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究其根本原因,便是由于相关人员的环保意识不足,设计环节更多的是关注质量与安全性,忽视了环保理念,对环保配套的设施不够关注,在工程投入使用后,很容易给周边环境造成污染,也会影响周围人民的健康生活,在生态环境的治理上,也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这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利工程的有序发展。
2水利工程设计在施工过程控制措施
2.1完善监督制度与责任管理制度
完善监督制度与责任管理制度都是优化水利工程设计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方式,由于我国的水利工程设计普遍都具有规模大、施工程序复杂、建设周期较长以及施工条件严峻等特点,这就使得水利工程的设计工作更具有综合性和系统性。这种工程设计的系统性意味着这些水利工程设计不能一蹴而就,而应当循序渐进,分阶段进行设计,对于不同的工程设计阶段,其设计单位的工作目标与其工作重点之间也存在相对较大的差距。因此,完善监督制度与责任管理制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确保水利工程的阶段性设计,更符合当地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标准。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加强水利工程各阶段的监督力度,当某一阶段工程设计完成后,定期在网上公布其水利工程的设计与实施情况,并主动接受来自地方政府与各工程单位的监督,从而及时发现其设计过程中的问题并予以解决,以此来真正落实水利工程设计的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从而为当地水利工程的设计方案提供更为科学的质量保障。此外,相关部门还可以落实责任制度,即将水利工程设计责任落实到具体负责人头上,使其权责明确。一旦发生由于设计失误等原因造成的水利工程事故,相关部门可以第一时间找到负责人,使其承担相应的责任与处罚。对于那些提供优秀工程设计方案且确保工程顺利实施的负责人,则可以根据其贡献程度,对其进行嘉奖与表扬,以此来达到公司优化水利工程设计质量管理的目标。
2.2凸显文化内涵
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下,我国的文化事业也迅速发展,人们不仅关注经济发展,对于文化事业,也予以了更高的关注度,因此,在水利工程的设计中,也要彰显出城市的文化内涵,这是下一阶段水利工程设计需要高度重视的内容。将水利工程与文化内涵相结合,能够为水利工程赋予不一样的文化元素,从而优化城市形象。例如,在设计时,可以适当改变工程的外观,突出其现代化,将其与周围的民俗环境融合,将其作为城市文化发展的一部分,融入更多的人文元素,还可以将城市中的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与当地独有特色的建筑物与区域娱乐设施、风景区结合起来,让水利工程具备娱乐和文化功能。由于水利工程建筑设计涉及到的部门与人员较多,因而设计时要与业主方进行有效的协调,进而确保设计工作满足业主要求。比如,如果业主方在建筑造型、建筑颜色以及办公区域反面有着一定的要求,那么具体设计时要尽可能满足业主的要求。
2.3优化组织设计方法
在水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延伸施工组织设计的深度与广度,创新组织设计方案,也是优化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首先:提升设计图纸的科学性。在水利工程施工前期,落实设计图纸的检查分析工作,及时调整和修改设计图纸中不合理的地方,确保图纸设计与施工实际的协调性。同时,根据工程施工内容,适当添加新技术,使新技术成果能够及时、有效的发挥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工程施工,提升施工质量和效率。其次:加强科技信息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加快水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信息化建设,构建自动化组织设计系统,推动施工技术系统化、模块化发展,提升组织设计内容的科学性。例如,在水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工作中,不断积累新理念、新方案,构建组织设计方案数据库,构建共通的组织设计框架数据。再根据具体工程施工内容,嵌入个性化设计内容,实现“共通框架+个性设计”的模式,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出现设计遗漏环节,保障组织设计整体内容的完善性,还落实了工程施工的个性化安排,促进了施工组织设计工作效率。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提升施工组织设计的科学性,增强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可以促进水利工程组织设计优化发展。
2.4加强设计方案审核
水利工程设计的效果会影响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因而在团队选择的过程中,要选择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更强的施工单位。在项目招标时,要选择口碑好,有实力的施工单位。招标过程中,首先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筛选方案,选出最优的施工单位。其次,在招标单位预选时,要加强对工程造价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设计方案的选择,保障相应的工作人员能够积极参与,且能够按照要求认真完成各自的工作,全面加强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工作。最后,在施工设计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还需要全面加强对施工方案的审核。结合具体的施工方案全面加强水利工程施工可行性的测评工作,通过专业性的评价全面提高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的可行性。因而在水利工程施工方案的审核过程中,要加强对工程造价的管理,通过成本控制,全面加强水利工程施工工序的安排,综合考虑到众多客观因素的影响进行精确的技术参数考察,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全面加强误差控制工作。这就需要相应的施工设计人员能够加强对施工方案细节上的处理,通过精细化的设计,以有效避免因细节因素误差而影响水利工程整体质量的现象发生。
结语
综上所述,相关水利工程设计质量管理人员要逐步优化水利工程设计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水利工程设计人员的培训,完善监督制度与责任管理制度,优化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模式,引进网络科技与信息化质量管理系统,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水利工程朝着更加长远持续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蔡田余.水利工程设计质量管理问题的思考[J].江西建材,2017(11):111-112.
[2]周富强.水利工程设计质量优化管理分析[J].珠江水运,2017(8):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