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医疗服务需求也在增加,妇产科患者也不例外。对护理人员而言,如何优化护理方案,提高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成为一个关注重点。妇产科患者的心理特点是什么?如何突出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下面对此进行简单论述。
1.妇产科常见的疾病有哪些?
妇产科是医院内的一个重要科室,不仅患者数量多,而且疾病类型复杂,对医疗服务提出了高要求。在妇产科就诊的人群中,除了顺产、剖宫产以外,常见的疾病有:①妊高症,即妊娠期间出现的高血压;②胎膜早破;③产后出血;④子宫肌瘤;⑤卵巢肿瘤;⑥功能性子宫出血;⑦盆腔炎;⑧子宫内膜异位症;⑨子宫脱垂;⑩异位妊娠;?葡萄胎;?子痫;?前置胎盘;?早产、流产、引产;?羊水栓塞等。
2.妇产科患者的心理特点
(1)紧张焦虑。年轻的女性患者没有经历过生产和疾病,入院后普遍存在紧张、焦虑的心理。究其根源,是对疾病的认识不足,害怕生产存在意外,担心治疗效果和恢复情况。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患者的心理负担加重。
(2)怀疑抑郁。怀疑的心理,主要是患者对诊断和治疗存在疑问,认为自己没有什么严重的症状,怎么会患上疾病呢?抑郁的心理,多见于分娩产妇中,重男轻女的观念依然存在,一时间难以彻底消除。
(3)自卑内疚。在不孕、流产、新生儿意外患者中,容易产生自卑和内疚的心理,是因为不良经历损伤了她们的心理。如果自卑、内疚没有及时干预,可能进一步发展为绝望,产生自杀倾向,提示护理人员重点关注。
3.妇产护理中的人文关怀体现
人文关怀,就是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将患者作为护理工作的核心,而不是疾病治疗。在妇产护理中,人文关怀要求尊重患者的生命、尊严、隐私,了解并满足患者的身心需要,提高护理服务的针对性、个性化,患者在诊疗过程中感到方便、合适、满意,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均处于健康满足的状态。
(1)人本理念。人文关怀要求护士树立人本理念,从患者的利益出发,关注躯体和心理需求,保护人格尊严。在护理操作中,护士要保持热情耐心的态度,采用关心体贴的语言,促使患者的心理、精神处于舒适状态。
(2)加强沟通。临床护理过程中,很多纠纷和矛盾的出现,就是护患沟通不到位引起的。人文关怀理念下,要求护士倾听患者的想法,鼓励患者宣泄负面情绪,释放喜怒哀乐。将健康教育贯穿在治护全过程,可利用图片、视频进行辅助讲解,增强患者的疾病认知,纠正错误的想法和观念。
(3)尊重患者。对患者护理服务时,一方面要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解决实际问题,尊重患者和家属的知情权,参与到疾病治疗、方案制定中,明白各种消费事项。另一方面要保护患者的隐私,护理操作时应该有一个独立的空间,可以利用布帘进行遮挡、分隔,保证护理操作的私密性。
(4)主动服务。和传统护理模式相比,人文关怀讲究主动服务,例如:针对分娩的初产妇,实施一对一全程陪护,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产妇进行指导,采用不同体位、腹式呼吸,减轻分娩痛苦,加快分娩进程。
4.妇产护理中的心理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是临床护理的一部分,是基于心理学理论和技术下,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积极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实现心理治疗的目标。
(1)环境干预。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病房,做好消毒清洁工作,介绍主治医生和管理制度,尽快消除陌生感。护理操作避开饮食和休息时间,做到开门轻、走路轻、说话轻、操作轻,营造成良好的环境氛围。
(2)心理疏导。对各种负面心理,护士应该耐心倾听患者的想法,走进患者的内心世界,感受患者的情绪变化。指导患者深呼吸、听音乐,通过交谈转移注意力,缓解负面心理的影响,树立积极乐观的治疗心态,积极配合治疗过程。
(3)情感支持。患者治疗期间,护士应告知家属陪护的重要性,多安慰鼓励患者,获得家庭温馨感。对于患者的疾病,家属应给予理解和体谅,不说伤害患者的话,不做伤害患者的事,做患者背后坚强的靠山。在恢复期间,可邀请亲人、朋友看望患者,多和患者沟通交流,消除孤独感,为回归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5.人文关怀与心理护理的应用价值
一项研究中,选取60例产妇作为对象,有初产妇41例、经产妇19例,年龄在22-37岁之间。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基础护理、心理干预、饮食护理等;观察组30例,采用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结果显示:①观察组产妇的平均住院时间为(7.5±2.5)天,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4.3±5.2)分;对照组分别为(12.5±3.5)天、(86.3±3.8)分。②观察组产后出现焦虑抑郁1例、便秘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7%;对照组出现焦虑抑郁5例、便秘2例、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6.7%。可见,相比于常规护理,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的应用价值更高。
综上所述,妇产科是医院的一个重要科室,患者不仅病情复杂,而且容易产生负面心理,提高了护理工作难度。文章分析了妇产科患者的心理特点,介绍了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的应用,希望为患者朋友提供一些帮助,获得满意的护理服务,促进病情早期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