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行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建筑工程的数量越来越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建筑工程质量也有了更多的要求,这就需要建设企业加强对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才能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符合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本文首先概述了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以及其重要性,然后针对其中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以此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措施
引言
经济的进步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居住建筑和公用建筑等都有了新的要求,在基本性能的基础上还要满足审美、增加功能性、确保质量和使用年限、还有经济适用等方面的要求。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有很多种,建筑设计、材料选择、施工方案等方面都能决定建筑工程质量的高低。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管理水平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高低,但是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对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导致了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从而影响到了建筑工程质量。
1.概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以及其重要性
顾名思义,工程质量管理就是指对建筑工程施工总过程进行的质量监测和管理,对于整个工程来说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加强质量管理手段,可以有效提高建筑工程质量。随着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建筑工程的性能也到了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效益也得到最大发挥。除此之外,加强对工程质量管理,还能控制造价成本,提高建设企业的经济收益,也为社会发展提供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显得十分重要,只有不断加强对于其管理工作,才能提高建筑企业的效益,确保建筑性能发挥出最大效果。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的问题
2.1工程材料的问题
建筑材料是整个工程建设的基础及核心,主要包括了钢筋、混凝土、沙、石灰等。众所周知,物料的好坏对于建筑的质量是最直接的,还会影响其性能。建筑工程材料具有种类多、耗材量大、资金占比大等特点,也给建筑材料管理带来了很大难题,包括材料采购、材料保管、材料检测、材料验收等方面。首先,在材料检测方面由于材料种类多且繁杂,无法进行全面检测,一般都是使用抽检方式进行,很容易出现质量问题。其次,采购部门在进行物料采购时一味注重造价成本,从一些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的渠道购买了物料,并且没有对采购的物料进行严格的监测,导致物料不合格而且缺乏安全性,建筑工程的质量也无法保障。最后,在建筑工程中,建筑企业承包商一味的注重利益,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使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
2.2 施工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建筑工程中,现场施工质量管理,是直接关乎工程质量的高低,但是在多数的施工企业中现场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实际施工经常出现停滞,影响了工程质量和进度。首先,是管理人员对施工过程中监管不到位以及监管制度不完善,例如在实际施工中,管理人员监管意识薄弱,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没有及时发现,工程质量也缺乏了一定的标准,这样的话建筑工程质量得不到有效管理。其次,是管理人员对于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没有采取具体的处理措施以及施工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没有处理方案,影响了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人员中应当有技术人员的加入,才能在出现问题的第一时间进行技术指导和及时处理,但是实际中管理人员团队还是缺乏了技术人员,导致了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没有及时发现或者是无法解决,从而影响了工程质量。
2.3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不够
随着现代化建筑工程的规模不断扩大,这也对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管理人员要具备较高的施工技术水平,还要有着专业管理水平。但是,目前我国建筑管理团队中,管理人员只是拥有一定的施工技术,缺乏了专业管理能力,给建筑施工过程带来了很大问题,影响了建筑工程质量。
2.4 监督环节不到位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监督环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直接决定工程质量的一大因素。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监督制度不完善,监督环节没有全面进行。首先,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施工不合理的现象没有及时阻止其发生,导致给建筑工程带来质量问题。其次,缺乏了监督制度,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没有进行处理,导致酿成安全事故。最后,政府监管部门缺乏对施工单位的实时监管,导致建筑质量问题频频发生。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应对措施
3.1严格管理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的重要性无需再表,针对建筑材料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进行严格管控。首先,对于建筑材料的检测验收,一定要确保材料具有材质证明、出厂合格证、实验报告等,对于钢筋、水泥材料须进行见证取样试验和适当复试,从而保障所有建筑材料符合要求。其次,在建筑材料的采购环节,对于供应商资质进行审核,采购的材料是否符合建筑需求,避免出现劣质材料的采购。最后,加强施工过程监督环节,杜绝偷工减料现象出现。
3.2 完善管理体制,重视施工现场的管理
施工管理体制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工程管理要求结合企业自的身情况进行合理的建立,能够为建筑设施、材料采购提供具体依据,来严格实施各部分的施工要求。另外,管理体制还要为具体岗位及施工人员进行工作范围划定责任及要求,以此来减少施工中造成的质量问题。还要提高管理人员管理意识,增强监督力度。管理团队中加入技术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的第一时间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对于施工方案进行完善,建立施工预处理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有处理方案的支持。通过这些具体措施,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3.3提高管理人员管理能力以及加强监督
建筑企业要对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引进先进建筑技术,提高管理人员技术,还要加强对管理人员管理能力培训,聘请专业的管理人才进行教学。通过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来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从而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管理人员要加强监督力度,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杜绝不合理施工、偷工减料现象的出现。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管,通过政府部门的监管,才能真正的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
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规模和数量不断的提高,为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就必须要加强质量管理工作。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对建筑材料管控,提高管理人员专业能力,加强监督力度,就是实现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刘晨.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及控制策略研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01):100-101.
[2]庄明裕,黄伟平,吴福顺,许美娟,张真真. 优化建筑施工管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相关分析[J]. 中国标准化,2018(12):49-50.
[3]李天平.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研究[J]. 建筑设计管理,2015,32(01):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