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社会道德标准的下滑和沦丧事件不断发生,无论是曾经热议过的还是正在发生的热点,涉及爱国主义意识的事例都不少。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思想意识也在不断的提高。但是,爱国主义意识的缺失事件比比皆是,如歪曲历史事实、辱骂先烈、崇洋媚外等诸多行为。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意识尤为重要,通过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关键词:初中英语;爱国主义;文化渗透;意识培养
《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应结合时代发展设定教学计划,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思想。但在初中英语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倍感吃力,虽然初中英语教材中渗透了许多爱国主义思想,但教师对于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素养无从下手,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明确英语教学目标,深挖教材爱国主义内容,并通过有效的途径拓展爱国主义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初中生的爱国主义素养。笔者在此结合初中英语教材,谈谈如何在教学中有机渗透爱国主义思想。
一、爱国主义的内涵
爱国主义是人民对祖国的深厚情怀,是一份责任,是一项政治原则。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在献身于社会建设、保卫社会主义事业中。爱国主义包括三个基本方面:情感、思想、行为。情感是爱国的基础,思想是爱国主义精神的灵魂,行为是爱国主义意识和精神的体现。爱国主义不仅要有浓厚的爱国情感,更要在实际的生活、学习中履行,传承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养成坚强、勇于拼搏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将我国民族文化发扬光大。
二、初中英语教材的分析
初中英语教师的首要任务是熟悉掌握教材内容,只有透彻的理解教材内容,才能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几乎能将教材倒背如流,可见,教师的教学经验影响着教材的理解情况。对于初中英语教材来说,其框架结构相对固定,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初中英语教材每一个单元的教学基本分为三步,每一部分的教学侧重点不同,难度呈阶梯状逐渐增加,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词汇和语法。第一部分是词汇和语法的讲解;第二部分是课文的讲解;第三部分是练习环节[1]。虽然教学环节很有层次,但整本教材的教学流程相对固定,以致于学生在后期的学习都能了解教师的讲解流程,在学习词汇后就知道教师要讲解课文,在课文学习后就知道要进行课后练习环节,教材教学环节缺乏新意,长此以往学生会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2]。
三、学生缺乏爱国主义意识
根据我国国际发展形势来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尤为重要。从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同时,世界其他国家和反华势力觊觎中国的领土,他们采取各种手段千方百计的阻碍我国发展,散布不利于我国发展的恶性言论,以各种借口诋毁我国的形象,以遏制中国的崛起为目的。现如今,学生处于生活安逸的状态,忽略了爱国主义的重要性,常常做出损害我国形象的事情,如在微博、朋友圈发布不良言论、诋毁烈士、破坏环境、抵制国货、从洋媚外等[3]。身为人民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学生去体会爱国主义精神,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团结意识。中国在世界舞台的崛起,要依靠我们每个中华儿女的行动,凸显情系中华、爱我中华的精神。
四、初中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意识的策略
(一)充分挖掘英语教材中爱国主义内容
中学英语教材许多关于爱国主义的内容,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中深入挖掘,实现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初中生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教师的言行举止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构建爱国主义的教学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感知能力。教师可以利用音乐教学构建教学情境,在课前借助爱国歌曲增添教学氛围,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播放英语版本的爱国主义宣传片[4]。在学习词汇和句子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比如,在学习“2008 Olympic Games”、“volunteer”、“athlete”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体育健儿勇夺冠军的影像资料,使学生体会运动员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这是爱国主义的体现。
(二)拓展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民族文化
通过课外英语读物的阅读,不仅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能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教师可以运用多样化的形式开展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素养。初中英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中英对照的爱国主义图书,伟人传记,时事新闻等,如,推荐学生阅读Tibet : Past and Present《西藏今夕》,能够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我国民族文化,感受中国的悠久历史,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初中生的爱国思想。另外,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爱国主义题材的影视作品,可以鼓励学生观看CCTV International 中的 “Chinese Civilization”、“Nature and Science”等栏目,在培养学生英语听力的同时,了解我国当下大时事热点,关注国家的发展建设,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素养[5]。
(三)丰富民族精神的活动内容
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时,应将民族精神有机融入到教学实践活动中,单纯的说服式教育浮浅无力,开展名族精神主题活动能使学生增加精神体验,丰富自己的情感。如,教师借助多媒体营造中国名族精神背景的学习气氛,为学生展示祖国的大好河山、名族特色、风俗习惯等,让学生在感悟民族精神文化的同时,体会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区别,当学生徜徉在祖国风土人情时,会从内心油然而生民族自豪感。同时,教师要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名族历史文化,使学生将我国民族精神发扬光大。
结束语:
初中是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阶段,将爱国主义理念贯彻到初中英语教学中,能使学生体会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素养。
参考文献:
[1]赵宏波.论初中英语新目标教材的合理整合[J].数码设计(下),2019,(4):45.
[2]张鹏博,徐笑梅.体裁视角下的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新目标》分析与评价[J].基础教育研究,2018,(1):43-45.
[3]樊世杰.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J].青年时代,2018,(30):243.
[4]左丹.浅谈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J].魅力中国,2018,(8):177.
[5]辛丽.不同的语言,同样的深情 ——英语教学中爱国主义情感的升华[J].校园英语(下旬),2017,(1):191.