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为转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传统理念、确保课堂教学的高效性,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并付诸实施,这也督促广大教师们不断提高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能力,重视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使翻转课堂模式能够真正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本文基于小学数学微课及翻转课堂的教学应用与实践探讨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微课;翻转课堂;教学应用;实践探讨
引言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构建过程中,微课的工具性最为重要,要充分围绕翻转课堂教学任务分布,选择最合适的微课内容,并保障微课内容的前后关联性,在辅助学生学习的同时也更好地推进学生知识的渐进性记忆和内化.
一、翻转课堂的概念及与传统课堂的区别
翻转课堂又被称作颠倒课堂,它是以课堂面授教学为基础,利用多种教学技术工具来实现教学流程重组的一种较为独特的教学组织形式。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习效果。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主宰着整节课的过程,新课在课堂上完成,然后课下布置作业,学生进行巩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创新意识易被忽视,甚至被压抑,而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在上课前根据导学案上的预习任务自主学习,观看和学习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课上进行探究、答疑、互动交流等活动,教师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课堂参与性和学习主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从而使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果得以大幅度提升。
二、微课及翻转课堂价值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微课及翻转课堂的价值主要包括以下两点。第一,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微课、翻转课堂作为新的教学手段,在实际的教学中的合理利用,将会体现出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能让学生处于主动的学习状态,积极地融入学习氛围。教师也可为学生提供微课视频,然后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当存在问题时,学生可及时向教师提出问题,或通过和同学研究讨论、主动思考的形式来处理,此时教师也可适当帮助和辅助学生。这种以视频形式将抽象难懂的知识以直观的形式展现给学生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对各难点知识的吸收和掌握,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二,提升课堂学习的互动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交流将变得更加频繁。而且,教师可以预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交流和探讨,使他们在探究中理解知识,消化各种重点知识。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和学习情况进行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对显著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有着深远影响。
三、课前自主预习环节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小学数学课前环节,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此环节,教师应事先分析当节课的数学教学内容,并根据具体数学教学目标制作学习任务单和辅助学生自主预习的微课,再将其上传至公共学习平台,供学生下载应用。其中,学习任务单是对学生自主预习的一个指引,一般包括学习指南(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建议)、学习任务及困惑。
同时,教师所制作的预习型微课主要是有关“数学文化背景知识介绍”的微课、某一数学概念分析的微课等。学生下载微课和学习任务单之后,就能利用课前时间按照学习任务单的指引进行自主预习,为其学习新课、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扫清了障碍。在自主预习过程中,学生还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反复观看微课。例如,在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圆的面积”这节教学的课前阶段,教师须明确本节课教学目标,即让学生明确圆的特征,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立足这一教学目标,教师整理自学提示单和辅助学习资料,并将其上传至班级QQ群,供学生课前预习应用。自学提示单中,预习任务一为弄清圆的基本特点;预习任务二为猜想圆面积计算公式。同时,教师要制作并上传辅助学生预习的学习资料为“圆的基本特征分析”的微课。在自学提示单和“圆的基本特征分析”微课的辅助下,通过预习,学生可以基本了解圆的特点,并试着思考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样一来,就保证了预习的效果,为学生后续学习进行了有效铺垫。
四、运用微课拆分和重组探究学习与知识内化过程
翻转课堂下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对知识的深度解析有较强线性关联,一般课前自主学习解决基本知识理解问题,课堂教学重点解决难点问题和应用问题,如果将两者进行分离则可能降低学生对知识结构、基础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的关联认知.对此,在翻转课堂下的微课设计也应注意前后关联.例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多边形面积”第1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中,课前微课设计以面积公式讲解为主,同时要抛出一个引导性问题:“回顾一下长方形面积计算公示,对比其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示的区别”,由此引发学生思考,促使其自主探究平面多边形面积计算的基本思路;课堂中重点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以微课视频演示平行四边形面积通过裁剪转换为三角形和长方形的方式,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索计算公式换算并简化后的结果,关联课前学习问题,由此加深学生印象;在课后可以设计不规则多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探索,设计多个图形引导学生对图形进行最少次数裁剪,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以往所学的三角形、矩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记忆,在探索中实现公式记忆的巩固,并使学生明确区分规则图形和不规则图形面积计算的规律性与组合性差异,消除学生记忆错误.
结束语
当前微课及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将会更加广阔,会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教师要顺应社会发展,跟上社会发展的潮流,合理利用微课及翻转课堂,促使学生将各种抽象的知识进行形象化记忆,全面体现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在应用和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理解能力,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他们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为显著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晓燕.微课资源在小学数学的应用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3):66.
[2]卢静.借助移动学习平台翻转小学数学课堂[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19):52-53+61.
[3]邓时川.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微课程“翻转课堂”[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成都会场)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9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